09.28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1944年3月10日陸航訂購了13架YP-80A服役測試機,序列號44-83023~44-83035。YP-80A與XP-80A基本相同,使用通用電氣的I-40渦噴發動機的生產型J33-GE-9或-11。

1944年9月13日第一架YP-80A首飛,揭開了工廠試飛的序幕。試飛開局不順,1944年10月20日第三架YP-80A(44-83025)在首飛中墜毀,殺死了著名試飛員米洛·伯徹姆。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1944年9月13日第一架YP-80A首飛,揭開了工廠試飛的序幕

陸航希望P-80能發展出偵察型,於是在1944年9月23日簽訂了把第二架YP-80A(44-83024)改裝成無武裝照相偵察機的合同,編號為XF-14(1948年之前陸航編號中的“F”代表照相偵察機)。該機拆除了機頭的六挺機槍,取而代之的是一組照相機,並在前起落架前的機頭下方開設了照相機窗口,與後期的P-80偵察型不同,XF-14的機頭兩側沒有照相窗口。XF-14的生命極其短暫,1944年12月6日該機在一次試飛中與洛克希德的一架B-25“米切爾”相撞墜毀。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XF-14偵察機,照相機窗口在機頭下方

儘管損失了第三架原型機,陸航還是把四架YP-80A部署到歐洲,向作戰部隊展示己方噴氣式戰鬥機的性能以鼓舞士氣,並發展對抗德國噴氣式戰鬥機的戰術。1944年12月中旬YP-80A 44-83026和44-83027經船運抵達英國,但44-83026在英格蘭布里頓物茲的第二次飛行中墜毀,飛行員弗雷德裡克·勃梭第少校殞命。44-83027後被羅爾斯-羅伊斯改裝用於測試B-41發動機,即日後著名的“尼恩”離心式渦噴發動機。1945年11月14日該機因發動機故障在迫降中墜毀。44-83028和44-83029被運至地中海戰場,執行過幾次作戰任務但從未遭遇敵機。44-83028和44-83029在歐洲沒出大故障,倒是其中一架在返回美國後的1945年8月2日墜毀,另一架最後被改裝成無人機,結束了飛行生涯。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44-83026在英格蘭布里頓物茲的第二次飛行中墜毀

剩餘的9架YP-80A被用於各種測試目的,包括作戰評估和服役測試。第一架YP-80A安裝專用儀器後被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在加州莫菲特機場的埃姆斯航空實驗室用於高速俯衝實驗。第10、11、12架YP-80A在1945年交付加州貝克斯菲爾德市機場的第412戰鬥機大隊第31戰鬥機中隊,進行服役測試。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在NACA進行風洞測試的YP-80A

P-80A

1944年4月4日陸航簽訂了兩批共500架P-80A生產型飛機的訂單,1945年6月又增加訂購了2500架。但二戰結束後第二批訂單被取消,第一批訂單也被削減為917架。

P-80A與YP-80A相比只有很少的改動,在機腹下增加了兩片俯衝減速板,在機鼻透明整流罩內增加了了一盞著陸燈,進氣口進一步稍稍後移,平尾安裝角增加了1.5度。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P-80A-1-LO 44-85044,注意機鼻安裝的著陸燈

首批345架P-80A(44-84992~44-85336)的批次號是P-80A-1-LO,部分安裝1746千克推力的通用電氣J33-GE-11渦噴發動機,即I-40的生產型,其他則安裝艾利森J33-A-9,即通用汽車艾利森分部按許可證製造的I-40。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I-40發動機剖面圖

接下來的218架P-80A(44-85337~44-85941,45-8301~45-8262)是P-80A-5-LO批次,安裝了1814千克推力的艾利森J33-A-17發動機,著陸燈從機鼻移到前起落架支柱上。後來早期的P-80A-1-LO在例行發動機大修時也升級了這種加大推力的艾利森發動機。


1945年1月19日北美航空獲得一份合同,在其達拉斯工廠生產1000架P-80A。這種按許可證生產的“流星”編號為P-80N。但歐戰勝利後訂單被取消。

1945年2月陸航接收了首架P-80A,1946年12月該機交付完畢。早期P-80A的塗裝為全機淺灰色,並用膩子填平了所有的蒙皮接頭以降低阻力,此舉導致了維護困難,P-80A後來還是取消了塗裝。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早期P-80A的塗裝為全機淺灰色,並用膩子填平了所有的蒙皮接頭以降低阻力

早期噴氣式戰鬥機的的通病就是與活塞式戰鬥機相比航程和續航力相對有限,當時陸航認真考慮過使用轟炸機拖曳噴氣式戰鬥機的想法:戰鬥機被滑翔拖曳至戰區,釋放後啟動自身發動機進入作戰,戰鬥結束後再由轟炸機拖回基地。1945年5月P-80A 44-84995來到萊特機場進行可行性驗證,在機鼻增加了由飛行員控制抓取或釋放纜繩牽引杆。轟炸機的拖曳纜繩不僅用於拖曳飛機,還為P-80A提供電力。波音B-29A-10-BN(42-93921)拖曳P-80A進行了幾次飛行後,1947年9月23日派特·弗萊明實施首次空中對接,因為B-29尾部的湍流,他在嘗試了多次後才成功抓取到纜繩,被拖曳飛行了10分鐘。就在他準備釋放纜繩時,牽引杆卡住了。弗萊明駕機在B-29後下方機動試圖擺脫纜繩,由於轟炸機渦流的作用牽引杆被折向後方遮住了飛行員視線。最終弗萊明掙脫了纜繩安全降落,該項目因不切實際而被立即終止。44-84995被修復並恢復成標準P-80A後重新服役。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P-80A 44-84995在機鼻增加了由飛行員控制抓取或釋放纜繩牽引杆

P-80A-1-LO(44-85042)在外場被改裝為ERF-80A-1-LO,用於測試機鼻內安裝的新型照相機。

P-80A-1-LO(44-85201)被改裝為無武裝照相偵察原型機,機頭的機槍被一組照相機取代。該機原計劃編號F-14,後改成XFP-80A。該機機鼻比YP-80A改裝的XF-14更細長,並可通過鉸鏈向上打開,方便在地面對相機進行操作。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XFP-80A 44-85201

在生產線上的38架P-80A-5-LO被改裝成FP-80A-5-LO照相偵察機,完成改裝後陸航又訂購了第二批114架(45-8364~45-8477)全新的FP-80A-5-LO。P-80A偵察型後來編號變更為RF-80A,機頭的相機為一部K-17和兩部K-22雙傾斜垂直相機,出廠時安裝的都是J33-GE-11發動機。

此外洛克希德飛機服務公司還把66架P-80A改裝成照相偵察機,與工廠製造的偵察機不同,這批飛機沿用了P-80A的機鼻,被定義成為RF-80A-15-LO批次。還有數量不明的工廠型RF-80A被升級成RF-80A-10-LO批次,增加AN/ARN-6無線電羅盤、起飛助推火箭、增壓座艙起火報警器、提高座艙的加熱、製冷以及增壓性能。-10批次最初安裝J33-A-9A/-9B或J33-GE-11A/-11B發動機,1953年98架-10和-15批次換裝2449千克推力的艾利森J33-A-25發動機,批次號也分別改為RF-80A-20-LO和RF-80A-25-LO。

6架RF-80A被洛克希德飛機服務公司改裝成RF-80C-11-LO批次。改裝內容包括換裝J-33-A-35發動機,配備M-5彈射器和M-3動作器的彈射座椅,AN/ARC-27指揮無線電,此外還修改了機鼻外形,改善了照相機的安裝方式。

26架P-80A-5-LO被改裝成P-80A-10-LO寒帶型,使用I-16緊急燃油泵替換了Pseco S-2342A泵,並改進了燃油系統,可以使用左側前沿迴路進行發動機啟動。此外該機還增加了一個發動機驅動的燃油泵。

美國海軍獲得了三架P-80A(44-8500、44-85005和45-85235)進行測試,分配了BuNo 29667、29668和29689的海軍序列號,但沒有獲得海軍編號。1945年5月17日29667移交給海軍開始在馬里蘭州帕塔克森河航空站進行航母模擬降落試飛,納吉布·哈拉比中校駕機完成了多數試飛。1948年12月18日29668移交海軍,該機安裝了彈射掛鉤和攔阻尾鉤,在“羅斯福”號航母上進行了艦載適應性測試,海軍陸戰隊少校馬里昂·卡爾駕機進行了幾次艦載起降。但海軍從沒打算裝備“流星”的艦載型。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P-80A 29668的艦載適應性測試

P-80A-1-LO 44-85044安裝了可豎起機鼻機槍,內裝4挺豎起90度的機槍。這實際上延續了二戰的斜射跑概念,P-80從敵轟炸機下方接近後豎起機槍攻擊,可以避開轟炸機的尾部機槍火力。但是試飛中發現,機槍向上開火時會導致P-80猛烈震盪並搖晃,射擊精度相當不堪。隨後該機又被改裝成EF-80A測試機,在機鼻改裝了額外的座艙,第二名飛行員以俯臥姿態趴在座艙中作為安全飛行員負責飛機的起降、導航、並控制襟翼和減速板。但是這名飛行員的位置太靠前,在機動飛行中容易眩暈,所以也沒了下文。

P-80A-1-LO 44-85116的翼尖副油箱被可拋棄127毫米HAVR火箭掛架取代,隨後該機又改裝了機鼻,增加了一具火箭發射器,機鼻周圍有通風口以驅散火箭發射時的煙霧。

P-80A 44-85214在翼尖安裝了直徑76.2釐米的馬夸特C30-10B衝壓發動機。P-80A 44-85042在翼尖安裝了直徑50.8釐米的馬夸特C20-85D衝壓發動機。1947年3月12日P-80A在飛行中首次打開了衝壓發動機,1948年6月17日44-85214只用衝壓發動機進行了短暫飛行。“衝壓流星”在莫洛克幹湖上空進行了上百次試飛,主要由洛克希德試飛員赫爾曼·“魚”·薩蒙完成。但因為衝壓發動機過於耗油,所以該項目也沒有下文了。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P-80A 44-85214在翼尖安裝了直徑76.2釐米的馬夸特C30-10B衝壓發動機

1948年6月P-80A和FP-80A的編號分別被改為F-80A和RF-80A。

朝鮮戰爭結束後,洛克希德航空服務公司把129架F-80A/RF-80A改裝為F-80C,分別定義成F-80C-11-LO和RF-80C-11-LO批次,裝備空中國民警衛隊和空軍預備役部隊。改裝內容包括換裝J-33-A-35發動機,配備M-5彈射器和M-3動作器的彈射座椅,AN/ARC-27指揮無線電。RF-80C還修改了機鼻外形,改善了照相機的安裝方式。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RF-80C的機鼻有明顯不同

P-80B

“流星”的第二個生產型是P-80B。P-80A-1-LO 44-85200被改裝為XP-80B原型機,換裝推力1814千克的艾利森J33-A-17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增加了水/甲醇噴射加力系統。為了安裝水/甲醇箱,內部油箱容積從1779升減少到1609升。該機還安裝了洛克希德設計的彈射座椅,使P-80B成為美國首種配備彈射座椅的作戰飛機。此外P-80B還可安裝起飛助推火箭,深色機鼻天線罩內安裝了AN/ARN-6定向無線電的環形天線。在外觀上P-80B與P-80A幾乎完全相同。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40年代末蘭利空軍基地成排的P-80B

1947年3月~1948年3月間洛克希德共交付了240架P-80B,其中包括209架P-80B-1-LO批次和31架P-80B-5-LO。後一個批次是寒帶型,增加了座艙蓋加溫裝置,並換用了適用於阿拉斯加極地氣候的特殊潤滑脂和天然橡膠部件。此外P-80B-5-LO使用改進型12.7毫米M-3機槍取代了M-2機槍。

1946年6月加州馬赤機場的第1戰鬥機大隊首先裝備P-80B。

P-80B 45-8557移交給美國海軍用於測試,海軍序列號29690。

至少有5架P-80B(45-8484、8485、8528、8538、8561)改裝了貝爾GAM-63“惡棍”空面導彈的制導系統後進行測試。這些飛機改變了機鼻和翼尖副油箱的外形,並在機翼上下表面增加了額外的垂直安定面。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P-80BGAM-63“惡棍”空面導彈測試機

117架F-80B在服役中升級成F-80C,並被定義為F-80C-12-LO批次,朝鮮戰爭結束後裝備給了空中國民警衛隊和空軍預備役中隊。

1946年9月7日英國皇家空軍的E·M·唐納森上校駕駛一架改裝過的格羅斯特“流星”F.4創造了991千米/時速度紀錄。1946年末距上一次美製飛機打破世界飛行速度紀錄已經過去了10年,陸航感覺美國重奪世界飛行速度紀錄的時機到來了。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陸航指示洛克希德把XP-80B 44-85200改裝成破紀錄的飛機。

該機的編號被改為XP-80R,安裝了實驗性的埋入式進氣口和低阻座艙蓋,一開始安裝J33-A-17發動機。在第一次嘗試中XP-80R 4次通過一段3千米航線的平均時速並沒有達到預期的966千米/時(600英里/時),只能返回伯班克繼續改裝,改回傳統進氣口,並換裝2087千克推力的艾利森Model 400發動機(實際上就是安裝了水/甲醇噴射加力系統的J33發動機),截短了機翼,並安裝了更尖銳的前緣。

洛克希德P-80/F-80“流星”戰鬥機(二)

XP-80R具有低矮的低阻座艙蓋

1947年6月19日XP-80R做好了再次嘗試的準備。阿爾伯特·博伊德上校(陸航裝備司令部首席試飛員)駕駛該機創造了1003.81千米/時的新紀錄。XP-80R後被陸航訓練司令部用作高級教練機,現陳列在俄亥俄州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