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今年iPhone 11 Pro的深度評測來的有點晚。

一方面是我希望深入使用後再寫,另一方面是因為入手第二天就帶著它去了一趟澳大利亞的北領地,藉著沙漠自駕遊的機會測試一下旅遊時的體驗。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作為多年的iPhone用戶,本以為這次升級又像前幾年一樣,一週時間新鮮勁兒就過去了。

從旅行時常用的白天拍照,到回城市後的夜景,再到續航,入手兩週多的時間裡,這部手機在不斷給我帶來驚喜。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總結來說,這是一部讓蘋果找回尊嚴的iPhone,能夠坐上手機行業的頭把交椅,但它還不是一部完美的手機。

01.

拍照

帶著新手機出門旅遊,最重要的當然是測試新iPhone拍照能力增強了多少。

多年前的iPhone一直是手機裡拍照能力頂級的存在,直到華為P20 Pro的出現。迫於華為的壓力,蘋果一改從前的進化週期,連續兩年對相機模組大改。今年的iPhone 11 Pro,重新設計了更大的傳感器,更好的鏡頭,同時加入了超廣角鏡頭。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雖然華為很早就有了三攝的設計,但在P30 Pro之前更多是噱頭,因為超廣角鏡頭與長焦鏡頭的成像質量遠遠不如主攝像頭。

這就使得有些時候,你不得不糾結是用主攝拍一張畫質好的照片,還是用長焦/超廣角去拍一張取景構圖更好的照片。有時候,甚至長焦鏡頭拍的照片還不如主攝拍完截一下。

在新iPhone上,每個鏡頭畫質都一樣,什麼都不用操心,取好景按下去就行了。


例如我的iPhone 11 Pro拍的第一張照片:機翼下的艾爾斯巖,使用的是長焦鏡頭。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我的行程是從墨爾本飛艾爾斯巖機場。艾爾斯巖就是那個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它的官方名稱叫艾爾斯巖,民間俗稱烏魯魯。

作為攝影加航空愛好者,每次坐飛機都要坐靠窗的。沒想到這次讓我撞大運了。

而今年的iPhone 11 Pro甚至可以自動多拍一張廣角的,在你構圖失敗的時候還能後期補救。

當然,多了一個攝像頭只是多了一個肉眼可見的賣點,真正讓我興奮的是畫質的提升。

這一代的iPhone,憑藉更大的傳感器和A13算力帶來的更強的智能HDR,讓照片的寬容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的攝影主力機是尼康D750,全畫幅單反有著手機無法比擬的硬件基礎,加上電腦的後期處理,寬容度極其大。

三年半前,我在大阪的梅田空中庭園拍夜景:這是iPhone 6S拍的乍一看還行。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可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是D750拍的,兩者間的差距,哪怕朋友圈小圖都能看出來。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iPhone 6S拍的暗淡無光,細節缺失,讓我直接放棄了用iPhone拍夜景。

感謝華為,在手機拍照上的大力投入,極大促進了整個手機行業在拍照上的進步,甚至進入了一種軍備競賽的程度。

曾經,手機拍照相對相機唯一的優勢就是方便快捷。手機永遠都在身上,想拍照的時候隨時都能拍。

後來,隨著圖片社交的興起,拍照的主要目的變成了發微博微信朋友圈,這時相機的畫質優勢被大大弱化,而手機的便利被強化了。

到了今天,手機SOC的高速發展讓手機有了超過相機的算力,使得多張合成可以在手機上輕鬆的完成,甚至是無感的完成。

在日間畫質上,手機的畫質已經超越了一般的需求,相機的優勢也只能體現在100%放大和後期調色。

比如這次我在澳大利亞中部的Ayers Rock,也就是那個世界上最大的石頭,iPhone 11 Pro與D750的畫質不分伯仲。

iPhone 11 Pro超廣角拍攝的艾爾斯巖: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同位置D750 用24mm焦距拍攝: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與烏魯魯遙相呼應的卡塔丘塔,iPhone 11 Pro超廣角拍攝: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同位置D750 用24mm焦距拍攝: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通過這兩組照片的對比,可以發現非100%放大已經很難看出優劣了,新iPhone的色彩調教甚至更討好眼睛。

新iPhone有了更好的硬件基礎,夜景方面也沒有讓我失望。

香檳杯裡的日落,可以看到太陽處的強光和手心處的弱光都能保證看清細節,沒有過亮或過暗。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著名的原野星空(field of light),一片漆黑的原野上,一個個小小的燈球。這些不是燈泡,而是地上一根根的光纖把光源處的光引到每個球裡。

在非常極限的夜景下,iPhone 11 Pro依然表現很好,甚至我用D750拍的照片裡也沒有幾張比這個好看的。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當我結束行程,回到市區後,與朋友們的iPhone XS,iPhone X,華為P20 Pro,還有年老的iPhone 7,Galaxy S8做了對比,差別真是巨大。

左面的是iPhone 8拍的,右邊的是iPhone 11 Pro拍的,可見短短兩年,iPhone在夜景上的巨大進步。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畫面的解析力,純淨度,寬容度全面碾壓。iPhone 8眼裡一片慘白的室內,iPhone 11 Pro甚至能拍出牆上的燈箱裡寫了什麼。

對比左邊的華為P20 Pro,華為的AI拍照明顯拉高了飽和度,牆更紅,草更綠。蘋果努力的讓照片更像人眼看到的,華為努力讓照片在朋友圈裡更吸引人,這種色彩取向上的差異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而暗部的亮部和暗部的表現,例如牆上的窗戶裡面,明顯iPhone 11 Pro能夠拍出細節而P20 Pro是一片白。要知道,華為P20 Pro的傳感器可是比iPhone 11 Pro大的,蘋果在圖像算法上還是行業第一的水平。

哦,為什麼我不拿P30 Pro和Mate 30 Pro來對比呢?因為我身邊沒有朋友有這倆機子……

總結來說,今年的iPhone 11 Pro在拍照上是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的。不管白天黑夜,靈感上來了拿出手機隨手一拍,就能讓我滿意。

滿月下的墨爾本,iPhone 11 Pro開啟夜景模式: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曾經我出門旅遊,用D750拍完的照片都會在吃飯的時候用讀卡器導入iPad Pro 後修圖,再發給朋友。

現在,我開車路過一個景點,甚至都不想去後備廂拿單反,揣著手機就下車了。iPhone 11 Pro在拍照上實實在在地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02.

外觀

我一直跟身邊的朋友說,今年的iPhone能夠激發我購買慾是續航,拍照和顏值。顏值這東西見仁見智,我對今年iPhone 11 Pro的外觀是非常非常滿意的。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但,僅限綠色。今年的iPhone背面是重新設計過的。這個重新設計不是設計個凸起的浴霸這麼簡單。

前兩年的iPhone,玻璃後殼就是一個給相機留了孔的2.5D玻璃,邊緣圓弧過渡對於生產來說不是特別難,難的是弧度與金屬邊框保持一致。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這一點我從iPhone 7 就在講,然而到2019年,一眾安卓旗艦機還沒有一個能把玻璃金屬過渡做順滑的。

今年的iPhone 11 Pro更進一步,不再用2.5D玻璃,而是直接拿一整片厚玻璃來CNC銑削,留下鏡頭模組的凸起。

這當中的難度作為機械生是清楚了,外行不瞭解,也不需要了解,只要看成品就好了。

玻璃的顏色是印在內側的,外側打上磨砂,中間的玻璃是全透明的。這樣的工藝讓突出的方臺附近展現出一種溫潤如玉的質感。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我作為一個機械狗,對著這個玻璃端詳了半個多小時,哪怕用了一週多,還經常陶醉其中。對於不喜歡這個設計的人,說再多也沒用,審美這東西強迫不來。

同樣很多人吐槽的是正面的劉海。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iPhone X的文章中我說過,這個劉海設計是接下來iPhone的外觀設計ID,這個ID用3年都嫌短了,指望今年取消劉海是不可能的。

比較可惜的是,Face ID第三年,功能還是那麼些,華為都用它來隔空操作了,蘋果還是沒有動作。

不過新系統加持下,解鎖速度是快了很多,角度也可以更刁鑽了。在熟悉它以後,解鎖是真的無感的。覺得Face ID解鎖慢的朋友,在設置把“需要注視以啟用面容ID”關掉就可以了。

上手之後,幾個明顯的感覺,第一就是磨砂後殼特別舒服,不會澀澀的,也不怕沾指紋。第二就是重。真的重,加殼貼膜後更重,放兜裡特別有存在感。增重的20克,主要就是為了續航服務了。

03.

續航

從發佈會到實際使用,最讓我開心的事情就是iPhone 11 Pro的續航變強了非常非常多!

發佈會上說的使用時間增加4小時,對應的是增加了三分之一的續航能力。也就是說,原先一天不太夠用的現在夠用了,一天兩充的省一點可以用一天了,像我這種天天省著用勉強撐一天的,現在就是放心大膽隨便用,反正一天用不完。

續航增強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帶移動電源了!

這趟出行讓我省了不少行李重量。更優秀的是,這次iPhone 11 Pro 終於標配了USB PD的快充頭和快充線,充電速度大大增加。原配的18W充電頭已經很快了,但還沒達到最快。

用更大功率的充電器,可以匹配到9V 2.5A,22.5W 的充電功率,已經趕上了華為和OPPO的超級快充。

這趟北領地的沙漠自駕遊,我還帶了MacBook Pro 2018 和iPad Pro用來修圖,但就只帶了一個Mac充電器和兩根充電線,負重比以前少了一個iPad充電器和一個移動電源,而無論iPad還是iPhone的充電速度都比以前更快了,哪怕只有一個充電器也不用擔心排隊充電的事情發生。

如果像我這樣,同行的小夥伴也是一樣的充電設備,兩個充電器奶五臺設備就全無壓力了。使用USB PD協議的快充最大的好處是,它是行業通用協議,隨便借一個充電器就可以快充,靈活性高了很多。

像我回到城市以後,5個人的學習小組,一共有4臺電腦,3臺iPad Pro,2部華為都是用USB-C口充電的,只要有一個人帶了充電器,大家就都不用怕沒電。iPhone用戶這時候只需要自備一根USB-C to lighting 的充電線就可以了。

通用的快充協議帶來的是極大的充電靈活性,任何一個設備只要插上十幾分鍾就能回血。當然,暢想一下,如果iPhone也用USB-C口那就太完美了。

這次iPhone在續航上的翻身仗,除了變重帶來的大電池,最主要的功勞其實是A13芯片。提高續航,無非開源節流。

新iPhone大電池+快充把開源做好了,節流這邊甚至做得更好。

A13性能上沒提升太多,把功夫都下在提高效率上了。全新設計的電源管理模塊,只給各個部件剛好夠用的電量,在不需要的時候直接斷電,連芯片待機的電量都省下來了。甚至在A13芯片內部,也只有需要工作的模塊有供電,其他模塊都是斷電的。

全新的屏幕可以達到800nit的亮度,在同等亮度下省15%的電。電池容量從2658mhA增加到3046mhA只增加了14.6%,但是續航上增加了33%,這多的部分就是整機的用電效率更高了。

換算一下,iPhone 11 Pro的用電效率比iPhone Xs提升了16%。換種說法,做同樣的事,iPhone 11 Pro的用電量只有iPhone Xs 的86%。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前一天睡覺前,我把手機充到95%後玩了一會兒然後睡覺,再加上白天一整天的使用,到晚上9點還能有50%的電量。

當然,我的日常使用中沒有遊戲,但這50%的電量應該是能玩上好幾個小時的。

開源+節流,在多年之後,iPhone 11 Pro終於在續航和充電上一雪前恥,重歸頂尖水平。

04.

信號

在國內的時候,我是完全不在意信號問題的,因為我們中國移動這個怪物。來澳洲之後就不得不面對了,因為澳洲的網絡實在太太太差了。

這是我的日常: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對比之前的iPhone X和iPhone XS,iPhone 11 Pro的信號是有好了一點點的。但是到了沙漠裡,就被無情的吊打了。我在澳大利亞北領地的沙漠裡斷網了一天一夜。

整整一天一夜的無信號,那可真是回到原始人生活,真是讓我生無可戀。下面這張圖中,白色的地方是我手機有信號的地方。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這都還好,開十幾個小時的車,加上有風景看也就過去了。

氣人的是,在圖中右下角那個白點,同伴的華為P20 Pro就是有信號的!還能上網,能發朋友圈!

而我的iPhone 11 Pro,就算在某些地方能夠3G信號滿格,也連不上微信,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只能厚著臉皮蹭華為的熱點。

沒了網的iPhone就是個iPod touch,在現在這個社交時代,就是坐在輪椅上跳舞。信號問題,也是iPhone離完美的最後一步了。

05.

總結

今年的iPhone 11 Pro,在iPhone傳統的三大弱項:續航,充電,拍照上都打了漂亮的翻身仗,補齊短板後的iPhone使用上更加的稱心如意。

信號這個毛病,比去年是好了許多,但是跟華為還是完全不能比。畢竟人家華為是造基站發家的,自家基站配自家基帶,要是被英特爾打敗可就鬧笑話了。

儘管iPhone11 Pro很香,但卻讓我在沙漠失聯一天一夜

我們在崇拜蘋果多年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能夠與蘋果全面對抗的國產品牌,這值得我們欣喜與驕傲,但同時也是歷史必然。

iPhone依舊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機之一,只是現在與它並列的是國產手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