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我們村的“生產隊長”

我們村的“生產隊長”

龍樹村,這裡就不用介紹了。《龍樹村的傳說》裡,已經風雲呈現。

我們龍樹村的老隊長,從我的記憶中,躍然而出。

老隊長,其實,僅是八十年代前,中國鄉村裡的一個,小小的生產隊長。

生產隊長是官嗎?算官嗎?既是,又不是。不是官,那是因為這種官,沒列入國家編制的職稱,沒有官的職銜;甚至在那年代,連官的待遇也沒有。是官,那是因為,生產隊長管轄內,有幾百,上千的村民。

生產隊長,是農村最基層的領導者,是鄉村穩定與發展的帶頭人。

我初諳人事時,龍金壽大爹,就是龍樹村的隊長。這隊長的位置,從龍樹村解放,一直到改革開放,生產隊消失。

算起來,龍金壽這隊長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吶!

我這位隊長大爹;哦!雖叫大爹,其實與我毫無血緣關係。在我們龍樹村,比父親大些的男人,都叫大爹。一個村裡的人,都會親熱地稱呼。

我這位大爹,在我記事時三四十歲。中等身材,精精瘦瘦,黃皮膚被太陽鍍上烏亮。

他常年,穿一件藏青色中山裝,褲子不顯黑就顯灰,褲角上常是泥土。一身灰樸樸的樣子。

他腳下,一雙草綠色解放牌膠鞋,沒有襪子護腳。頭上,在田野間,是一頂麥秸編織的草帽。在村裡,是一頂舊軍帽。

隊長大概當過兵吧!據長輩說,龍金壽是當過兵,還是解放軍呢!只是,解放初,便復員回村。

當時,他是村裡少有的幾個黨員,是人民軍隊培養出來的戰士。所以,他很自然地當上了生產隊長。或是被任命,或是被推舉。

難怪,難怪,他隊長當得那麼穩,那麼久,又那麼地得人心。

龍金壽一定對龍樹村,對龍樹村的鄉親,很有感情;雖然,他曾經是個孤兒,是龍鵬家的長工。不過,看他對龍鵬家的感情,以及後來,對成為走資派龍鵬的態度。他,不是苦大仇深的長工。

他當隊長,總是以身作則。

我們村的“生產隊長”

據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年輕的生產隊長,他是渾身的力量,滿腔的熱忱。

他以飽滿的熱情,把在軍隊中塑造成的優良作風,很快傳揚給鄉親;把革命思想,灌輸給鄉親。他用通俗的方式,把共產黨的政策,傳播到龍樹村。尤其是,把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根植在農民心裡。

很快,他帶領村民們,積極地投入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

千百年來,龍樹村的村民們,處在小耕生產,小農經濟的生活中。小農意識,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共同勞動,共同生產,共同生息的集體主義精神。在轉變初期,矛盾重重,人心渙散。

龍金壽很有辦法。他把生產隊的生產活動,安排得井井有條。黨員模範帶頭,青年團員積極活躍。龍樹村,隨即生機勃勃……

改造田地,修路築橋,壯大集體經濟。

曾經,村裡的田地,是舊時代一家一戶的耕地。彎彎曲曲,高低不平,且大小不一,佈局很不合理,難於充分利用。

龍金壽把村民們發動起來,組織起來。分組分片,大力改造。全靠手挖,肩挑。硬是把上千畝田地,改造成方便耕作的板塊田。同時,在田地間,開渠道,拓埂道。使龍樹村的大片土地,成為沃土。

六十年代末,童少的我,在隊裡新建的,寬敞的公房裡,留下許許多多美好的記憶。

熱烈的社員大會,是一幅歡樂的美好畫面。夜晚,正堂的公房裡,燈光明亮。正牆上,掛著一幅幅馬、恩、列、斯、毛的畫像。村裡的男女老少,站的站,坐的坐,蹲的蹲,擠滿公房的每一個角落。人們的臉上,是歡悅的表情。

公房樓上。一處是村裡年輕人,共青團的活躍場地。少男少女們,歌聲朗朗,歡聲笑語。一處是生產隊的糧倉。糧食堆滿,用具行行……

生產隊,用水泥澆灌了一大塊曬場。這裡,是我們少年放飛的地方;同時,生產隊的糧食,鋪得滿滿,金光燦燦……

多年來,在龍金壽隊長的帶領下,村民們有房住,有糧吃。在我的記憶中,村中人的生活,豐裕而美好。

老隊長很有生活能力。他不但抓糧食生產,屢創畝產過千斤的佳績;而且,在養殖與種植上,也搞得風聲水起。

生產隊,放養著幾百只黑山羊,幾百頭水牛,黃牛,幾十匹馬。飼養的豬就不用說了,隊裡常常宰肥豬,分給一家一戶。尤其,這些牲口產下的糞便,是最好的農家肥……

台山上,是一片一片的紅辣椒,一片一片的黨參。桃子掛滿枝頭,梨子壓彎樹腰。

那年代,出產的產品,交給國家,剩餘的,分給村民。

最難忘,農業學大寨。學大寨,正合龍樹村的自然環境。依山的村莊,正有大量的山地開發。

龍金壽大爹到大寨學習回來,便幹勁十足地帶領鄉親們幹起來。很快,上千畝梯田裡,菸葉茁壯,麥穗揚金……

據說,那時的龍樹村,一時成為舉國第二個大寨。龍金壽隊長,獲得許多殊榮。

七十年代末,五十多歲的龍金壽,依然一身陳舊的中山裝,依然灰樸樸。

少年時很淘氣的我,曾經多次闖進隊長的家裡。隊長家只有一間木房,樓上樓下。樓下做飯,樓上住人。他有二個女兒,四個兒子。全擠在窄小的木樓裡。

隊長大爹家的生活,與大多數村民無二;甚至稍顯落後。

更令人動容的是:常有工廠到村裡招工人。被招去,就成為工人。那時,當工人,是多少農民的夢想。可是,隊長總把名額,讓給那些困難的人,讓給其他人。他的兒女,沒一人搞特殊去當工人。

大兒子大狗去參軍,只是延著他當年的路。何況,當兵幾年,又回鄉裡。

生產隊長,只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他們的風貌,只是那個時代的烙印。

平凡,但令我感動!令人們感動!

後來的村官:社長隊長也好,村主任村支書也罷。少有生產隊長的特質呀!

儘管,大狗是龍金壽的大兒子,親兒子。他成了村主任,幹了許多年的村主任。卻只是讓人感嘆。

父與子,咋那麼不同?!

【泥髒梟雄】草稿展示

https://m.toutiao.com/novel/book/page/v1/share/page/?book_id=6723581927451790340&book_app_name=news_article

我們村的“生產隊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