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這個問題其實在日常的管理活動過程中,是養殖戶最熟悉,也是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4月初到7月初這整整將近4個月的時間,天天都在做的事情。

可能養蝦的朋友每天都覺得司空見慣,因為每天的捕撈過程中,天天都要用地籠捕撈大量的小龍蝦上來,大部分都達到了上市的要求,但是也總會有小部分小龍蝦是不符合販賣規格的。從販子的需求角度來看,一部分小龍蝦收購上來主要是流通於商品蝦消費市場的,這種小龍蝦要求沒有那麼嚴格,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主要是從規格上考慮來看的,一般4錢以上的小龍蝦都會賣掉,不足四錢的小龍蝦在捕撈上來之後,都會重新放回蝦田裡面。另外一部分小龍蝦收購上來之後主要是去做種蝦和蝦苗的,這樣對於小龍蝦是否合格的要求就要嚴格一些,主要從小龍蝦的規格,品相,以及小龍蝦的活力等等方面通盤考慮。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那麼那些情況下小龍蝦會被養殖戶重新放回水中呢?具體來說應該從蝦苗和種蝦這兩個角度來考慮。如下:

1,種蝦:對於種蝦的要求,一般要求規格至少在5錢以上,從實用角度來看,當然是越大越好,因為種蝦的規格越大,在其他條件正常的情況下,產的蝦卵的數量和質量也就越多越好。當然從經濟角度來看,也沒有必要可以去追求7錢以上的小龍蝦種蝦,畢竟質量越好,規格越大的小龍蝦種蝦的購買價格也就越貴,何況稻蝦田淺水養殖養出來的小龍蝦普遍都在5錢到6錢的樣子,7錢以上的都不多。另外,作為種蝦的小龍蝦必須要達到性成熟,所以首要 的必須要是紅殼小龍蝦,因此對於沒有紅殼的青殼蝦和青紅蝦以及規格不達標的鐵殼蝦都可以排除在外,所以一般將這些小龍蝦捕撈上來之後,除了鐵殼蝦養殖戶會留下之外,對於沒有成熟的青蝦都會重新放回水裡。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2,蝦苗:對於蝦苗的要求,養殖戶應該是沒有比較特別的要求的主要是從規格上考慮。一般低於1錢的小蝦苗養殖戶普遍不會購買,至於是購買數量比較多,規格比較小的蝦苗,還是購買水量相對比較少規格比較大的蝦苗,這就因人而異了。

3,軟殼蝦:這裡需要特別強調一下,無論是蝦苗還是商品蝦,以及種蝦,都會碰到軟殼蝦的情況,小龍蝦由剛脫離母蝦的蝦仔一直到長成性成熟的成蝦大概要蛻殼10次左右,越小蛻殼越頻繁,無論是哪個階段蛻殼,軟殼小龍蝦都是沒有半點抵抗能力的,基本上就是離水就死亡,所以,養殖戶如果捕撈上來的小龍蝦有軟殼蝦的存在最好是不要重新放回水中,建議自己處理掉,最好的建議就是拿回家之後做成菜吃掉,軟殼蝦作為一種美食是很好吃的。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4,特殊原因:除開以上原因,捕撈上來的小龍蝦還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在地籠裡的小龍蝦由於活動空間小,加上起籠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擠壓以及相互殘殺的情況產生,所以在地籠裡的小龍蝦會面臨著缺氧,物理和機械損傷以及被病菌感染的風險。因此,一旦受傷的小龍蝦捕撈上來之後,由於達不到販賣的要求,養殖戶要麼就是將這些小龍蝦處理掉,要麼就是直接放入蝦田水域裡面,讓它們重新生長繁殖。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究竟該不該將捕撈上來的小龍蝦重新放回蝦田或者塘口裡面,按照我的理解,不能下肯定的結論,我們前面分析了,哪些情況下小龍蝦會重新放回蝦田或者是塘口裡面的水域裡,而且在地籠裡面的小龍蝦有可能會受到哪些損傷,這些可能發生的情況都有一個前提條,就是蝦田或者塘口整體生態環境的好壞如何,接下來具體介紹一下:

1,良好的生態環境:主要是指春季5月份之前的蝦田整體生態環境,5月份之前的蝦田,氣溫不算太高,而且在4月份之前,溫度還很低,這種環境下,地籠裡的小龍蝦的死亡率通常是很低的,一方面是得益於低溫天氣下的良好狀態,在低溫天氣下,因為蝦田裡的有機物酸化程度不高,因此客觀上溶氧量的整體消耗程度也不高,也就是所只要管理工作到位,蝦田或者塘口的水體一般是不會缺乏溶解氧的,氧氣充足,自然厭氧有害細菌也就不會大量滋生,這個特殊的地方就會導致,即使小龍蝦在地籠裡面受到了物理損傷,導致小龍蝦身體表面破損或者斷肢之後,也不會或者很少被有害病菌感染而滋生各種疾病。同時溶氧量充足,小龍蝦在地籠裡面即使空間狹小,也很少窒息或者因為高溫被曬死。所以實際情況是,你可以發現養殖戶在這個時間段,經常性的會將捕撈上來的下龍蝦大量重新放回水裡,而死亡率卻很低,5月份之前的蝦田裡面,有很多蝦苗和成蝦會一同被地籠捕撈上來,養殖戶在這個時候既可以賣大規格的成蝦,也賣小規格的蝦苗,有時候販子只收成蝦,不要蝦苗,這個時候養殖戶會將蝦苗全部重新放回水裡面,死亡的聚很小。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2,惡劣的生態環境:但是在5月高溫之後,由於氣溫逐漸升高,一直到超過30°,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蝦田水體的有機質大量聚集,它在高溫轉化的過程中會消耗掉大量的水體溶解氧,普遍導致水體缺氧,而在缺氧環境下,來不及分解的有機質會大量迅速酸化,產生各種有毒物質,主要包括硫化氫,亞硝酸鹽,有機磷以及分子胺等等,同時大量有害厭氧病菌和寄生蟲大量滋生。在這種情況下,水質汙染嚴重,會直接引起小龍蝦中毒死亡,而在地籠裡面受到損傷的小龍蝦,如果甲殼表面有物理損傷,傷口會很快被病菌感染,從而得各種疾病,比較典型的例如白斑病毒引起的白斑綜合徵,水黴真菌引起的水黴病,水黴病主要是小龍蝦表面受到損傷之後,在水質惡化的情況下,真菌感染會導致小龍蝦傷口迅速潰爛,引起小龍蝦感染水黴病,渾身長白毛,並很快引起小龍蝦的死亡。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針對以上情況,我給出的建議如下:

1,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小龍蝦在捕撈過程中引起的不必要的死亡,在5月之前的氣溫偏低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是販子需要購買蝦苗的時候,建議使用密眼地籠,這樣可以加工蝦苗捕撈上來,如果是販子只要成蝦的話,建議使用稀眼地籠,這樣捕撈上來的基本是大規格的成蝦,小規格的蝦苗大部分都被過濾掉了。這樣也減少了回蝦(地籠裡的小龍蝦重新放回蝦田)的麻煩,同時也提高了小龍蝦的存活率。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2,而在5月高溫之後,養殖戶使用地籠捕撈小龍蝦的時候,無論大小和好壞,一律建議處理掉,不要重新放回水裡,放回水裡面的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另外高溫天氣下,保證蝦田溶解氧充足,能夠解決很多水質惡化引起的疾病,因此要求養殖戶在平常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日常蝦田的巡查管理工作。

小龍蝦用地籠捕撈上來之後沒達到上市規格,能重新放回水裡面嗎?

總結:

根據實際經驗來看,5月份之前,出於經濟角度考慮,比如小龍蝦規格小賣不出高價的原因,可以有選擇地將捕撈上來不合格的小龍蝦重新放回水中暫養幾天,這種情況下,存活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5月之後的高溫天氣下,捕撈上來的小龍蝦建議無論大小自豪賣掉,軟殼蝦自己吃,因為重新放回水中的小龍蝦的死亡率實在是太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