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說的是啥,還有半句道盡人生哲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尤其是文字方面更是如此,古人的詩詞始終值得我們學習,還有很多俗語,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都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

就比如老人們常說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俗語是和年齡有關係的,這麼一說是不是看起來就簡單很多了,明顯是每一段都代表一個年齡。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說的是啥,還有半句道盡人生哲理


首先來說男不三,男人在30歲的時候不要過生日,因為古人認為這個時候的男人正是最能幹的年紀,沒有必要刻意去給自己過這個生日,不如努力幹活,有了更好的收成就什麼都有了。

女不四,也就說女人在40歲之後就不要過生日了,古代40歲的女人就已經開始有些顯老了,不像現在,有很多護膚品之類的,一個會保養的女人,即使是年紀稍微比較大,但是看起來還是很年輕的。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說的是啥,還有半句道盡人生哲理


而古代就不一樣了,普遍的年齡都比較低,女子老的也比較早,沒有哪個女人願意看著自己慢慢變老,所以在40歲以後,也就沒有人願意過生日了,這可是預示著自己又老了一歲,不僅古代的女人難以接受,就連現在的女人也無法接受。

五十虛,代表著當年紀到了50歲的時候,身體的各項技能已經開始變得虛弱,不再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很多暗疾都會在這個時候顯露出來,所以這個時候正是最容易生病的時候。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說的是啥,還有半句道盡人生哲理


尤其是針對現在的我們,我們現在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畢竟健康是自己的,別人不能輕易的改變什麼,這樣你的50歲也就會好過很多了。

六十足,古代能夠活到60歲的人其實並不多,因為那個時候並不像現在,有病可以治病,古代的很多病都是絕症,一般能活到這個時候的老人人生都已經圓滿了,不僅是兒子,就連孫子也長大了,已經沒有需要自己忙碌的了。

所以說60歲以後,古代的很多老人就已經知足了,兒孫都有出息了,只需要安度晚年就可以了,這個時候的老人已經看淡了很多。當然,在現在的我們則不一樣了,因為我們能活的歲數增高了很多,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牽掛,百歲老人都有不少。不過總的來說,古人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大家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