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處理器的這些常識都不知道?你也許會花不少冤枉錢

除了手機,你最經常接觸的電子設備是什麼?很多人應該會給出一樣的答案:電腦。不管是工作還是休息,我們許多人都已經離不開手機和電腦,今天,筆者就想和大家談談,關於電腦處理器的一些秘密。

電腦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臺式電腦,另一類則是便攜式的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的特點是在相同的預算下,有著比筆記本電腦更好的性能,並且不需要過於擔心高負荷下的高溫過載問題;筆記本電腦的優勢自然是便攜,在不考慮性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做到A4紙的大小,重量不到1KG,同時在放開重量與大小限制的情況下性能也能夠達到臺式電腦的水平。

處理器的這些常識都不知道?你也許會花不少冤枉錢

我們先來談談最多人關心的筆記本電腦吧。

選購筆記本電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自然是電腦的性能,而性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處理器決定的。打開任何一個筆記本電腦的介紹網頁,我們就能看到諸如四核處理器、高性能處理器這樣的宣傳話語,在線下商店,處理器的性能也是被標在最顯眼的位置,可以說即使是一個不怎麼了解電腦的人也知道,i7比i5更好。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很多人應該已經猜到了,這裡面有貓膩。

想要了解處理器的性能高低,我們首先要清楚處理器型號裡的各數字都代表著什麼,舉個例子:i5-8300H,最前面的i5指明它在英特爾i系列處理器中的定位為中端(低端為i3,高端為i7);8代表的是處理器的代數,這是一個第八代的處理器;300代表它在第八代i5處理器中的性能區間,數字越高代表性能越好;H則代表標壓處理器(最高性能),除了H之外,移動版的後綴還有U與Y,U代表低壓處理器(較低性能),Y為超低壓處理器(超低性能處理器)。

處理器的這些常識都不知道?你也許會花不少冤枉錢

商家常見的套路就是:我這檯筆記本電腦搭載的是i7處理器,性能超強。沒錯,的確是i7,但是卻沒有說明是7代的i7還是8代的i7,也沒有說明是標壓版還是低壓版。在實際的性能測試中,7代的i7甚至不如8代的i5,即使是同為8代的情況下,低壓版的i7性能也低於標壓版的i5,特別是在遊戲等需要處理器高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套路很簡單,但是受騙的人也不少。

除了i系列之外,還有諸如N系列、Ryzen系列等,其中N系列處理器是英特爾為平板電腦設計的,追求性能的朋友請務必不要選擇。而Ryzen系列則是AMD推出的新系列處理器,在性能上媲美英特爾的i系列,特別是在渲染、多任務運行上有著更好的表現,有相關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所以,如果讀者朋友想要選購一臺筆記本電腦,在查看配置參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處理器的型號,這樣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高價買低端的情況發生了。

處理器的這些常識都不知道?你也許會花不少冤枉錢

當然,筆記本電腦的性能並不是完全由處理器決定的,顯卡、內存、散熱等方面也會直接的影響到電腦的整體性能,但是因為這篇文章僅打算談處理器,所以其它方面就暫且略過不談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網上搜索相關的信息。

說完筆記本電腦,我們再來聊聊臺式電腦吧。

臺式電腦的處理器其實要好選擇許多,首先是桌面版處理器並沒有像移動版那樣群魔亂舞,各種型號交雜。英特爾處理器的型號中各字母數字代表的含義與移動版基本相同,所以這裡就不再重複了。同時在英特爾之外,重新崛起的AMD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旗下的Ryzen系列處理器在性價比方面有著得到了許多人的肯定,在多核性能高於同價位的英特爾處理器。

然後說到後綴,英特爾處理器桌面版的後綴主要為兩種,分別是無後綴與K字母后綴,除此之外在第九代處理器中,英特爾又推出了F後綴的版本。無後綴代表的是標準版,適合大多數玩家使用;K後綴則是不鎖頻版,適合對電腦有著高性能要求,並且打算進行處理器超頻的用戶;而F後綴則是無核顯版本,用戶需要搭配獨立顯卡才能夠正常開啟電腦,在價格或功耗上低於標準版。

處理器的這些常識都不知道?你也許會花不少冤枉錢

而AMD的Ryzen系列以Ryzen5 2600X為例,5代表定位中端;2指代數;600指性能定位;X指該型號用於比標準版更好的超頻性能,適合高要求用戶。與英特爾的普通版無法超頻不同,Ryzen系列的所有處理器均能超頻,只不過超頻的性能有所區別。

最後筆者再說一個關於自選配件組裝電腦時的省錢小秘訣,那就是處理器其實是有盒裝與散片兩種,盒裝處理器擁有廠商保修,而散片則沒有廠商保修。作為整臺計算機中壽命最長的硬件,處理器因為正常運行而損壞的可能約等於隨手買的彩票中獎,大多數處理器損壞都是因為用戶超頻導致的。超頻行為帶來的損壞並不在廠商的保修範圍,所以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個保修並沒有意義,但是兩者的價格差距卻是實打實的存在的,將省下來的錢用於升級顯卡等其它配件,能夠讓電腦擁有更好的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