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曹雪芹與林黛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賞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作為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一直都備受紅迷們的關注,眾說紛紜。然而,無論是秉持哪種觀點,幾乎所有人都承認一種說法,那就是:曹雪芹曾經家世顯赫,文化修養極高,性格孤傲耿介,命運坎坷不幸。而這些特點與他在《紅樓夢》中精心塑造的“女主角”——林黛玉十分相似,簡直就是在寫他本人。

大詩人杜甫在《春望》中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在心思敏感細膩的文人眼中,一切皆可入文。一旦動情起來,天地萬物都會帶上作者的情感,何況人乎?曹雪芹“嘔心瀝血十年“創作《紅樓夢》,絕對不會僅僅是為了寫幾個大家族的興衰史,替這些深閨女子留一把同情淚!

他創造”林黛玉“就是為了寫他自己。因為他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他

曹雪芹與林黛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林黛玉

一:二人都家世顯赫,出身世家大族;

對於曹雪芹家族的來歷,紅學界有遼陽說、豐潤說、鐵嶺說三種說法。然而無論哪種說法,大家都一致同意的觀點是:曹雪芹出身於清康熙年間的江寧織造府。從他的曾祖父曹璽入關以後,他們家就接任江寧織造。到曹雪芹的父親這一輩,曹家已經主持江寧織造府上百年了。這樣一個百年大家族,其背景之顯赫當然可想而知。

那麼,江寧織造府在清代是怎樣一個存在了?說簡單點,就是替皇室貴族採買各種高級絲織品的直屬機構;另外,明清時期,江南織造業發達,據史料記載,年產值達白銀1200萬兩。作為朝廷絲織品專供機構的江寧織造府也就成了皇帝的印鈔機了。而織造府的”主持者“曹家自然也會得到皇帝的高看一眼。

實際上,康熙皇帝也確實很高看曹家。歷史上就有明文記載,康熙皇帝6次南巡,有5次都住在江寧織造府。眾所周知,古代皇帝出巡不是一件說走就走的旅行,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曹家卻能在康熙皇帝有生之年接駕5次,可想而知,曹氏家族在當時不僅深受皇恩器重,而且財力雄厚,不是一般的達官顯貴可以相提並論的。

也正是因為出身於這樣一個家世顯赫的大家族,曹雪芹才能在《紅樓夢》中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錯綜複雜的關係和生活起居的各種細節瞭如指掌,如數家珍。而作為書中的女主角——林黛玉,和曹雪芹一樣,同樣也是出身顯赫,家世顯貴。

林家很早就世襲列候,比四大家族要尊貴許多。林如海是在《紅樓夢》第二回出場的:“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經五世。”通過這一點描寫,我們可以知道,林家不僅出身高貴,是開國功臣五代勳爵,而且從世襲的時間上來算,甚至比賈史王薛還要早一輩:賈家到賈赦才是第三世,而林家到林如海的祖父就已經是第三世了。

其次,黛玉的母親賈敏也出身高貴。在書中,曹雪芹雖然沒有正面描述過賈敏,但曾藉著寶玉的母親王夫人之口介紹了她身份的尊貴:“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聊聊幾句話,就道出了賈敏曾經是何等樣貴重的人物。

再次,林家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這一點可以從書中第二回對林如海的一段描寫得知:“這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士,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為一月有餘。”這段文字,不僅清晰地點出了林如海的履歷:殿試第三名——探花,而且說明當今皇帝很看重林家,給林如海安排的職位不僅有實權還有油水。

何謂“蘭臺寺大夫”?這個職位,其實在漢代就有了。所謂“蘭臺”在漢代就是宮中藏書的地方。但”蘭臺史大夫”在清代並不是一個虛職,而是很有實權的朝廷重臣,相當於皇帝的機要秘書。此外,林如海外放巡鹽御史,官階歲不是很高,但作為古代農業社會的利稅支柱之一的鹽業,巡鹽御自然也是個油水極重的職位。如果林如海不是皇帝親近和信任的人,是不可能得到這樣的肥差的。

作為百年世家,林家得到了皇家的信任和器重,絕不是賈政一個員外郎能望其項背的,更不是薛家這樣的皇商世家能相提並論的!

曹雪芹與林黛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二:家族長輩文化程度頗高,二人從小都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曹氏家族雖然一開始也是靠武功在戰場上立了功才得到清王室重用的。可是等到清人入關,一統天下,曹家繼任江寧織造開始,曹家整個家族的文化修養就慢慢提高了:江南自古就是文人彙集之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如果曹家本身文化修養不高,只是一介武夫,是不可能有如此主持江寧織造府百餘年。事實上,曹家在江南一直受到文人士子的愛戴。。

這一點可以從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身上得到證明。據史料記載,曹寅是一個博學多才,詩文修養極高的人:他不僅詩賦俱佳,精通音律,擅長戲劇創作,還是個出版家、藏書家。作為詩人,曹寅筆下有很多佳句,如“繞堤柳借三分色,隔岸花分一脈香”,“縱橫捭闔人間世,只此能消萬古情”等等。而那首《荷花》更是清新雋永的佳作“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

曹寅不僅自己文采斐然,而且與一些著名文人還頗有交往:著名的戲劇家,《長生殿》的作者洪昇與曹寅就是知己。可以說,曹家之所以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歷任江寧織造百餘年,曹寅的才華橫溢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因為歷史上,康熙皇帝不僅精通蒙滿漢三種語言,還是個對漢學很有造詣的人。

因此,作為江寧織造府的子孫,曹雪芹自小肯定也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儘管他沒見到過祖父曹寅,但是作為藏書家的祖父遺留下的大量的藏書還在;這些藏書以及父輩們極深的加血修養肯定會影響到曹雪芹。曹雪芹之所以能夠寫出《紅樓夢》,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自然與他的家庭文化教養有莫大的關係。

在《紅樓夢》中出現了很多的對聯,詩詞和各種歷史文化文學典籍,如果作者不是自小就得到了系統的家庭文化教育,是根本不可能寫出來的。

在《紅樓夢》中的第二回,我們知道林黛玉的父親林名海乃是前科的探花

。而探花是個什麼等級的學歷水平了?稍微瞭解一點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人都知道,探花在古代也是個“頂級學霸”的存在,不僅身份高貴是天子門生,而且文化修養極高是幾萬萬學子中的精英分子。

相比於林黛玉的舅舅賈政的恩科出身,林如海不靠祖上恩典,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甲探花,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其次,前文說過,林如海被皇帝任命為蘭臺史大夫,而蘭臺史原為漢代宮廷藏書之所。林如海能勝任這樣的職位,如果沒有深厚的學識是不可能辦到的。

有著這樣一個學霸似的父親和一個出身高貴的母親,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林黛玉從小除了生活的錦衣玉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收到了很好的家庭教養。從《紅樓夢》中我們就可以得知,林黛玉自小在家中不僅熟讀了《四書》《五經》這些本該男子們用來考取功名的書籍,還熟讀了各種史書,雜記,小說和戲曲等等。像《西廂記》這樣當時被認為是“毒花”一類的書籍,林黛玉也是熟知的。

由此可想而知,林黛玉的家庭教育必定是極其開明的,至少在那個時代是很有進步意義的。

而林黛玉本身在大觀園的眾姐妹中所表現出來的滿腹才情也是她自小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一個印證。

曹雪芹與林黛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三:二人都身世坎坷,嚐盡人情冷暖;

古人云:物不平則鳴。曹雪芹嘔心瀝血十年創作出了《紅樓夢》,期間的艱辛只有作者自己明瞭。用作者自己的話講就是“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短短几句,在普通人看來看來,可能只是幾個文字,可是對曹雪芹而言卻坎坷人生的真實寫照。

曹雪芹雖然出身顯赫,但是“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曹家在江南興盛百餘年,一朝皇帝一朝臣,等到雍正皇帝即位,曹家的厄運就開始了。先是抄家,沒收財產;後是父親被捕入獄,全家遭到流放;而後,曹雪芹和幾個至親又被監禁在北京西郊的一個小院子,形同囚犯。

一時間,江寧曹家如大廈坍塌,一夜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試問,有幾個人能經受得住這樣的人生鉅變?更讓人痛心的是時間人情的涼薄。昔日聚集在曹家周圍的故交友人,在曹家敗落之後,紛紛樹倒猢猻散,不僅不施以援手,還落井下石,在乾隆皇帝準備赦免曹家時,以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為藉口極力詆譭曹家子孫不孝不才,最後讓已有轉機的曹家徹底覆滅。

在北京西郊的小山村裡,曹雪芹一家住在一個四面漏風的茅草屋裡,飢寒交迫,食不果腹,只能靠賣賣字畫度日。他唯一的孩子也因為生病時沒有銀兩看病而夭折。這對一為父親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啊!在孩子去世後不久,曹雪芹便於一個風雪交加的新年之夜去世了。真是令人痛惜!

曹雪芹是不幸的,他傾盡心血塑造的”林黛玉“同樣也是不幸的。在書中,林黛玉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而他的父親因為憐惜她也沒有續絃,因此她自小便即無兄弟也無姐妹;而後,因為父親無力照拂又只能遠離故鄉寄身外祖母家,小小年紀便要處處小心,謹慎做人;更不幸的是,到賈府沒幾年,父親也去世了,她成了一個真正的孤女。

可是這滿腹的苦楚又無人可訴,只能日日憋在心裡,自嘗自傷。長此以往,黛玉本就病弱的身體便愈發消瘦了,最後終於在一個悽風苦雨的夜晚含恨去世。而她心心念唸的寶哥哥此時卻正與他人喜結良緣,拜堂成親,賈府上下也一片熱鬧喜慶。當瀟湘館裡的悲聲響起之時,多少讀者為之動容落淚!

同樣的命運多舛,同樣的嚐盡冷暖,世間最憐黛玉者,非曹公莫屬!世間最懂曹公者,非黛玉莫屬!

曹雪芹與林黛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四:二人都滿腹才華,性格孤傲,不被世人理解;

對於曹雪芹,很多讀者只知道他是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是個著名的小說家。然而,眾人不知道是,曹雪芹除了小說寫地好外,還是個興趣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的全才。除了《紅樓夢》外,他還有詩集《題敦誠琵琶行傳奇》 ,工藝學作品 《廢藝齋集稿》,關於繪畫研究的《畫石》等。

如果不是因為曹家的敗落,曹雪芹遺留下的作品會更多。這些殘留的著作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除了這些著作,曹雪芹的書法和繪畫技藝也是非常高超的。只可惜,這些作品只能在他的幾個朋友的詩作中略窺一斑,難見真容。

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在性情上自然是獨特的。據現有史料記載,曹雪芹生性曠達,疏狂不羈,高傲孤僻,直率純真。在曹家敗落之後,曹雪芹本可以靠著家族上百年的榮耀所積累下的關係和人情去為自己謀得一個出路,但是他性格孤傲,在看清了人情冷暖,再也不肯輕易向人低頭;而他在創作《紅樓夢》的過程中也遭到了很多的質疑和批評,甚至為此還得罪了一些關心他的人:例如兩江總督尹繼善。

而作為他心中永遠的“女主角”——林黛玉,在小說中的表現幾乎是和他一樣:才情縱橫,孤傲不群,直率純真。在大觀園的一眾姐妹中,黛玉的才情之高,從結詩社,奪魁菊花詩,教香菱做詩,為元春省親的大觀園題名一字不改被用上等都可以看出。

然而,黛玉縱然滿腹才華,在賈府卻並不是很受歡迎。是林黛玉不通人情世故嗎?不是,這樣一個冰雪聰明的大家女子,對於官宦人家的人情往來怎會不知呢?從林黛玉對待襲人的態度其實就可以看出,黛玉是個事事都明白的人;在寶玉生日那一回,黛玉說自己隨意算算就能知道榮國府的財政狀況。由此可以看出,黛玉是個明白人。

黛玉之所以在賈府不象寶釵那樣受人歡迎,說白了就是不願意去討人喜歡,也不屑於去討人喜歡。黛玉心高氣傲,直率純真,在不懂她的眼裡,她尖酸刻薄,不通人情,但這也正是她可愛的地方:不偽裝,不刻意,不泯滅初心。與寶釵的八面玲瓏相比,林黛玉是個真性情的人,是個最適宜作知心朋友的人。

總之,我想這個世間總有一些人,他們不肯淪為物慾的奴隸,他們能夠始終堅守自己的內心世界,就像曹雪芹和他筆下的林黛玉

曹雪芹一生坎坷,在未來無望的情況下,他只能寄情於《紅樓夢》,寄情於林黛玉。他將自己的不幸和對命運不公的控訴借黛玉之口講出。曹雪芹不是在寫林黛玉,而是在寫他自己,因為他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