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職場上,會用“通道思維”的人,走的更快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我在500強任創新事業部總監時,作為一個半路出家人,十分驚慌。

因為這個部門頻繁要和互聯網公司對接,還要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

為了瞭解互聯網知識,我還專門報名去學習編程C++語言,可學習兩個月後發現,大家都開始用JAVA、PHP了,而且高級語言的發展速度正以光速般襲來。

後來認識一位互聯網業內的高人,他說我這種做法很傻逼,就像一個工程負責人學習堆砌磚頭一樣,我真正要做的是建立一種通道思維:

一是針對人群,能找到把事幹成的人;

二是針對工具,找到能解決問題的工具。

有幸的是,後來我還真都找到了。

我找到了一個互聯網人才,幫我們研發了一個適合網絡傳播的產品,為部門創收了好幾千萬。

而且,確實發現,學習底層語言沒有什麼鳥用,只需要掌握幾個H5工具,就能做到不錯的傳播效果。

在這件事上,我也領悟到:

如今很多事並不用從底層構造學起,而要學會拼接和利用。

職場上,會用“通道思維”的人,走的更快

有一本書就做《出奇制勝》,也有這種說法。

作者沙恩·斯諾在書中說:

以前我們學東西,講究刨根問底,要了解底層原理,那才算是學通學透。

可現在的科技發展迭代如此之快,底層技術也越來越黑箱化,你想通吃?在效率上根本不划算。

所以,作者建議:大學生沒必要學微積分,小學生也不用背乘法口訣,有時間學學怎麼用Excel更實際。

當然,作者這個觀點有點武斷,微積分和乘法口訣不能只考慮實用價值,還要考慮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意義。不能簡單以“有用”和“無用”來區分。

但是,在工作中,就要實際一點了。

畢竟,你的目的是過河,你找到船就行,又何必去研究船的構造?

良叔上大學時,專業是金融會計,還要上珠算課,要把口訣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現在看來,有什麼用呢?

“計算”是最終目的,算盤只是一個通道,現在有更好的通道了,所以也失去了實際的應用價值。

職場上,會用“通道思維”的人,走的更快

“通道思維”的核心是:

找到最為省力的那條路,為你節約精力,聚焦在更為重要的事上。

這可以應用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當你接到一項工作,首先要考慮的一個重點是,哪些事是可以通過“通道”提升效率的,而不是馬上埋頭苦幹。

比如,良叔在500強總部,經常有領導佈置報告任務。

我絕不是馬上動手就開始寫的,而是去其他部門瞭解一下,誰寫過類似的報告,如果有,直接拿來參考,並添加一些自己的東西。

這種參考+改良的做法,就是受益於“通道思維”。

在生活中也一樣,我有一些朋友,他們的孩子比我的略大一點,對於這些朋友,我一定會定期溝通,因為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可能就是我將來面臨的問題。

比如,孩子選什麼樣的學校比較合適?孩子在哪個階段最叛逆?他們又是怎樣處理的?

這些都能得到朋友的反饋,而避免自己走了彎路.....

所以,用一句話總結什麼叫“通道思維”,那就是:

讓別人走自己的路,你去找找順風車。

職場上,會用“通道思維”的人,走的更快

-END-

作者簡介:徐大維,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