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最近,秦嵐的一條微博上了熱搜,

原因是,她說自己從小的時候開始,

就很喜歡吃泡麵配甜麵包

從小就喜歡“鹹配甜”。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這麼”奇葩“的搭配,

瞬間逗笑了同行的小姐姐。

再看看網友的評論,

除了吐槽為什麼秦嵐吃不胖之外,

高呼喜歡甜鹹搭配的人還不少。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比如,什麼辣鴨脖和甜蛋糕,

酸辣米線配甜泡芙,

薯條配冰激凌、楓糖配培根,

臭豆腐配珍珠奶茶...

也有網友說,

甜的就是要就著鹹的啊,

光吃甜的太膩,

光吃鹹的太單調,

中和很棒棒…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So,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喜歡甜鹹搭配一起吃?

你也喜歡鹹甜搭嗎?

不過,科學家居然說鹹甜搭會越吃越胖?

是真的嗎?

今天即刻運動就來帶你扒一扒!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喜歡“鹹配甜”?

科學家告訴你原因!


灑滿海鹽的焦糖巧克力,

薯條蘸著香草奶昔…

又甜又鹹的椒鹽味點心…

一份紅燒魚加糖25-30克,

一份紅燒肉加糖40-50克,

一份無錫排骨加75克糖….

這些鹹味搭配甜味的食物,

為什麼那麼讓人著迷?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這都多虧了味蕾。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味覺細胞集中在味蕾中,

每個味蕾中大概含有50~150個味覺細胞。

這些味覺細胞表面帶有不同的受體,

每一種都專門負責一種味覺。

目前已知共有3種類型的味覺受體細胞,

囊括了我們常說的五種基本味覺:

酸、甜、苦、鹹、鮮。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比如,當我們吃了糖,

被甜味受體細胞識別併發出信號給大腦,

我們就感知到了甜的味道。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然而,最近有一項研究顯示,

科學家在舌頭上,

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甜味受體細胞,

SGLT1,這種特殊的甜味受體細胞,

只有當鹽和糖同時出現的時候,

才會被激活。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甜味,

會因為鹽的出現,

而被突出和增強。

比如,在水果上撒一點鹽,

反而會讓水果嚐起來更甜。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我們的身體

天生就愛鹽和糖


人類天生就難以抵抗垃圾食品,

也就是那些充滿鹽和糖的東西。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味覺是在哺乳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

每一種味道都有其獨特的意義。

甜味代表著食物富含糖分,

鮮味代表食物富含蛋白質,

而適量攝入鹹味則意味著保持電解質平衡。

至於酸味和苦味物質,

則提醒人類這種物質可能是有毒的、有害的。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Barb Stuckey在他的書中寫道,

從進化生存的角度來看,

人類就是會被甜的食物所吸引,

因為它們能量密集、熱量高;

我們的身體也天生喜歡鹹的食物,

因為鈉也是生存所需要的必要元素。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所以,甜甜鹹鹹的食物,

也就自然而然的備受歡迎。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糖癮和鹽癮

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我們都知道,

吃甜品會讓大腦內血清素水平升高,

讓你當下覺得開心、情緒好。

然而,經常吃高糖食物,

會造成大腦神經系統化學物質的變化,

讓你不自主的渴望那些高糖食物。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發表於美國權威雜誌《自然》中的

《糖的毒性真相》一文指出:

糖是一種純熱能物質,它含有高熱量,

但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

即為“空熱量”。除了導致發胖外,

還會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讓人上癮。

美國科學家通過核磁共振技術發現,

糖與可卡因等毒品,

能使大腦的相同區域活躍起來。

201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

和糖類似,鹽也會讓人上癮!

像煙和毒品一樣影響我們的大腦。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糖(左)和可卡因(右)刺激大腦的區域位置幾乎一致


不僅如此,

糖癮和鹽癮還會相互促進影響,

倫敦大學聖喬治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

食鹽攝入量甜飲料攝入量顯著正相關[1],

鹽吃得越多,甜飲料喝得就越多。

迪肯大學的研究顯示,平均每天多攝入1g鹽,

就會多攝入17g含糖飲料[2],

也就自然而然的和肥胖高度相關。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被食品行業操縱的極樂點

為什麼那些甜甜鹹鹹脆脆的零食那麼好吃?

食品行業為了造出好賣的食物,

也是“操碎了心”。

食品研發人員發現:

任何鹹味或者口味平淡的食物,

只要加上 一定比例的糖,

就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銷量也會大增。

但是如果超過了這個恰好的比例,

消費者也會因為太膩而不喜歡。

這個恰到好處的比例就叫做 “極樂點”。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讓人上癮的食品設計

食品產業聰明地對糖、鹽、脂肪進行配比,

讓食客感到飽足、愉悅和快樂,

再加上一點鬆脆的口感,

令人極度渴求的食物便誕生了...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這些令人渴求的食物有很多種:

各種薯片、加糖谷脆、糖果、餅乾、

油炸食品、甚至意麵醬汁,

這些食品在消費者(尤其是兒童)中廣受歡迎。

因此加工食品公司的利潤也大幅飆升[3]。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戒不掉的鹹甜搭,

吃多了究竟會怎麼樣?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糖、鹽攝入超標

高血壓、肥胖、水腫…


有沒有發現,

一般大家喜歡用來”甜鹹搭“的食物,

鹹的都會很鹹,

比如泡麵、辣鴨脖、培根…

一包泡麵裡面的鈉含量,

就已經遠遠超出推薦的每日攝入量。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甜的也會很甜,

比如甜蛋糕、甜泡芙、甜奶茶,

一杯奶茶裡面的糖含量,

也已經遠遠遠遠超出了每日推薦攝入量。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它們都屬於那種,

單獨吃下去都會覺得“太齁了”、

“吃不了多少”的食物。

然而,搭配在一起,

就會產生比較驚人的效果了。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這樣鹹甜輪番轟炸之後,

滿足了?

糖、鹽也妥妥妥妥妥妥超標了!

最後,別忘了,

很多鹹味食品也含額外的添加糖,

很多甜味食物也會添加額外的鹽,

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的糖和鹽,

又胖又腫。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吃不飽、吃太多


仔細觀察一下秦嵐的視頻,

他們在吃一家快餐。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除了吃漢堡、薯條、喝奶茶之外,

還噸噸噸喝下了可樂…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不得不說,

這些鹹鹹甜甜的食物飲料加起來,

熱量真的是超乎想象,

但卻可以輕易的被當做一頓飯吃下去。

如果換成相同熱量的原型食物

就要撐到根本吃不下。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不過,很多人也會說,

雖然愛這樣吃,

人家也沒有吃胖胖呀。

的確,總熱量攝入<總熱量消耗的話,

還是不會越吃越胖的咯,

但也千萬別忘了,

這樣一頓吃多了再節食、

長期高糖高鹽飲食,

對身體和心理長遠的負面影響。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日常飲食Tips:

太甜了或者太鹹了就少吃點,

不要甜鹹搭配來促進食慾…

滿足的是食慾,

受傷的是味蕾、大腦和身體。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做味蕾的主人!

別被糖和鹽牽著鼻子走,

試著稍微少吃一點外面的甜甜鹹鹹的食物,

再重新吃到,你會突然發現,

它們真的齁甜齁鹹的!

學會利用蔬菜本身的風味來調味。

比喝奶茶可怕,秦嵐都戒不掉的神吃法,讓無數人上癮、發胖…


例如把青椒、番茄、洋蔥、香菇等食物,

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

在烹調時,利用白醋、檸檬汁、

蘋果汁、菠蘿汁等來調味,

利用芳草、香辛料來增添食物的味道;

儘量採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方法:

如蒸、燉等,吃出食物的真味。

味蕾可以在6至8周的時間裡,

逐漸適應健康的口味。

也許你會突然發現,

自己慢慢變瘦了呢。



參考文獻:

[1] Grimes C A , Riddell L J , Campbell K J , et al. Dietary Salt Intake,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Obesity Risk[J]. PEDIATRICS, 2013, 131(1):14-21.

[2] He F J , Marrero N M , Macgregor G A . Salt intake is related to soft drink consump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link to obesity?[J]. Hypertension, 2008, 51(6):e54; author reply e55.

[3]Pingfan R , Rodriguez R L , Shoemaker S P . Addressing the sugar, salt, and fat issue the science of food way[J]. npj Science of Food, 2018, 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