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因為老支書的召喚,這對夫妻教師在最好的年華毅然回村執教!

因為老支書的召喚,這對夫妻教師在最好的年華毅然回村執教!

因為老支書的召喚,這對夫妻教師在最好的年華毅然回村執教!
因為老支書的召喚,這對夫妻教師在最好的年華毅然回村執教!因為老支書的召喚,這對夫妻教師在最好的年華毅然回村執教!

低矮的鐵門,兩排普通的平房,平房中間是一片不大的空地,雖不大,卻異常的乾淨,這個普通的小“院落”就是活水鄉後渠村小學的校園。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這裡,剛一下車,遠遠就聽到了孩子們玩耍嬉戲的笑聲。循聲走去,來到“院子”的外邊,隔著鐵門看到兩個大人正帶著一群孩子在做遊戲。這兩個帶著孩子玩耍的大人,就是紮根山區,用青春和汗水,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圓了山區孩子求學夢的賈金泉和謝彥恆夫婦。

盡職盡責,堅守山區十餘載

2008年秋季,我市實施初中整合,原任教於活水鄉陽鄄中學的優秀教師賈金泉、謝彥恆夫婦被分配到武安市第七中學任教。優越的教學環境,相對更好的地理位置,讓賈金泉夫婦對這次的分配結果特別滿意。交接好工作,收拾好行囊,他們來到了七中。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學校也很快給他們安排好了課程。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就在他們開啟美好新生活的時候,老家後渠村黨支部書記來學校找到了他們。原來後渠村小學由於教學條件差,並且是學、幼一體的辦學模式,許多老師都不願意到這來任教,為了讓村裡孩子們有書讀,有人教,他只好來找賈金泉和謝彥恆夫婦,希望他們能回到本村教學。望著村支書誠懇的眼神,想著大山裡求學無門的孩子們,夫妻倆最終同意隨村支書返鄉回村教學。沒有了優越的工作條件,也沒有了晉升中學高級教師職稱的機會,有的只是大山裡小小的教學點和二十幾個求學的孩子。從那時起,夫妻二人就成為了後渠小學僅有的兩名教師,在這裡一待就是11年。

用心用愛,呵護每一個孩子

大山裡的小學,校園小,活動場所有限,除了正常的教學,課外也沒有更多的活動讓孩子們參與。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賈金泉夫婦總是帶著孩子們到大山裡踏青、玩耍,或圍坐在一起做遊戲,或摘來花草做成花環……靜謐的大山裡,時常回蕩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有時候課間的十分鐘,為了讓孩子們活動一下筋骨,他們也會帶著孩子們在不大的校園裡做遊戲,老鷹抓小雞、丟手絹、跳房子……每每這個時候,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夏天下雨,為了學生安全,他們總是親自把離家遠的孩子們送回家;冬天下雪的時候,為了防止孩子們摔倒,他們每次都提前把整個校園的雪打掃乾淨。多年來,他們是老師,更是孩子們的家長。2017年,學生李亞東好幾天沒來上學,賈金泉到他家中瞭解情況後得知,孩子的父親李海方得了胃癌,手術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迫於經濟壓力,家裡想讓孩子輟學。面對這樣的情況,賈金泉夫婦一次又一次到家裡做李亞東父母親的思想工作,並結合他家裡的實際情況,積極與上級領導溝通,幫助他辦理了貧困生補助,最終使李亞東重返校園。採訪當天,賈金泉再一次來到李亞東的家中進行家訪。“真的太感謝賈老師了,要不是他,我的小兒子真的上不了學了……”見到賈金泉,李海方激動地說。雖然家中依然清貧,可李海方懂得了讓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賈金泉的良苦用心。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盡心盡孝,詮釋責任擔當

在學校他們是受學生與家長尊敬的老師;在家裡,他們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孝順兒女。2015年,賈金泉的父親不幸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症。為了照顧老人,他們每天都要跟時間“打仗”,不得不奔波於學校和家的“兩點一線”。6點起床,給老人洗漱、餵飯,自己再匆匆吃完早飯,趕去學校;中午下班買菜、燒飯,喂老人吃飯;晚上繼續重複著中午的事項……這就是賈金泉夫婦每天都必須要重複的生活。後來,父親病情加重,為了不耽誤教學,萬不得已之下,他們只好把父親帶到學校照顧。這樣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去年9月父親去世。提起這事,賈金泉說:“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我們盡心照顧,沒留下遺憾。”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辛勤的付出換來累累碩果,歷年來他們的教學成績一直在全鄉名列前茅。謝彥恆連續多年被評為“活水鄉優秀教師”。賈金泉也被評為“邯鄲市優秀教師”。後渠教學點也於2016和2017年度榮獲活水鄉黨委、政府“教學點教學成績優秀獎”。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遙遠的小山村,二十幾個孩子,一所比普通人家的院子大不了太多的學校,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賈金泉夫婦堅守了整整11年。他們休息辦公都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屋子裡,雖然小,可收拾得乾淨整潔。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剛到這裡,沒有床,他們就找來木匠打了兩個單人床拼在一起,解決了睡覺休息的問題;沒有辦公桌椅,他們就從村委會找來破損的桌椅,自己用木板修一修,解決了辦公的問題;沒有窗簾,他們就用紙糊在窗戶上。條件艱苦,物質匱乏,可他們卻始終用心溫暖著整個校園。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雖然只教著二十幾個孩子,賈金泉夫婦卻不曾有一絲懈怠,他們用自己的堅守讓山區的孩子們獲得了快樂和知識。“真的沒覺得時間有那麼久,不知不覺已經在這裡待了11年了。”賈金泉笑著說道。冬去春來十一載,因為他們,這個靜謐的小山村多了一份快樂,因為他們,山裡的孩子多了一份走出去的希望,同樣是因為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奉獻和堅守。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編審:張志芳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