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孩子特長髮掘不對,興趣班報再多都是浪費

---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

上週有位讀者給我留言,問我孩子各個年齡階段都該學什麼內容?

類似的問題我聽到過好幾次,其實憨憨剛出生的時候,我也有與你們同樣的煩惱和迷茫,感覺這個要學,那個也要學,但是時間卻怎麼也不夠用,學的效果似乎也沒有別人家那麼好。可是等8年後,憨妹出生時,我反而淡然了!我從女兒的身上漸漸悟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早早發掘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

1

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記得憨憨剛出生的時候,憨媽就囤了好多書,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到後面的《虎媽戰歌》,老婆還很虔誠地準備了一個筆記本,將那些成功人士的經驗記錄下來,想套用在孩子身上。

可是書讀得越多,人卻越茫然,因為每個人的書裡都有一套方法、也都有一套說辭,看著言之鑿鑿,但是用在自己娃身上,卻發現並沒有作者說的那些效果。就比如說在《虎媽戰歌》裡,虎媽是這麼帶女兒索菲婭的:

18個月就認字母表;

3歲開始彈鋼琴;

14歲就在卡內基音樂大廳彈鋼琴。

看到虎媽的經驗,憨媽頓時熱血沸騰,也很想讓憨憨4歲就學鋼琴,可當娃去試聽時,他壓根對鋼琴就沒那個感覺,一來在鋼琴前根本坐不住,二來手太小,五指覆蓋面有限,因此只好悻悻作罷。可是等憨憨大了一點後,在7歲那年,他突然對鋼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候我們再去帶他試聽,娃竟然在鋼琴前流連忘返,我們這時才發現,學鋼琴的時機終於到了。正因為孩子開始對鋼琴產生了興趣,我們這個興趣愛好所以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

這個例子讓我們明白,別人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我家孩子,就像虎媽的孩子3歲能融入鋼琴,而我家娃卻要到7歲才入門。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和喜好特點,別人的模式不一定能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老婆有時候還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我就經常跟她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別人家孩子的特長,我們家娃未必會有;但是我們家娃的特長,別人家娃也未必存在。所以,發展孩子個性化的特長最重要,按照他們的特點在一個領域專下去,將來一定會有所成!

2

一定要發掘孩子的特點

發掘孩子的特點非常重要,這關係著你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1. 首先你得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

比如我家憨憨和憨妹,別看兩個人是親兄妹,但是性格竟然有天壤之別。兒子性格很溫順,我們只要跟他說什麼,他都會乖乖聽從,老婆就經常感慨,“我兒子將來一定是別人家的好老公…”。但是女兒就不一樣,從小就倔強,很有主見,非常堅持自己的主張。

就拿繫鞋帶來說,憨憨到5歲的時候,有一次鞋帶沒繫好,我說我幫你係吧,他就很服從地把腳伸過來。但是憨妹2歲的時候,有一次鞋帶鬆了(她是那種搭扣的鞋帶),我說我來幫你,結果女兒急了,一邊嚷嚷“我來我來”,一邊自己趕緊俯身把鞋帶弄弄好。

所以,對付憨憨和憨妹的教育方式就得截然不同,憨憨可以承受不小的高壓和嚴厲,他很聽話。但是憨妹就不一樣,我得先充分聽取她的意見,然後跟她分析道理,才能把她說服。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因此首先你得了解孩子的性格,才能知道和她們如何相處。

孩子特长发掘不对,兴趣班报再多都是浪费

(老婆說:"好吃,是娃的性格特點...")

2. 其次你得了解孩子的喜好特長。

我們身邊有一群新移民朋友,她們的子女都是和憨憨差不多的年紀移民美國的,還記得當初剛認識的時候,孩子們都在同一條起跑線,能耐愛好也都差不多。但是3、4年過去,孩子們都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個孩子的發展道路都不一樣。

有的孩子專精足球,進入了地區的俱樂部;有的孩子專精溜冰,然後打起了冰球;有的孩子專精跳舞,現在經常參加各種文藝表演 …

大家也都是在平時帶娃的摸索中,才發現自己孩子的喜好特長,就拿踢足球的那個孩子來說,他的個頭比較小,也比較瘦弱,但是他的特點是腳步特別靈活,跑步速度快,耐力也好。這樣的身材玩別的體育項目會比較吃虧,孩子也曾經特別沮喪,比如打籃球就會被同齡人壓制得很厲害。但是後來父母帶他踢足球后,瞬間產生了興趣,他的偶像是同樣瘦瘦小小的梅西,因為他覺得踢足球會有盼頭,在足球裡能找到自信和快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身體、性格、特點,也有自己的喜好項目,因此早日找到孩子的特點,從而給他們做針對性地引導,將特點昇華為他們的特長,這點非常重要!

3

多帶孩子去嘗試

那麼怎麼發掘孩子的特點呢?這就需要我們多帶孩子去嘗試不同的事物。

我很建議孩子小的時候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這些來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後,再收縮,找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去深耕,堅持個幾年,孩子一定會學有所成!最忌諱的是父母很茫然,不知道孩子適合什麼,東一榔頭西一棒,什麼都想要,但卻什麼都做不好!

憨憨小時候我曾經給他嘗試足球,因為身邊幾乎所有朋友的兒子都在玩足球。我當時認為,男孩子就應該去踢球,在球場上才有男子漢的氣概和英姿。可是等我花了一年半時間後發現,兒子其實並不喜歡足球,他雖然有塊頭,但是卻沒有那種拼搶的激情。後來帶娃嘗試了擊劍,我卻發現,一樣是競技類項目,他玩擊劍卻是激情澎湃,跟足球的狀態完全判若兩人。

孩子特长发掘不对,兴趣班报再多都是浪费

(憨憨在踢足球,離球最遠的那個就是他)

這就是需要不斷帶娃去嘗試才知道孩子的特點。千萬不能是,父母完全憑藉自己的主觀判斷來給孩子選興趣愛好,我覺得孩子適合什麼,我就給孩子報什麼班;我如果覺得孩子不適合什麼,那麼我就讓孩子放棄這個項目。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一個硅谷的大學同學,他有一個女兒,他本來是想給女兒規劃跳舞、樂器這些屬於女孩子特色的活動,可是有一次無意中他帶女兒試了足球后,卻發現女兒對足球有非常濃厚的興趣,結果樂器學了段時間沒什麼進展,足球踢了一段時間卻被選拔進了俱樂部。後來同學就跟我感慨,一連說了好幾聲“想不到”,沒想到女孩子家不愛跳舞竟然愛足球,還在足球場上跌打滾爬的,玩的這麼開心!

因此,不要輕易給孩子下結論,一定要多帶娃去嘗試,只有經歷多了,你才能知道孩子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也方便你早點給孩子定好努力的方向!

孩子特长发掘不对,兴趣班报再多都是浪费

其實,培養孩子,就像走一條未知的道路,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沒法完全套用在自己身上。只有挖掘了孩子的性格特點,你才能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如何激發孩子興趣,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也只有激發了孩子的激情後,他們的學習效率才會更高,也會更加堅持,而父母更會少一份彷徨和焦慮!

ps. 昨天我的新書《硅谷工程師爸爸的超強思維導圖課》上線首日預訂量就過萬了,能取得這個成績真是有些意外,我知道這多虧你們對我的支持!我其實是個很內斂的人,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但看到留言板裡一條條真切的留言,鼻子不禁有些酸酸的,我也不曉得說什麼話好,謝謝你們的信任和幫助!

這本書結合大量的美國課堂教學案例,會教父母和孩子如何在數學、閱讀、寫作、英語、語文、科學中熟練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這也是我和美國小學老師一起合作的一本書,希望我們能從老師和家長這兩個角度來給孩子講好思維導圖!

對了,現在預訂,還會有一本我定製的思維導圖練習冊,有關於這本書的詳細介紹!

孩子特长发掘不对,兴趣班报再多都是浪费

憨爸在美國

硅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注於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

公號ID:hanhanusa

微博:@憨爸在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