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MAXDIGIT




朋友購入了Hugo M Scaler,接上了DAVE後,也是讚賞有加,說接上後就回不去了,BLU MK.2 多了轉盤功能,價格也是加了上去,外殼也搭DAVE成一套西裝,不過這2個的電源都是用公版交換電源模塊,並非原廠自行開發的,Hugo M Scaler 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換電源15V/4A,可以自己改接線姓電源或電池,來提升電源的供應質量。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Hugo TT 2 也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換電源,與TTOBY後級,3臺疊在桌上成一套西裝,不過有聽說還要出一臺新的TTBOX後級,來搭這套西裝,趁者連假, 索性直接跟店家商借了 M scaler回家測試。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系統配置如下:

  • 訊源: Aurender X100 音樂服務器 (抬高的計算機熒幕後面那臺, 平常是被熒幕檔住的)
  • DDC: Chord M-scaler
  • (BNC使用原廠線)
  • DAC: Chord DAVE
  • 擴大機: jeff rowland continuum S2
  • 主喇叭: ELAC BS314
  • 副低音: sunfire super junior(8吋)
  • 電源處理(AC): KECES PT212
  • 電源處理(DC): KECES PT116原本想比較原廠變壓器, 但店家一時找不到, 所以就單純用DC116輸出調整至15.0V使用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M-scaler DC in端接頭規格是2.5的, 跟DC116 2.1不同, 還好我原本就有備一條2.1-2.5的連接線口哨,拜Aurender X100本體支援之故, 因此在驅動方面沒有問題, 隨插即用。

雙BNC連接至DAVE後播放PCM 44.1kHz音樂, DAVE面版即會自動偵測顯示升頻後的705.6KHz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但播放DSD檔案的話也是705.6KHz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若播放PCM 96khz~192khz的音樂檔案, 則一律是顯示768khz。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運作溫度, 約為26度左右(室溫19),DAVE的運作溫度則是從40幾度降至約30幾度(之前用測溫槍測過DAVE運作溫度約45度)。

先大致描述一下聽感上的優點:

聲音綿密度, 細節再生, 聲底穩定度 --> 這些都是較明顯有感的部分

(但實際改善多少無法量化, 這很主觀, 與其說全面提升, 我比較想用錦上添花這形容詞)

分離度, 音場, 定位 --> 這些是略為改善的部分

缺點 --> 有點貴

(這也很主觀, 有人要工作幾個月才有, 有人省幾餐就有)

跟原本DAVE相比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樂音變得比較綿密(類比感?)。綿密流暢卻不失解析, 這是第一耳感想。線性聽感加上聲底變厚, 讓音樂聽起來相當的穩定收斂,實際比較各種歌曲音樂後發現, 若原本是CD音質的44.1khz, 改善幅度最大,若原本是192khz / DSD, 則改善幅度不大, 甚至可以說無感。像董運昌的吉他CD檔, 加上M-scaler後吉他音變得更明確, 尾音拉的更穩,彈絃音更為立體有力, 聽起來比較舒服悅耳。不過像是原本錄音就較差的日系ACG歌曲, 改善幅度就不太明顯。

所以如果原本就只聽高音質192k or DSD的話, 加M scaler的效益就沒那麼大了

今天聽了M-scaler幾個小時後, 把USB線接回去DAVE回頭聽,基本上沒有像樓主描述的神奇, 也沒有J大分享的討論區上所寫"回不去"的感覺。會覺得聲音比較平淡點, 但並不是差的那麼多, 聽幾分鐘就有點遺忘了。整體來說, M-scaler對聲音的幫助的確是正面的, 但改善幅度來說...如果以訂價來說, 個人覺得值得思考劃不划算,因為相較DAVE直通來說, 只算是錦上添花, 畢竟DAVE原本的整體音色已經夠好了。只是如果以一個效果也不知道如何的地盒就幾萬十幾萬, 提升模凌兩可的墊材線材調音玩具也幾萬來說,M-scaler對發燒友來說算是相對穩固有效的投資了口哨。

另外比較介意的是...Chord M scaler晚了BLU MK.2 CD轉盤約一年推出, 卻是用相同升頻技術跟原件, 沒進步?

升頻元件可以塞進MK.2 CD轉盤還不到一半, M scaler卻為了搭配TT2做了過大的機體, 電源卻還是外接?有點感覺chord已經有準備更成熟的產品了, M scaler不確定算不算過渡品?

1/3更新耳機聽感

訊源一樣, 使用Dave內建耳擴比較有無M scaler的差異

耳機為1964v6s客制內耳耳機

先講結論:

如果我目前還是重度耳機使用者的話...M scaler必買

雖然不是天差地遠的差異, 一樣跟喇叭系統一樣初聽就有感,雖然解析, 音場, 細節, 定位差異都不大,但聲音的厚實度,密度的差異在耳機系統上相當明顯,一時想不到如何形容...大概有點象是墨西哥麵包vs波蘿麵包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加上M scaler後, 音樂整個"長肌肉"了, 紮實度加分很多,拿掉M scaler後, 就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ACG, 管絃樂, 流行歌曲, 甚至電玩音樂MP3都試了,主要還是差在音樂的紮實度跟密度。

搭上M scaler去試聽辛辛那提演奏的Superman: Theme

整個熱血了起來, 每個旋律都變得強健有型,而拔掉M scaler, 就覺得...單純就是在演奏音樂罷了...我試者在無M Scaler時刻意將音量調大也無法將那種"有肉"的感覺補出來,這在喇叭系統上顯然影響較小, 但用耳機聽卻很明顯,低頻音的邊緣形體會更為明確, 低音量清唱時的背景更為穩定有感情, 大編制絃樂拉節奏時的移動感十足.

不過與樓主形容BLU MK.2升頻器是將單線圖著上顏色不同,我覺得比較象是素描,在形體結構,特徵,構圖,比例,外形都已經完成邊線勾勒後,加上M scaler, 等同於用較為清晰的線條加強邊線, 加深明暗交界線, 畫出明暗, 並描繪出陰影,一拿掉m scaler, 瞬間變虛...雖然音場, 解析, 定位還是差不多, 但就是虛虛的,這種感覺是比較出來的, 因為未加M scaler前, 你不會特別覺得Dave唱出的聲音哪裡虛

總之...苦惱阿。

MAXDIGIT




朋友購入了Hugo M Scaler,接上了DAVE後,也是讚賞有加,說接上後就回不去了,BLU MK.2 多了轉盤功能,價格也是加了上去,外殼也搭DAVE成一套西裝,不過這2個的電源都是用公版交換電源模塊,並非原廠自行開發的,Hugo M Scaler 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換電源15V/4A,可以自己改接線姓電源或電池,來提升電源的供應質量。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Hugo TT 2 也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換電源,與TTOBY後級,3臺疊在桌上成一套西裝,不過有聽說還要出一臺新的TTBOX後級,來搭這套西裝,趁者連假, 索性直接跟店家商借了 M scaler回家測試。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系統配置如下:

  • 訊源: Aurender X100 音樂服務器 (抬高的計算機熒幕後面那臺, 平常是被熒幕檔住的)
  • DDC: Chord M-scaler
  • (BNC使用原廠線)
  • DAC: Chord DAVE
  • 擴大機: jeff rowland continuum S2
  • 主喇叭: ELAC BS314
  • 副低音: sunfire super junior(8吋)
  • 電源處理(AC): KECES PT212
  • 電源處理(DC): KECES PT116原本想比較原廠變壓器, 但店家一時找不到, 所以就單純用DC116輸出調整至15.0V使用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M-scaler DC in端接頭規格是2.5的, 跟DC116 2.1不同, 還好我原本就有備一條2.1-2.5的連接線口哨,拜Aurender X100本體支援之故, 因此在驅動方面沒有問題, 隨插即用。

雙BNC連接至DAVE後播放PCM 44.1kHz音樂, DAVE面版即會自動偵測顯示升頻後的705.6KHz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但播放DSD檔案的話也是705.6KHz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若播放PCM 96khz~192khz的音樂檔案, 則一律是顯示768khz。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運作溫度, 約為26度左右(室溫19),DAVE的運作溫度則是從40幾度降至約30幾度(之前用測溫槍測過DAVE運作溫度約45度)。

先大致描述一下聽感上的優點:

聲音綿密度, 細節再生, 聲底穩定度 --> 這些都是較明顯有感的部分

(但實際改善多少無法量化, 這很主觀, 與其說全面提升, 我比較想用錦上添花這形容詞)

分離度, 音場, 定位 --> 這些是略為改善的部分

缺點 --> 有點貴

(這也很主觀, 有人要工作幾個月才有, 有人省幾餐就有)

跟原本DAVE相比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樂音變得比較綿密(類比感?)。綿密流暢卻不失解析, 這是第一耳感想。線性聽感加上聲底變厚, 讓音樂聽起來相當的穩定收斂,實際比較各種歌曲音樂後發現, 若原本是CD音質的44.1khz, 改善幅度最大,若原本是192khz / DSD, 則改善幅度不大, 甚至可以說無感。像董運昌的吉他CD檔, 加上M-scaler後吉他音變得更明確, 尾音拉的更穩,彈絃音更為立體有力, 聽起來比較舒服悅耳。不過像是原本錄音就較差的日系ACG歌曲, 改善幅度就不太明顯。

所以如果原本就只聽高音質192k or DSD的話, 加M scaler的效益就沒那麼大了

今天聽了M-scaler幾個小時後, 把USB線接回去DAVE回頭聽,基本上沒有像樓主描述的神奇, 也沒有J大分享的討論區上所寫"回不去"的感覺。會覺得聲音比較平淡點, 但並不是差的那麼多, 聽幾分鐘就有點遺忘了。整體來說, M-scaler對聲音的幫助的確是正面的, 但改善幅度來說...如果以訂價來說, 個人覺得值得思考劃不划算,因為相較DAVE直通來說, 只算是錦上添花, 畢竟DAVE原本的整體音色已經夠好了。只是如果以一個效果也不知道如何的地盒就幾萬十幾萬, 提升模凌兩可的墊材線材調音玩具也幾萬來說,M-scaler對發燒友來說算是相對穩固有效的投資了口哨。

另外比較介意的是...Chord M scaler晚了BLU MK.2 CD轉盤約一年推出, 卻是用相同升頻技術跟原件, 沒進步?

升頻元件可以塞進MK.2 CD轉盤還不到一半, M scaler卻為了搭配TT2做了過大的機體, 電源卻還是外接?有點感覺chord已經有準備更成熟的產品了, M scaler不確定算不算過渡品?

1/3更新耳機聽感

訊源一樣, 使用Dave內建耳擴比較有無M scaler的差異

耳機為1964v6s客制內耳耳機

先講結論:

如果我目前還是重度耳機使用者的話...M scaler必買

雖然不是天差地遠的差異, 一樣跟喇叭系統一樣初聽就有感,雖然解析, 音場, 細節, 定位差異都不大,但聲音的厚實度,密度的差異在耳機系統上相當明顯,一時想不到如何形容...大概有點象是墨西哥麵包vs波蘿麵包


燒友評測:M Scaler 初探 接上去就回不來了!



加上M scaler後, 音樂整個"長肌肉"了, 紮實度加分很多,拿掉M scaler後, 就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ACG, 管絃樂, 流行歌曲, 甚至電玩音樂MP3都試了,主要還是差在音樂的紮實度跟密度。

搭上M scaler去試聽辛辛那提演奏的Superman: Theme

整個熱血了起來, 每個旋律都變得強健有型,而拔掉M scaler, 就覺得...單純就是在演奏音樂罷了...我試者在無M Scaler時刻意將音量調大也無法將那種"有肉"的感覺補出來,這在喇叭系統上顯然影響較小, 但用耳機聽卻很明顯,低頻音的邊緣形體會更為明確, 低音量清唱時的背景更為穩定有感情, 大編制絃樂拉節奏時的移動感十足.

不過與樓主形容BLU MK.2升頻器是將單線圖著上顏色不同,我覺得比較象是素描,在形體結構,特徵,構圖,比例,外形都已經完成邊線勾勒後,加上M scaler, 等同於用較為清晰的線條加強邊線, 加深明暗交界線, 畫出明暗, 並描繪出陰影,一拿掉m scaler, 瞬間變虛...雖然音場, 解析, 定位還是差不多, 但就是虛虛的,這種感覺是比較出來的, 因為未加M scaler前, 你不會特別覺得Dave唱出的聲音哪裡虛

總之...苦惱阿。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671739&p=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