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為什麼男生總覺得女生“作”

01

看了前天的文章,他在後臺留言:你不是很你奶奶一個房間嗎?太晚了打電話不方便吧。

我說,我可以在你打的時候,說不方便,不聊了,但你不打,就會覺得是你沒想打呀。

而且,其實我這裡沒有任何不方便,他半夜打電話,我也會半夜跑出去接。

之前有很多讀者問我,我寫的文章他會不會看,他看的,每篇都看,我的文章是我們溝通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渠道。

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比文字表達能力要弱太多,有些話當面說,可能表達不了那麼清晰,但是用文字來表述就可以把前因後果,情緒的所有波動都寫的很清楚,他看的時候一目瞭然,所以有些事如果一句兩句解釋不明白,我就讓他來文章裡看。

這樣他可以在看完文章之後,跟我全面的表達一下他的立場和想法,我們會很理性的去溝通可能存在的誤解和視野盲區,最後達成一個和平的共識。

為什麼男生總覺得女生“作”


前天他姐回孃家,他陪著打了一下午牌,晚上七點半問我在幹嘛,想我了,要視頻,我說是因為我的文章有效果了嗎,他說是呀,本來想趕去網吧玩遊戲的。

從這些事上看,他真的是個不錯的男朋友,只要我說出來,他明白了,就會努力做的更好。

我問他有沒有覺得我這幾天有點粘人,不可愛了,他說沒有,如果我不粘你,你也不粘我,誰都不理誰,那還談什麼戀愛。

我說你有沒有覺得我是矯情,不懂事,他說沒有,我覺得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只是我一玩起遊戲來就顧不上了,就算遊戲間歇跟你說話,都是匆匆忙忙的。

我說,我也理解,不嫌棄你那麼投入的玩遊戲,但是情緒這東西跟理解不理解沒有關係嘛,換位一下,如果我忙別的一直不理你,久了你也會胡思亂想啊。

有時他給我發幾次信息我都沒回,他就會一直問我在幹嘛,發視頻我接不到,就給我發個委屈臉。

他說對對對,你這樣子挺好的,沒問題。

02

那篇文章的後臺留言,兩極分化特別嚴重,女生的留言大部分都是感同身受的講自己相同的經歷,男生的留言卻都在談獨立,說矯情。

我說,獨立不代表從來不粘,只是不把自己無法被滿足的需要當成對方的虧欠。

我會有不開心的時候,但從來沒有對男朋友發過脾氣,永遠都是用溫柔的語言表達感受,從未企圖用情緒控制他,我們作為兩個平等且站在統一戰線而不是對立面的成年人,去共同解決戀愛裡遇到的各種矛盾,不會簡單的歸因為任何一個人的錯。

那些喜歡說女生無理取鬧、矯情的男生,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在他們眼裡會有那麼多不懂事的女生,真的就只是女生作嗎?

後臺有個男生給我留過好幾次言,大意就是如果自己前女友有我一半理性、懂事,他就不會分了。這話裡似乎有很強的對前女友的怨怒,可我在想,你把問題都推到前女友身上,你自己做的就真的夠好嗎?

為什麼男生總覺得女生“作”


女生對男生最常見的抱怨就是“不理解”,而不理解也包括兩種情況。

一種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比如我男朋友這樣子的,他以前沒跟女孩子走的很親近過,很多心思想不到,但給他講了,他就懂了,不管能不能感同身受,至少會尊重女生偶爾的患得患失、粘人和小情緒,並且在實際相處中儘量避免讓女朋友不開心,他願意在親密關係裡往前走,推動關係往更和諧發展,他在努力讓自己成長。

另一種是,壓根就不care,有可能是本來不懂還拒絕懂,也有可能內心是懂的但態度就是鄙視加不屑,從心底裡瞧不起女生的粘人和敏感的情緒,他們在心裡關了一道門,壓根就不想關注對方的情緒,認為那就是矯情、作,是錯的,是該女孩子自己消化處理的,他自己沒有任何問題。

前一種還可以通過溝通,反覆的表達感受,一點點改善。

但後一種,一開始就給女生的各種需要貼了貶義的標籤,溫柔溝通,他們不當回事,無視,被無視之後,女生的情緒就會升級,成了憤怒和爭吵,然後他們又可以名正言順的說女生在無理取鬧,即便女生通過暴力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也早就在他們心裡,被大大的減分了。

可是我覺得,遇到這樣子男生的無理取鬧的女生,其實很無辜啊。

03

失戀補習班裡,女孩子提到自己分手原因,最多的一個就是:男生不溝通。

《巨嬰國》裡,有一段對男人漿糊邏輯的分析:

一、我沒問題,你有問題;二、我媽沒問題;三、你懂什麼?跟你說了你也不明白;四、我把錢都給你了,你還想要什麼?五、不煩到我,你愛怎樣就怎樣;六、我只要平靜。 男性的這些常見邏輯,可以歸為一點:別煩我,我這麼平靜這麼顧家,所以我沒問題;你情緒那麼大,當然是你有問題。 女性容易活在情緒中,而中國女性容易覺得丈夫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且為此生出了很複雜的漿糊邏輯,而男性則容易使用隔離這一個招數,來對抗女性的這些濃烈的情緒和漿糊邏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兩個人相處的不舒服,絕對不只是因為女生不懂事,或者男生不理解,而是兩個人都欠缺一些東西,或者一方不能控制情緒,好好表達,一方不夠關注,拒絕交流,讓對方對於溝通的努力都成了無用功。

所有矛盾都被擱置,成了無解的難題,日積月累,最後成了兩個人之間怎麼也跨越不過去的巨大障礙。

為什麼男生總覺得女生“作”


04

我有一個不敢說多成熟的想法,我們從小所受到的性別差異教育或者還有身體本身構造的原因,造成了男女思維方式、觀念的諸多不同。

男生從小被教育不能情緒化,不能哭,不能敏感,不能矯情,不能婆婆媽媽,他們慢慢就學會了屏蔽情緒,不僅屏蔽自己的,也感受不到別人的。

就像我一個朋友說的,他們沒有被教育去接納情緒、理解情緒,只會壓抑、隱藏,最後他們自己都失去了看見情緒的能力。

那些不能理解情緒,拒絕溝通的人,在大腦裡分出了幾個文件夾,每個文件夾都貼上一個標籤,有的是“矯情”“無理取鬧”,有的是“溫柔”“體貼”“聽話”,他們不會去理解女生行為背後的原因,也不會反思自己在親密關係裡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只會貼標籤、歸類,對於被歸類到“矯情”“無理取鬧”文件夾的行為和情緒,他們可以直接把大腦關閉,不接收、不理會,愛咋咋滴。

為什麼男生總覺得女生“作”

後臺很多人說,“如果男生不願為女生改變就是不愛”,“如果男生不能照顧女生的情緒就是不愛”,“女生完全可以通過撒嬌和發脾氣去試探對方愛不愛”,我覺得這些說法都太簡單了,人是這麼複雜的生物,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輕易的用愛和不愛去歸因,那太武斷了,也會誤傷太多人。

愛的能力、懂愛、會愛,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事,可是有的人,早早的就放棄治療。

戀愛真正的目的,不是我們倆一起慢慢變老,而是我們倆一起慢慢變好。

所以希望,那些喜歡給女生貼不懂事、無理取鬧標籤的男生,把所有情緒都歸結為是女生有問題的男生,可以打開自己的心門,把思維疆域放寬一點,留一個小小的空間去理解女生,接納那個與男生的性別本身就存在諸多差異,是差異而不是錯誤的生物,並努力經營這段關係。

不要一碰到無法解決的難題,就隔離、放棄。

對於女生,還是要學著溫柔,用坦誠真摯的語言表達感受,而不是用情緒控制,因為即便在爭吵中,真的用更高分貝的嗓門,更激烈的情緒,更憤怒的言辭壓了對方一頭,但於解決矛盾,百害而無一利。

不是讓對方怕你,而是讓他理解你,懂你,愛你。

-作者-

柒月暖陽,以一朵花的姿態行走,穿越季節輪迴,在無聲中不頹廢,不失色,花開成景,花落成詩,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態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