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細數生鮮新零售的四種模式,哪一種代表未來?

細數生鮮新零售的四種模式,哪一種代表未來?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

盒馬鮮生看起來是一個線下新零售店,它的店開得也比較大,是集食材、加工、餐飲於一體的線下門店。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盒馬鮮生跟其他的新零售門店相比有獨特的優勢。

第一點,盒馬鮮生整個訂單量中,它對外配送的訂單每天達到40%左右。這些訂單從何而來?這些訂單其實從淘寶、天貓而來,也就是說阿里線上訂單的支撐是盒馬鮮生提高坪效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第二,盒馬鮮生在整個阿里系的配套中,配套出了一個叫淘鮮達的平臺,這個平臺來做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盒馬鮮生和淘鮮達產生了非常好的一種協同效應。所以它的配送成本相對也是比較穩定、比較低的。

第三,盒馬鮮生的本質目的不是開一個生鮮店,它本質目的是線下的商業地產。整個阿里系在商業地產方面已經做了深度的佈局和投資。所以盒馬鮮生在拿到店面的時候,它的租金、條款、條件都是非常優惠的。所以盒馬鮮生的成本也會非常低。

第四,盒馬鮮生的供應鏈優勢。盒馬鮮生的供應鏈如果在某個單品類上,它和百果園相比可能沒有太大優勢。但是盒馬鮮生整個供應鏈有農村淘寶和整個阿里系的進口計劃進行支撐,它在全球整合供應鏈的速度和能力上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比得上的。

第五,盒馬鮮生本質是一個接近於居民區的農貿市場,是一個線上的農貿市場加上小吃攤整合在一起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它隨著供應鏈的服務升級需要燒非常時間長的錢,它需要有資金的支持,而整個阿里系資金有可能支撐到盒馬鮮生燒錢燒到成功的那一天。

為什麼?因為所有盒馬的門店都可以不盈利就能夠支撐起阿里系的戰略。反之,阿里也能夠長期反哺盒馬。因為盒馬鮮生能夠做到用線上預收款和供應商預付款的賬期而形成的資金池來支撐整個支付寶系的供應鏈金融的業務的開展,這個價值也是一般要靠燒錢的人根本實現不了的。

前置倉模式

前置倉,也被稱為衛星倉或者雲倉,是分佈於城市內、面積較小、更靠近消費者、品類以生鮮為主體的新模式。現在每日優鮮、樸樸超市、叮咚買菜都在採取前置倉模式。時至今日,每日優鮮已在20多個一線城市分佈了上千個前置倉。客觀地說,前置倉能有今天的地位,每日優鮮的堅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積大約在300平,SKU數量在1500上下,覆蓋三公里範圍,一小時送達,自營配送,這幾乎是現在前置倉比較主流的配置。而且生鮮作為前置倉的核心品類。

前置倉起步於生鮮電商,玩前置倉的電商包括每日優鮮,都在強調算法大數據對於選品和補貨的重要性。但是對於生鮮這樣一個高頻剛需品類,裡面又包括不同的細分品類,那麼算法本身究竟能不能支撐起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特別是在前置倉的數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這還是需要驗證。

除了算法,其實商品本身也依舊是前置倉的核心競爭力,這個觀點也是每日優鮮等電商所強調的。因為前置倉本身不是一項服務,而是一個整個從採購到銷售的鏈路,商品力自然是競爭的最大差異點之一。

但是前置倉模式現在面臨幾個問題。現在開前置倉的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人口密集的小區,可滿足前置倉條件的鋪位也終究是有限的。這種爭奪會不會導致前置倉自己的成本也水漲船高?最終失去了低成本這一最大的比較優勢?而且前置倉模式還會面臨超市和各類外送平臺(主要是美團、餓了麼,京東到家)的合作,延伸出來的到家服務。(運聯傳媒)

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是一種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場景拼團模式。其以社區為核心,通過招募團長組建社區拼團群,聚集同一社區中有著相同消費需求的人們並以此獲取流量。

在這個模式中,團長負責發放商品拼團消息和日常的運作,並吸引群裡的成員下單,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結算,並把款項轉到團長手裡完成支付,在拼團成功之後則由平臺完成商品的發放和售後等工作。

簡而言之,就是銷售渠道的創新,通過團員對團長信任進行商品的推廣和銷售。這裡面展現的是人際關係網的力量,當團長和團員的關係越緊密,其帶貨能力就會越強。

就目前來說,社區團購主要的消費品是水果和生鮮品類,這兩個品類的商品都屬於快消品的類別,有著消費頻次極高、用戶粘度極強的特點。同時,這兩個品類中的高檔商品的客單價都並不低,這意味著值得期待的利潤空間。

社區團購能極大地減少團購平臺的庫存壓力,因為社區團購往往是一種預售的方式,由團長發起團單,團員響應之後平臺再向上游供應商進貨提供給團長,在整個流程中平臺幾乎可以做到零庫存。

而且社區團購不用開店,輕資本運行。最後就是人力成本的優勢了,平臺和團長往往是合夥人的關係,平臺不用向團長支付工資,只需要在銷售之後進行分成,這意味著平臺在宣傳和銷售方面的人力成本幾乎是零。同時物流方面的人力成本也較之傳統電商低得多,因為平臺只需要統一將商品交付到團長手上,讓團員進行自提,這大幅減少了平臺對快遞員的依賴。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社區團購的模式和傳統團購一樣有著客單價低廉的優勢,同時因為和作為中間人的團長本來就是熟人關係,採取面對面的交易方式,在商品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能及時進行處理,不用擔心售後的問題。(財經先聲)

餐飲巨頭打造2C模式

此前,美團低調上線了美團買菜的服務和APP。從官方介紹來看,美團買菜採取App+便民服務站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送菜到家的一個服務。覆蓋水果、淨菜、水產、糧油速食、家居個護、企業茶歇等日常商品,最快30分鐘送達。

也就是說雖然美團買菜主要為社區局面提供送菜到家的服務,但實際上已經覆蓋了生鮮全品類以及生鮮外的日常用品。

美團相關人士介紹“美團買菜將通過在社區設立的集倉儲、分揀、配送於一體的便民服務站,為社區居民送菜到家。”

然而美團買菜並不是在每個社區都會建立便民服務站,而是把幾個周邊社區的需求聚合到同一個便民服務站,提供服務。

據悉,在測試期間,美團買菜的選品、採購將由小象事業部供應鏈團隊提供支撐。用戶下單後的後端配送環節,目前在周家嘴便民服務站設立了專職的美團買菜配送人員,高峰期將共享美團快遞小哥的配送網絡。

官方人員表示,目前美團買菜還處在測試期,只開通了一個便民服務站,暫時還沒考慮全國推廣,起初先看看運營情況。

美團對外表示美團買菜只是一個嘗試,但實際上美團買菜的業務將對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帶來直接的衝擊。

儘管同屬生鮮零售業態,美團買菜與盒馬鮮生在定位上仍存在差異。目前盒馬主攻一二線城市,所售生鮮產品也多有優質、高價的特點,而美團買菜切入的是大眾化的日常買菜需求,可以說瞄準的是下沉市場。

美團買菜的業務模式和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模式有異曲同工之處,加上美團強大的騎手資源更是如虎添翼。

根據《2018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美團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7%增至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59.1%,每天有超過50萬騎手小哥奔波在大街小巷,日均訂單量突破2100萬。

而且美團買菜不僅有美團的騎手資源的加持,也有美團本身強大流量資源的支持。美團買菜的供應鏈則由小象事業部的供應鏈團隊提供支撐。而且美團快驢的迅速發展能為美團買菜業務提供生鮮供應鏈的資源和能力。美團買菜的推出可謂是順水推舟。

而且如今社區團購行業火爆,不難保證美團買菜日後也會推出拼團、秒殺等活動,這樣看來,對於社區生鮮團購平臺來說,也是一番不小的衝擊。

部分內容來源運聯傳媒、財經先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