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海內外200餘人行走山西臨汾 感受“中國根·黃河魂”魅力

海內外200餘人行走山西臨汾 感受“中國根·黃河魂”魅力

21日,在山西文旅集團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自海內外的旅遊專家學者、旅行商、媒體人等200餘人行走臨汾,領略臨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感受“中國根·黃河魂”的魅力。 李庭耀 攝

中新網臨汾9月21日電 (李庭耀 劉小紅)以“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為主題的2018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於9月19日至21日在臨汾市舉辦。21日,在山西文旅集團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自海內外的旅遊專家學者、旅行商、媒體人等200餘人行走臨汾,領略臨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感受“中國根·黃河魂”的魅力。

本次遊覽的線路分為“中國根”和“黃河魂”兩條,“中國根”線路包含丁村、晉國博物館、堯廟、廣勝寺和洪洞大槐樹等景區;“黃河魂”線路包含堯廟、華門、壺口瀑布、雲丘山等景區。

海内外200余人行走山西临汾 感受“中国根·黄河魂”魅力

丁村位於臨汾市襄汾縣,村內遺存有明、清兩代的民居院落40餘座,是中國北方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築群。 李庭耀 攝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到了臨汾咱是回家。”2018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期間,臨汾當地官員和旅遊推介者時常用這句話推介臨汾。臨汾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10萬年前,丁村人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用古拙的石器敲擊出原始文明的火花;2600年前,晉國在這裡興盛,成就霸業;600年前,洪洞大槐樹下走出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子民,一首“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民謠流傳至今。

據瞭解,丁村位於臨汾市襄汾縣,村內遺存有明、清兩代的民居院落40餘座,是中國北方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築群,丁村古建築群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在此發現的丁村人化石是中國北方的早期智人化石之一,丁村人生活的時間上承北京猿人,下啟山頂洞人。

此外,晉國博物館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興建的山西省首座大型遺址博物館,也是中國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晉文化的平臺。考古資料表明,曲村——天馬一帶是晉國在西周時期的都城所在地。上世紀九十年代,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曲村——天馬遺址”核心區域發現了晉侯墓地。晉國博物館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組晉侯及夫人墓葬和三座車馬坑予以展示,其中包括我國目前發現的西周時期隨葬車馬最多、規模最大的車馬坑。

海内外200余人行走山西临汾 感受“中国根·黄河魂”魅力

晉國博物館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組晉侯及夫人墓葬和三座車馬坑予以展示,其中包括我國目前發現的西周時期隨葬車馬最多、規模最大的車馬坑。 李庭耀 攝

臨汾市西臨黃河,擁有豐富的黃河旅遊資源。黃河流經該市永和縣時留下了7個大灣,被稱為“乾坤灣”。壺口瀑布東瀕臨汾市吉縣壺口鎮,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形成了“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壯觀景象。

海内外200余人行走山西临汾 感受“中国根·黄河魂”魅力

臨汾市西臨黃河,擁有豐富的黃河旅遊資源。黃河流經該市永和縣時留下了7個大灣,被稱為“乾坤灣”。 馮永祿 攝

遊覽“中國根”線路的媒體人王凱說:“行走在臨汾,才能真正感受到臨汾歷史文化的那份厚重。臨汾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震撼了我,也吸引了我。”

海内外200余人行走山西临汾 感受“中国根·黄河魂”魅力

壺口瀑布東瀕臨汾市吉縣壺口鎮,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形成了“千里黃河一壺收”的壯觀景象。 張建良 攝

“臨汾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汁液的熱土。”2018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上,臨汾市市長劉予強表示,臨汾將以這次旅發大會為新的起點,充分吸收借鑑先進理念和經驗,全方位、多角度挖掘臨汾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中國根·黃河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