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王開東:教育局發文指導排座位,讓老師懷疑人生!

點擊上方藍色“現代與經典”即可關注我們,添加小編個人微信xdyjd2005,可私聊。

開學季,新班級組建,孩子的座位怎麼排?近日,江西樟樹市教育局發佈了一則《關於進一步規範學生座位編排工作的通知》,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

那麼,問題來了,排座位有這麼重要嗎?

排座位當然重要。座位是否科學、合理、公正,關係到學生對班主任的好感、信任和支持,關係到學生的情緒、動力和鬥志,甚至直接影響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怎麼會不重要?

歷史上一位老師因為座位沒排好,導致了一場世界大戰,人類差一點就over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個老師向來根據成績安排座位。考得好的,坐最好的位置;考得不好的,坐最差的位置。等到學生畢業了,就根據畢業考試成績安排座位。優秀學生緊靠校長和老師,坐在前排聚光燈聚焦的地方;差生遠離校長和老師,蜷縮在後排和角落之中。

網上的這張畢業照大名鼎鼎,其中有兩個迥然不同的孩子。一個好孩子坐在校長旁邊,意氣風發,目光清澈。還有一個11歲的差生,站在最後一排,兩臂交叉,吊兒郎當,憤憤不平。

王开东:教育局发文指导排座位,让老师怀疑人生!

很多年之後,那個心理扭曲的差生,辛辛苦苦想成為二流畫家而不得,到處都是冷眼,到處都是嘲弄,連蹩腳的畫家也做不了,怎麼掙扎還是無路可走,終於把他惹火了,你讓我活得難看,我就讓你死得難看。後來他乾脆做了屠夫,殺人如麻,他想把最聰明的猶太人給滅了。這個差生,他的名字叫希特勒。

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透露,他的反猶情緒是被一位猶太學生所挑起的,然後愈演愈烈,終於不可遏制。這是導向奧斯威辛仇恨鏈上的第一環,也是種族滅絕的最終一環。

那麼,希特勒恨之入骨的那個猶太學生是誰?所有的證據指向這一張照片,指向這張來自林茨的照片,指向照片上這個坐在校長身旁的好孩子。

王开东:教育局发文指导排座位,让老师怀疑人生!

這個孩子長大之後成了二十世紀獨樹一幟的思想家,首屈一指的邏輯學家和哲學家,他用自己的哲學思想改變了世界,他的名字叫維特根斯坦。

小學的時候,作為希特勒的同班同學,猶太人維特根斯坦太聰明,太得老師的寵愛了,簡直就是老師手心裡的寶。好學生和差學生,好學生上天堂,差學生入地獄。老師對待他們,也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童年的陰影,就是將來的命運。誰也沒有料到,希特勒積怨如此之深,以至於釀成了人類的歷史大禍。

教育,如果成為某一類人的天堂,就必然是另一類人的地獄。這個時候,天堂也不成其為天堂,或者說天堂就是地獄。

既然排座位重要,樟樹市教育局行政干預不是很有必要嗎?不是沒有什麼問題嗎?

但事實上問題很大。儘管《通知》指導如何排座位並不外行,譬如“要以學生身高為主要依據,結合學生性別因素、視聽力狀況等綜合考量”等等,

但排座位這些教學事務,居然由教育管理部門發文規範,總覺得伸手太長,干預太多。專業的事情就讓專業的人去做好了,何必勞神費力不討好?

存在必有原因,教育局之所以用力過猛,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存在座位腐敗現象。有沒有座位腐敗,可能會有。但畢竟是少數。為了這極少數人出臺文件,根本沒有必要。這是典型的一人有病,全體吃藥。出現這種現象,只需找到腐敗當事人,狠狠處理,將其趕出教師隊伍,以此警戒後人就好了。

現在教育局大張旗鼓地出臺文件,相當於此地無銀三百兩,給公眾的感覺就是座位腐敗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反而引發社會更大焦慮。

二是具有防範老師心理。從上至下對教師普遍不尊重、不信任、不放心,什麼課上不講課後講,什麼堤內損失堤外補,什麼工資是零頭補課是大頭……教師的汙名化未必全是社會功勞,體制內的推波助瀾也是重要原因。

教育部門出臺座位通知,表面上是規劃和引導,事實上就是防範和杜絕。

但老師風格不一樣,學生個性不一樣,排座位本來也應該千差萬別,學生因材施教,座位因人而異,有效就好。如果一刀切,規定死死的,不僅剝奪了教育的自主權,讓老師感覺羞辱,不受尊重,同時也束縛了教育管理部門自己,什麼座位公示,家長委員會監督,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三是管理部門高度自信。正如電影《傲慢和偏見》的名字,權力的傲慢就會造成偏見。權力有時讓領導產生昏眩,錯把位子當成能力,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到哪裡都能指導人生。

正如《喬家大院》的孫茂才,信心滿滿地離開喬家,投奔喬家的競爭對手錢家,以為錢家會把自己當成寶,自己正好可以大幹一場。但錢家卻說:“不是你成就了喬家的生意,而是喬家的生意成就了你!”離開了你的東家,或者屁股離了你的位子,你將一錢不值。

但很多人就是改變不了權力衝動,動搖不了計劃思維,把老師當成未成年人大包大攬。卻絲毫沒有想到管理部門過於強勢和自信,有可能會導致教師自卑,以為自己一無是處。

臺灣詩人非馬《籠子》,寫得非常好。

打開籠門

讓鳥飛走

還籠子自由。

這首詩的奧妙就在於,籠門打開,讓鳥兒飛走,解放的卻是籠子。如果把該教育局看成是籠子,囚禁了鳥兒,那麼不自由的不僅是鳥兒,更受遭殃的還是籠子,是該教育局自己。

雖然只是排座位的事情,背後折射的卻是老師的教育權不斷受到擠壓,老師的尊嚴無從說起,連學生的座位班主任都不能安排,還要勞動教育局的大駕,所謂的辦學自主權絕對成了一句空話。

那麼作為一名班主任,究竟如何排位置呢?

根據10年班主任經驗,我總結了16個字:客觀優先、自主選擇、動態調整、賦予意義。

所謂客觀優先,就是按照身高編排座位,不這樣會遮擋視線,身高是客觀原因,無法改變。至於視力因素,雖屬客觀,但可以通過戴眼鏡人為調節,不作為調座位的因素考慮,否則就亂套了。

所謂自主選擇。老師安排座位是計劃經濟,學生自主選座是市場經濟。這兩者有機結合。但需注意兩點,一是符合身高原則,二是符合價值取向。自主選擇讓學生有了選擇權,在客觀優先的基礎上,學生再選擇與自己個性相似、彼此促進的好友,組成學習共同體,這是最理想的組合。因為是自主選擇的同桌,學生一般都比較珍視。

所謂動態調整,有兩個層面。一是老師半個月一次,按照左右順時針輪換,有助於學生視力平衡;如果正好輪換到靠牆位置,不影響後排視力,也可適當照顧視力不佳的高個子。

二是針對自主選擇的學生,如果未能起到學習的促進作用,僅僅是為了講話方便、戀愛有利等。班主任可以進行階梯式處理,第一次提醒,第二次批評,第三次調離。

所謂賦予意義。班主任雖從沒有好座位和差座位之分,但事實上差座位是客觀存在的。那麼怎麼辦?可以給這些差座位賦予特別的含義,改變它的屬性。意義本來並不存在,賦予它就存在了。

比如班級後排設定為組長座位,既是一種榮譽,又承擔從後到前收作業的方便,還對全組人起到一種監督作用。

班級最角落的位置,設定為特殊體驗座位,讓那些不珍惜自主選擇座位的同學坐。但這些座位一定要經常流動,讓更多的人體驗過差座位,他們就會更珍惜好位置。

把已畢業優秀校友曾坐過的座位,命名為一鳴驚人座位,發揮這個座位的榮耀和價值。學生都爭搶著去做,這樣的座位擺在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座位。

其實只要動動腦子,天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辦法總比困難多。如若不信,盍試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