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狼來了”成虛驚 海灣石油難攪動成品油市場

“狼来了”成虚惊 海湾石油难搅动成品油市场

2018年9月15日,廣州,海灣石油加油站。圖片/視覺中國

海灣石油突然紅了。

9月8日,海灣石油在廣東省越秀區開出中國區的第一家加油站,每升95號汽油為6.59元,每升92號汽油為5.96元,後者比市場價每升便宜了1.6元。此後,又網傳海灣石油試圖以“低價格”策略迅速搶佔中國石油市場,卻“被迫抬價”,跟國內油價看齊。9月14日,廣州發改委官網發佈公告稱,未對海灣石油進行任何價格執法和價格干預。當天,海灣石油也闢謠稱,優惠1.6元是正常的優惠活動。

雖然“白菜價汽油”是一場烏龍,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領域放寬,今年7月28日起,取消對外資加油站的限制,越來越多的外資公司將進入中國市場,它們會不會蠶食“兩桶油”蛋糕?在可見的未來,成品油價格會顯著下滑嗎?

1

一場烏龍背後:僅僅是開業促銷

9月8日,作為世界石油巨頭之一的海灣石油在廣東省越秀區開出中國區的第一家加油站,每升95號汽油為6.59元,每升92號汽油為5.96元,後者比市場價每升便宜了1.6元。此外還有大量充值優惠。由於海灣石油的低價格,讓很多人認為其能夠將國內汽油價格帶回“5元時代”,甚至於有網友說希望海灣石油把加油站開遍中國。

9月14日,不少網友發現,海灣加油站92號汽油價格已漲至每升7.56元,95號汽油價格漲至每升8.19元。這與“兩桶油”價格相差無幾。

當天,海灣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邱文傑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此前公司在位於廣州的中國首個加油站打出的5.96的超低油價,其實是加油站自身推出的“開業促銷”活動,為期3天。之後是因為促銷活動結束,才回到了市場價。

9月14日當天,廣州發改委官網發佈公告稱,近日,網絡上出現了發展改革部門(價格主管部門)對海灣石油廣州市越秀區三元里加油站2018年9月8日開業後實行價格優惠活動進行干預的說法。經核實,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價格主管部門)均未對此進行任何價格執法和價格干預,海灣石油廣州市越秀區三元里加油站的油價調整屬於其企業行為。

海灣石油受到巨大關注的大背景,是對外資加油站的限制被取消。

今年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新政於2018年7月28日起實施,取消對外資加油站的限制。此前,外資公司在中國開連鎖加油站不得超過30家,加油站的建設、經營須有中方控股。新政實施,讓市場猜測,外資公司會湧入分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蛋糕,國內的油價價格戰會很激烈。

海灣石油到底是不是一家外資加油站?

邱文傑表示,海灣石油目前只是一個品牌授權的合作方式,該加油站並不屬於海灣石油,也不能算是外資加油站。

加油站的品牌授權意味著什麼?隆眾資訊分析師李春豔分析,海灣石油的品牌授權意思是,廣州這個加油站加盟後使用海灣石油的標誌,油品由海灣石油提供,經營權限大小則看他們合作的細節。

2

外資加油站80% 柴汽油來自“兩桶油”

短短一年,北京白領李潔就感受到了油價兇猛。2017年6月,李潔加滿一箱92號油只需要300元左右,今年加滿一箱油需要370元左右,每個月四箱油,增加了不少生活成本。

今年中國成品油價漲多降少,9月17日24時調價後,今年汽油累計漲幅為1025元/噸,柴油漲幅995元/噸。以北京市為例,今年年初92號汽油6.98元/升,和2017年7月6元/升的價格相比,每升漲幅接近1元。在最近一次調整之後,92號汽油漲至7.65元/升。95號汽油,更是從年初的7.43元/升,漲至8.15元/升。

外資加油站的價格是否比本土品牌更有價格優勢?外資石油和中國石油巨頭的油的來源和成本構成有何不同?

業內人士介紹,在中國的外資品牌加油站的定價模式,和本土油企加油站“規則一樣”。同樣是根據國家發改委10個工作日來調整。根據當期的油價調整機制來看,國家對成品油實行的是最高限價,即國家發改委規定最高的零售限價,各企業可以在最高限價之下自行定價。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國內成品油包含1.52元/升的消費稅、16%的增值稅以及12%的其他稅費,這些稅費也是成品油價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成品油價格的形成機制,外資加油站的油料來源是一樣的,那麼外資加油站和本土加油站,除了品牌和服務不同,其餘都是一把尺子。所以“規則”不改變,無論哪家外資加油站,開放的數量再多,都是從供應層面來增加了服務商而已,但並不會對油價產生真正的影響。

目前在中國的外資品牌加油站主要有殼牌、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等,截至2017年底,外資品牌加油站總量超過3000家,而全國有10萬座加油站,佔比只有3%。而且多是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化、中海油等合作,油品都是所授權品牌供應。由於汽柴油的存儲和運輸相對而言比較困難,所以一般情況下國際的通用辦法就是在國際運輸當中以石油運輸為主,等運到了相對應的地方之後,再由相對應地區的煉油廠對石油進行提煉加工,最終制成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以及各種石油化工產品進行銷售。

雖然是外資加油站,由於沒有自己的煉油廠,所銷售的油,大部分來自兩桶油。

李春燕介紹,目前國內加油站半數以上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而外資加油站的汽柴油有80%以上由兩桶油提供,另外的約20%一般由地煉提供。

3

取消限制,外資企業 會不會加速擴張?

因一場開業促銷被不少網友寄予厚望的海灣石油,是什麼背景?1901年,美國南部打出了第一口“萬噸井”,並發現了“紡錘頂”油田。這裡誕生了好幾家石油公司,其中之一就是海灣石油公司。

1913年海灣石油在美國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汽車駛入式加油站,從而引導了新的汽車加油方式;1926年,海灣公司憑藉首家生產的高質量的發動機油“海灣之驕”產品成功地打入歐洲市場,自此奠定了海灣跨國石油公司的地位,成為“世界石油七姊妹”之一。

不可否認,海灣石油是世界石油巨頭之一,但海灣石油並不是突然進入中國。早在1995年,海灣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就在山東煙臺成立,主要銷售潤滑油、工業用油等石油產品。2018年5月,GULF海灣石油國際正式對外宣佈,將在中國區域內啟動海灣石油的高端品牌成品油零售(即加油站)業務,自潤滑油業務後,將進一步開拓海灣中國的業務版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世界能源巨頭最重視的市場之一。

英國最大能源公司BP在9月發佈的2018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年版)指出,中國目前佔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3.2%和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33.6%。但在今年7月新政出臺之前,外資公司在中國開連鎖加油站不得超過30家,加油站的建設、經營須有中方控股。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外資石油巨頭只能眼看著巨大的市場乾著急,但負面清單取消對外資加油站的限制之後,相當於給他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今年8月初,英國BP石油公司執行副總裁戴尚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5年,英國石油將在中國新增1000座加油站,另一家百年老店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範伯登也表示,在2025年之前,殼牌在中國地區的加油站數量增至3倍。

李春豔分析,6月發佈的負面清單中取消了同一外國投資者設立超過30家分店、銷售來自多個供應商的不同種類和品牌成品油的連鎖加油站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的條款,這標誌著外資連鎖加油站超過30家需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完全放開。

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外資加油站會進入大舉擴張階段?李春燕分析,目前新建加油站所需的程序較繁瑣、投資成本較高、回報率低,很多加油站通過收購、租賃或者聯盟等方式獲得利潤最大化。

4

加油站已飽和,外資企業如何競爭?

業內有觀點認為,外資加油站,雖然佔比僅3%,卻可能會發揮出“鯰魚效應”,讓服務相對滯後的央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倒逼“兩桶油”改變。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外資加油站在中國並不少,之前主要是通過跟中石油中石化等合資的方式進入。

那麼開放外資加油站,對中國成品油市場的影響究竟有多大?董秀成分析,“這個還是值得觀察。”

董秀成解釋,因為現在的加油站數量有10萬座,本來就飽和了,全國的加油站佈局來看新增加油站的空間非常小。外資加油站能爭奪多少份額,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按照國家現行的政策,每個省或市增加多少加油站,是通過“招拍掛”的方式,也就是通過競爭的方式,面向社會來獲得辦加油站的土地和資質。所以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以外,其他國企、民企、外資都可以來競爭。外資加油站想在中國擴大,就增加加油站的數量來說,空間已經極其有限。

董秀成介紹,外資加油站可以採用併購的方式來進入,比如說有些加油站經營不善,或者說轉產,可以通過轉讓的方式來進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合作空間加大,原來基本和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團這樣的大央企合作,將來可以把它的合作空間,向民營領域拓展,比如說和獨立煉廠進行合資,新建或者去購買加油站。

外資加油站會不會打破兩桶油的壟斷,乃至於倒逼兩桶油的改變?

董秀成分析,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加快,越來越多有車一族對於加油站的需求不再只是加油走人,而是希望還能獲得多樣化和個性化服務。提供更好的“非油需求”恰恰是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在內的外資企業最擅長的。殼牌中國零售業務總裁陳翠薇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針對中國消費升級的需求,殼牌石油將會在中國的加油站提供一站式汽車服務,加油或者便利店,汽車美容、修理服務。

“外資加油站銷售的還是國內煉廠的油,所以和本土加油站相比,定價政策也是一樣的。最大的區別是打品牌打服務,因為外資加油站管理水平比較高,非油業務做得好,就有更多降低成本的空間。”董秀成舉例,以北京為例,像中化道達爾的加油站,它往往是比中石化略微要便宜一些,為什麼能便宜?管理更好,成本能控制住,才有可能降價。

董秀成分析,外資加油站通過自身企業的這種管理優勢來降低它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外資加油站和油企的進入,會促進中石油中石化改革,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意識和品牌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