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一年能養三造,成本僅8-9元/斤!海南的一代苗都賣到這裡了……


一年能養三造,成本僅8-9元/斤!海南的一代苗都賣到這裡了……

民權縣王莊寨鄉吳屯水庫下游的黃河故道上,養殖戶謝海軍一大早就爬了起來,招呼著給蝦池投料,給蝦苗池調配水質。再過幾天,他的蝦池將迎來從海南空運來的第二批蝦苗。露天土塘一年養兩茬,這將是中原地帶對蝦大塘養殖的一大突破,可大大提高養蝦戶的收益。

原本在海水裡繁殖的南美白對蝦苗來到“新家”後,要先在人工調製好的鹹水裡生活七八天,再換一個更淡一些的水環境,逐漸適應後就可以進入淡水大蝦塘生活,直至長成上市。


一年能養三造,成本僅8-9元/斤!海南的一代苗都賣到這裡了……


今年4月初,謝海軍在池邊小溫棚裡開始培育第一茬蝦苗,現在已經養成並銷售出去。很快到來的第二茬蝦苗,中秋節前後可上市。

對養蝦人來說,養蝦就是養水。

由於長期高密度養殖,而且大量使用各類漁藥,南方一些南美白對蝦主養區成了蝦病重災區,很多養殖戶雖然一年養三茬,但畝產量只有150多公斤。

謝海軍走的是純生態養殖的路子。今年,因為都是用活性菌調水,通過增加碳源來提供水體藻類需要的能量,杜絕使用化學藥品,所以他的蝦池水質很穩定。在蝦池邊,記者見到好幾個裝滿了糖蜜(生產蔗糖的副產品)的大罐子,一問才知,這是他們今年才開始用的新技術,用糖蜜拌料、調水,這樣既可以節約餌料,還能起到穩定水質、增加水體碳源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南美白對蝦養成需要3個月時間。今年,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這個週期縮短到了70多天。

規格為一斤30只左右的蝦,可賣20多元,成本1斤在八九元,一畝水面能產800斤,養殖戶還是有很可觀的利潤。謝海軍有四五百畝蝦池,他今年是第四年養,前三年都是一年養一茬。他說,剛養時,這裡是一片荒草湖泊,連路都沒有。現在已有1000多畝的蝦池,還有不少人看準養蝦,準備也上,算起來,明年將新增八九百畝的面積。他自己還準備和別人聯合上溫棚,實現一年養三茬蝦。

王傑是正大集團開封正大有限公司派來的技術人員,自從4月蝦苗運過來,他就幾乎住到了蝦池邊。他說,過去養殖對蝦由於受水溫、技術、水質等因素的制約,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別是珠江流域,南蝦北移一直是一個夢想。我省洛陽、鄭州、濮陽等地前些年也陸續有一些散養,但都不是很成功,形不成商業化養殖規模。民權大塘養殖對蝦的成功,對調整全省水產養殖業來說很有意義,大部分消費者也可以結束“吃蝦只能吃凍蝦”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