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對於永遠少一件衣服的女性衣櫥而言,共享衣櫥平臺不可謂沒有市場。

據速途研究院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女裝市場規模為9587億元,預計2018年有望達到10800億元。女性觀念的改變、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加之互聯網的推波助瀾,更是為共享衣櫥提供了一片發展的沃土。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9月7日,共享衣櫥衣二三宣佈獲得阿里巴巴領投的新一輪融資,具體投資金額未對外公佈。

這不是它第一次獲得阿里的青睞。2015年,衣二三踏著“共享”的浪潮正式成立,在兩年內先後完成B輪和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軟銀中國、紅杉中國、IDG資本、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磐霖資本、清流資本等頂級投資機構。

事實上,大多數共享衣櫥平臺的生命週期都未超過一年。同為2015年創立的魔法衣櫥和摩卡盒子還未獲得融資便宣告終結。多啦衣夢雖在2017年獲得君聯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但由於其營銷模式存在爭議,平臺在資源方面略顯不足的同時,又急於擴張店面,使得其最終沒能熬過資本的冬天。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衣二三創始人劉夢媛

而處於此節點的衣二三,不僅獲得了資本的青睞,還收穫用戶好評無數:“款式又多又時髦”、“往返包郵省心省力,而且洗護非常過關,已推薦給朋友及同事”、“出差旅行好幫手!讓閒置衣服資源更有效地利用了起來。”

阿里的持續注資,可謂是向處於“凜冬”的共享衣櫥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然而,此次戰略投資引發了外界猜測:“衣二三的模式為何獨獨能吸引阿里?”、“這個共享衣櫥APP有什麼黑科技?”帶著這個疑惑,近日,商界記者和衣二三創始人劉夢媛在江蘇南通的一場發佈會後聊了聊。

“以租代售”的新零售模式

創業前,劉夢媛是一位在時尚行業專注12年之久的資深媒體人,曾在芭莎TV、光線傳媒等多家一線時尚媒體公司供職。“女人是天生的購物狂。我做過一個統計,100個職業女性中,70%以上每年要買60件衣服。”

閒置——是衣物資源浪費的核心問題之一。“買回來的衣服,10%是每週會穿,30%每月穿一次,60%一年穿3次,更別說那些買回來就從來沒穿過的了。”劉夢媛意識到:“共享”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決這個問題。

2015年12月,劉夢媛創立衣二三,目標客戶定位為一二線城市中24-28歲的白領職業女性。平臺主打輕奢品牌和設計師衣物,每月繳納499元的會員費,即可享受數萬件高街品牌服飾及原創設計時裝。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衣二三App首頁


2017年4月,衣二三和阿里巴巴展開合作,在其APP端引入芝麻信用,信用分600分以上的租賃用戶,即可免付300元押金。劉夢媛表示,引入芝麻信用,不僅可過濾目標用戶,也可為用戶提供更大的優惠力度,“新用戶只需花費199元就能享受首次包月服務,非常划算。”目前,衣二三已擁有超過一千五百萬註冊會員,且多為高淨值、高消費力的優質用戶。

除此之外,衣二三也在不斷創新模式,不再“100%純買斷”,而是“買斷+平臺”雙模式,在該模式下,與品牌就租金和售賣收入進行分成,向“以租代售”的模式逐漸過渡。劉夢媛表示:“目前,平臺模式與買斷模式的比例已變為7:3。”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對於服裝品牌商而言,分時租賃也可以說是對“新零售”模式的一次試水。劉夢媛說:“推行平臺化,相當於為品牌提供了一個新型渠道,而租賃又降低了用戶的購買門檻。”這對於想辦法“籠絡”更新一代消費者的品牌們是非常喜聞樂見的。

目前,衣二三已經搭建了一套“輕奢品牌—商業品牌—設計師品牌”的多維長尾品牌矩陣,撬動了CARVEN、PINKO、McQ、VERSACE JEANS 等幾十個輕奢品牌。

劉夢媛透露:“目前我們正在與LVMH、開雲和PRADA進行戰略對話。未來也將會攜手品牌,試水獨家聯名款,並與品牌聯合營銷進行更加深度的合作。”

“智能洗護”引領共享衣櫥

“自建智能化運營倉”也是衣二三用來打動資本的故事之一。

自共享衣櫥概念出現之初,有關二手、閒置服飾的衛生問題就一直在被廣泛討論。我國傳統洗衣行業有明確規定:洗滌後的衣物細菌總數應小於200cfu/25㎡,不得檢出大腸桿菌等致病菌。

相較於傳統洗衣電商,對於租賃型的會員制電商而言,用戶體驗更是重中之重。劉夢媛分析道:“服裝租賃比傳統洗護的流程更多樣,這也意味著服裝租賃的洗護工作需要更嚴格的標準。”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在共享衣櫥行業,後端的倉儲和洗護會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如何更好地維護衣物,保證清潔安全?必須由平臺自己把關。”劉夢媛說。

衣二三所做的,便是早早佈局“智能洗護”。日前,衣二三與福奈特合資共建的“華東智能一體化運營中心”正式在江蘇南通落地,在面積為2萬平米的運營中心內,有5000平方米被設置為智能中央洗護工廠,用於承擔租賃衣物的倉儲和洗護工作。

再獲阿里戰略投資:這個共享衣櫥憑啥打動馬雲?

在智能倉內循環運轉的每件衣物、飾品,都要經歷16道專業清洗消毒工序、14種定製洗護分類、11種立體熨燙方式及5重深層消毒工序。

為了更直觀地展現“黑科技”,衣二三率先在華東智能倉引進了RFID技術。該技術不僅可自動識別衣物,讓每件衣物“有身份”,還可根據衣物的材質進行自動分揀、分類,並持續追蹤衣物從洗護、上架再到打包寄出的全過程,讓租賃衣物在“共享”之路上“有跡可循”。

後記

今年年中,阿里巴巴旗下的閒置交易平臺閒魚正式上線租賃業務。此次阿里繼續領投的新一輪戰略投資,可以看作是阿里對以閒魚為代表的閒置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深度佈局。

劉夢媛介紹道,本輪融資後,衣二三將進一步切入更多消費場景,除了此前已合作的信用場景、支付場景外,還將增加社區場景、交易場景等。除此之外,衣二三還將繼續升級平臺前端搭配推薦算法,並持續自建倉洗配智能一體化運營中心的全國佈局升級。

“未來,我們將與阿里進行全平臺戰略協同,目前衣二三已經入駐閒魚,建立閒魚優品店。除了向用戶提供服裝租賃服務之外,我們也將售賣二手服飾。”劉夢媛透露。

阿里巴巴持續入局衣二三,是否可以表現為其對以衣二三為主的會員制體驗電商有更多的關注,或是對未來新電商形態的又一佈局,或許值得認真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