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LG化學大尺寸偏光片落戶廣州

1月17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株式會社LG化學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後者擬投資約3億美元,在廣州科學城建設大型製造工廠,生產大尺寸偏光片及封裝材料等產品,預計2019年建成投產,達產產值約20億元。這是廣州首個大型偏光片生產項目,將助力廣州打造“世界級平板顯示基地”,並輻射帶動華南地區平板顯示產業。

LG化學大尺寸偏光片落戶廣州

LG化學是韓國LG集團的核心組成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尺寸偏光片企業。

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LG化學社長、LG化學信息電子素材事業部本部長鄭哲東,LG化學光學素材事業常務部長潘志赫等出席簽約活動。

填補廣州大型偏光片企業空白

偏光片(Polarizer)全稱為偏振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液晶顯示模組中有兩張偏光片分別貼在玻璃基板兩側,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三大關鍵原材料之一,約佔面板成本的10%左右,而且面板越大,偏光片所佔成本比例就越高。數據顯示,隨著國內大規模、高密集建設的面板新產線陸續開建,預計到2019年,國內面板廠對TFT-LCD偏光片的需求約1.85億平方米,OLED偏光片需求約958萬平方米。據悉,65寸以上面板將成為來未來3年面板行業的市場主流,大尺寸偏光片成長空間巨大。

為應對終端市場地快速變化,滿足不斷成長的中國市場的需求,LG化學通過實施徹底的本地化策略,以差別化產品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在生產方面,目前國內企業僅能建設1490mm寬幅偏光片生產線,而LG化學建立了目前全世界最寬幅的2300mm偏光片生產線,通過建立國內自主研發的技術組織,加強與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並強化了針對本地客戶的供應能力,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本地化供應商。在成本方面,LG化學的2300mm超寬生產線可以非常有效率地生產大尺寸電視面板,極大的確保了價格的競爭力,同時,通過開發差別化PET等多種新材料的應用,結合本地化的原材料供應體系,價格優勢進一步凸顯。

珠三角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點地區,但長期以來“缺芯少屏”。近年來,國內外平板顯示龍頭企業紛紛設立大型生產基地,上游企業及終端應用端企業相繼跟進, “少屏”之痛已有所緩解。

LG化學本次在華南地區佈局首個偏光片項目,選址臨近創維等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重點平板顯示企業,充分貼近終端市場,不僅可以近距離服務本地客戶,還填補了廣州在大型偏光片生產製造項目的空白,為珠三角的平板顯示產業安上重要一環。

平板顯示全產業鏈再添一龍頭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的製造業大區,也是廣州IAB主導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佔全市80%。

平板顯示產業是該區新一代信息產業的核心分支。目前,該區已聚集了一大批上游的設備、原材料和零組件企業,中游的面板製造與模組企業,下游的整機企業,平板顯示產業鏈齊備完整,協同發展,經過十年建設,已成為國內技術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產出效益最高的液晶面板基地之一。

在上游配套企業方面,2017年以來,該區引進粵芯12英寸芯片製造項目、芯恩協同式芯片製造項目等50餘家集成電路企業,為平板顯示產業提供高端芯片等產品;近年引進日本電氣銷子等20餘家企業,提供背光板、SMT及注塑配件等平板顯示產業配套產品。此次LG化學投資建設大型偏光片項目,將成為該區平板顯示產業的又一龍頭企業。

在中游的平板顯示製造方面,目前,該區內已建成了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的平板顯示生產基地,園區年產值千億,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平板顯示生產基地。

在下游的整機及應用端方面,該區已有創維、視源等年產值達百億的平板顯示終端企業。2018年1月8日,該區與創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投資框架協議,創維集團將投資約70億元,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實現4K智能電視等智能家電年產量3000萬臺的大跨步發展。

至此,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構建了從高端材料、高端面板到智能終端的全產業鏈、價值鏈閉環,形成了全新的產業生態。

創新招商模式吸引跨國巨頭

據介紹,LG化學在基礎材料、信息電子材料、生命科學(製藥)、新能源等領域均世界領先,年銷售額達20.7兆韓元(約181億美元)。早在2002年,LG化學便在廣州開發區投資設立LG化學(廣州)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生產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產品。這次LG化學再次選擇在該區投資,充分體現了企業對該區投資環境的高度認可。

2017年以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集人才、技術、產業、市場、資本於一體,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開展集成式招商。本次LG化學偏光片項目的引進,便是又一次招商4.0模式的實踐。

為了配合企業建設進度,該區由國企代建LG化學偏光片的生產廠房。有國企合作,相當於給企業吃了顆‘定心丸’,增加了政府方招商談判的籌碼。而項目帶來的較高投資回報率,對國企而言亦是雙贏。此外,國企投資在前方投石問路,此後項目再進行社會融資難度大大降低。“政府以金融槓桿的方式,通過組建合資項目的形式促進項目落地,相當進行了整體的項目策劃。”廣州開發區招商部門負責人介紹。

該項目簽約的當天上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剛剛對外發布了“IAB”專項政策,其中包括針對區內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新投資項目,在固定資產投資、產品採購、公共平臺建設等予以扶持。這是繼2017年該區推出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總部經濟四個“黃金十條”,並出臺知識產權、人才政策,形成“金鑲玉”政策體系後又一重磅舉措。

在項目審批方面,該區在全省設立首個行政審批局,經過多輪審批改革,企業投資項目從立項到動工的審批時間,從原來110個工作日縮短至30個工作日;在全省率先推行政策兌現一門式服務,34個工作日內完成政策兌現;在項目籌建方面,推行1個月審批、3個月交地、6個月動工的全流程幫辦制度,實現項目平均投產時間提前3個月以上。多次刷新的“黃埔速度”最終贏得企業芳心,有效促進項目迅速投產,搶佔市場先機。

記者瞭解到,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區新批外資項目117個,增長27.2%;實際利用外資22.21億美元,增長1.4%,實際利用外資總量位列全市第一,約佔全市實際使用外資量的35%。註冊內資企業23899個,同比增長64.65%;內資企業註冊資金985億元,同比增長126.75%。其中,新引進世界500強(外資)投資項目7個,中央大型企業投資項目8個,民營企業500強投資項目超過2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達產產值或營收達百億項目15個。

LG化學大尺寸偏光片落戶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