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海爾金控“產業投行”戰略升級:“萬鏈”賦能實業社群

海爾金控“產業投行”戰略升級:“萬鏈”賦能實業社群

金融的強監管正在遏制傳統的產融結合模式,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則成為金融業理論研究最重要的課題。

與傳統產融結合模式不同,海爾金控所特有的“產業投行”正加速向平臺化發展模式嬗變。

這亦為上述理論研究提供了絕佳的分析樣本。

如今,海爾金控正加速構建“萬鏈”模式,即以海爾及物聯網金融的外延觸角為依託,在金融科技、信用管理、產業價值、家庭消費等不同領域鏈接重要相關方資源,勾勒開放式的發展平臺,以實現生態參與者的共創、共享和共贏。

物聯網時代的生態金融探索

針對上述不同領域,在立足物聯網金融的基礎上,海爾金控通過產業投行模式逐步探索出平臺生態、場景生態、圈網生態、鏈式生態四類生態金融模式。

海尔金控“产业投行”战略升级:“万链”赋能实业社群

依託模式複製,產業投行再升級

對於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海爾金控而言,其產業投行的主要邏輯是通過產業生態圈的勾勒,讓合作方、參與方能夠彼此互聯,彼此賦能,從而實現共贏增值。

回顧產業投行的升級過程,“鏈接”的價值得到不斷體現,其應用領域也從創新金融摸索期進入了跨行業、模式複製的實踐期

例如,5月17日,旨在打造千億級生物科技產業集群的海爾·城陽生物細胞谷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青島市城陽區。一方面,通過鏈接產學研資源,海爾細胞存儲中心將打造全球首個細胞大數據共享平臺;另一方面,海爾金控康養板塊亦將賦能這一業務。

無獨有偶,海爾金控也將其“萬鏈”模式複製在“住”的領域。

2018年,海爾金控牽手上海地產,佈局上海租賃市場。耐人尋味的是,作為一項傳統的房屋租賃業務,從海爾金控介入起,物聯網智慧生活的全套服務便已開始。

從“萬鏈”模式似乎更好勾勒這一業務的遠景:一方面,作為傳統的家電龍頭,海爾本身是智慧家居領域翹楚;另一方面,隨著海爾金控體系鏈接越來越多的資源,共創、共享體系將伴隨著房屋租賃業務更多元的展開。

此外,租房用戶的介入,無疑又為海爾金控社群化架構提供更為多元的用戶群體。

賦能與共創

一位投行人士認為,“萬鏈”模式對於海爾金控而言至少具有兩重商業價值

“一方面,在鏈接資源的各個環節能夠獲取金融業務機會,降低獲客成本,對產業生態鏈條的把控也能夠降低行業信息不對稱,提升風控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海爾金控也對鏈條中的核心企業進行投資,其生態鏈中諸多資源的‘鏈接’和‘重組’將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

“通過生態賦能模式不僅僅是為被服務產業提供金融服務,更是提供包括戰略諮詢、產業管理、風控、技術等在內的全生命週期服務,助力目標產業轉型升級。”上述投行人士稱。

基於“萬鏈”模式,海爾金控通過資源鏈接勾勒的產業生態鏈條,對一些已投企業帶來了價值增值。同樣,“萬鏈”模式帶來的還有生態圈參與方的共創共享。

例如基於康養、美食的產品,能夠輻射到上游諸多產業環節,同樣也能夠貼近終端用戶的生活需求,並延展出更多金融服務,這是一個“一生二、生三、生萬物”的邏輯。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爾金控的“萬鏈”模式是一種更加長遠的發展思路,其緩釋了產業要素的信息不對稱,以資源鏈接的方式實現了對生態鏈參與方的賦能和價值提升。

以生態視角去審視金融創新,通過生態價值創造賦予實體經濟更多發展契機,在與生態攸關方比肩共創的進階中,與各方共同分享價值收益,這是“萬鏈”模式推進生態實踐的恆定主題,創新之路長遠,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價值僅僅開啟了冰山一角。

海尔金控“产业投行”战略升级:“万链”赋能实业社群

(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