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本期“聚焦中國與非洲”專欄,小百通為你推薦貝寧高等視聽通訊委員會秘書長賽杜·瑪瑪·阿格的專訪,一起看看他所理解的中國和中非合作。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一些西方國家說中國是新殖民者,是因為他們將中國視為崛起的大國和強大的民族,是出於對中國的恐懼。然而這是錯誤的。中國並沒有帶子彈進入非洲。

小百通:說到中國,您對什麼最感興趣?

賽杜·瑪瑪·阿格:中國是個美麗的國度,人民偉大而友善。中國的信息交流技術給當今世界帶來了巨大便利。起初在非洲,買一部手機要花很多錢。如今,中國工業大幅降低了手機價格,即使是最貧窮的人也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交流和獲取信息。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 圖說:非洲人最喜歡的手機之一,是來自中國深圳的一家手機廠商——傳音。10年間,傳音手機在非洲的年銷售量從不到100萬臺增至近8000萬臺,榮登國產手機海外銷量榜首,旗下社交聊天軟件註冊用戶過億。

小百通:在您看來,貝寧人民對中國文化的接受程度如何?

賽杜:中國是個大國,擁有不同的民族和豐富多樣的文化;貝寧是個小國,我們的文化雖然多樣但卻比不上中國的百花齊放。不過,民族沒有大小之分,文化的交流促進相互理解,推動我們共創歷史。正因為中國和中國的對外開放,我得以瞭解中國的雜技、舞蹈、寺廟,我們的文化因為交流得以交融在一起。

小百通:您認為中非的共同點在哪裡?

賽杜:愛、團結、分享都是我們的共同點,我們共享同樣的陽光。可能城市的建築不一樣,但是人、生活、愛、團結互助都是一樣的。中非還有一個共同點在於發展,我們可以分享中國經驗,也需要中國的經驗來帶動非洲國家和人民的發展。

中國在前,非洲隨後。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小百通:我們如何能從這些共同點中受益呢?

賽杜:這得通過人的交往和合作來實現。現在的世界是個地球村,沒有國家會被忽略遺忘。我們需要友好相處,互相溝通,共同生活。因為共識,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得以締造傳奇,得以一起謀求和平,一起追求幸福和發展。

小百通:對於一些西方媒體評論說中國在殖民影響非洲,您怎麼看?

賽杜:中國的數字化科技正在改變非洲,非洲人能接觸到移動設備都是因為中國。非洲正在改變,這種情況非常好。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改變,必須合作。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 圖說:2015年11月26日,中國前駐貝寧大使刁鳴生(右一)在科托努與貝寧前總統亞伊(中)共同主持貝寧國家寬帶項目奠基暨電信4G業務啟動儀式。

歷史上,許多非洲國家都被殖民過,那時我們獲得的第一手信息都來自於西方殖民國家,但是獲得的有關非殖民地國家的信息大都是負面和片面的,甚至是用來欺騙和誤導受眾的。然而中國傳遞出來的信息是自由的,中國也不會強迫其他國家與之合作。

一些西方國家說中國是新殖民者,是因為他們將中國視為崛起的大國和強大的民族,是出於對中國的恐懼。然而這是錯誤的。中國並沒有帶子彈進入非洲,而是通過正式的外交途徑進入非洲。中國人公開表達出自己的訴求,而非洲人也告知中國人他們的訴求。

中國絕不是殖民者,如果是的話,那麼他就會在非洲各地殖民,分裂非洲人民,但是事實上中國並沒有這麼做。非洲到處都有中國人,非洲國家甚至都會主動邀請中國人。

我們並沒有邀請其他國家,但他們還是不請自來,撕裂了我們的文化,摧毀了我們的價值觀。曾經的殖民者們只選擇一部分人來進行教育,但中國人並沒有這麼做。中國人來非洲並沒有簽證的問題,也沒有難民問題,他們都是合法來到了我們國家。

因此這是錯誤的觀點,我們需要明白這種信息的欺騙性。中國人更需要明白這點,並且不要害怕,該害怕的是他們。一位法國人曾說過:當中國這隻沉睡的獅子醒了,世界都要為之顫抖。現在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但是世界並沒有發生動盪。因為中國的出現,世界能保持和平安定。中國也是我的國家對抗邪惡的保護傘。

小百通:您希望中國和貝寧在哪方面加強交流呢?

賽杜:我希望中貝雙方能在教育和培訓方面加強交流,中非國家和中非人民能加強文化知識方面的相互往來。中國比非洲更發達,我們希望在技術、文化和教育培訓等各個方面掌握中國的先進經驗。

中國在殖民非洲?貝寧官員:中國並沒有帶著子彈來

出品 / 中國外文局融媒體中心

採訪 / 鍾磊、程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