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小夥被拐20年後離開養父母踏上尋親路,養母痛哭


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總有一些人為了金錢,不惜喪盡天良拐賣孩子,他們的貪婪讓被拐孩子和失去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絕,不惜傾盡家產走上尋親路。圖上的男子名叫高偉濤,現年30歲,他在四五歲時被拐賣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20多年過去了,不知親生父母在哪兒。為了尋親,高偉濤和養父母鬧翻了,高偉濤從2011年逃離養父母以後,一直沒有再回來過這個他曾經生活了二十年的“家”。

除了跟養父母正式告別之外,拿到身份證是高偉濤回養父母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年在外面漂泊找家,沒有身份證,很難找到工作,每次買車票也要想各種“辦法”。回到北京後,高偉濤看著這張一直被養父收著的身份證,百感交集。他說上面的出生日期,肯定不是自己真正的生日,今年自己多少歲,恐怕只有找到親生父母才能知道了。但是拿到了身份證,以後找家還是會方便很多。

兩年後,他鼓起勇氣回到了這裡,為的是跟養父母正式告別。高偉濤回到養父家,進屋後就跪在他養父跟前,感謝他這些年的養育之恩。


與養母的態度有所不同,養父除了傷心,更多的是氣憤。“就是養只狗都會有感情,養了你20年,給你建房子討老婆,你就這樣不聲不響離開了”,養父把高偉濤的照片、與家人的合影全部都扔掉了,只留下一個個空相框。以前每一次高偉濤試圖離開,都被養父抓回來,但這次,養父只是不斷的催促他趕緊離開,再也不要回來了。

雖然高偉濤一直渴望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但是在養父母家生活了二十多年,高偉濤也有難以割捨的情感。他說在養父母家裡,從小對他最好的就是爺爺。這裡曾是他的“避風港”,養父責打他時,他常常跑到這裡躲避。爺爺看到他很高興,高興之餘埋怨他說:“你這兩年多的時間都幹嘛去了?為什麼也不回來看看爺爺。”聽到這話,高偉濤心裡十分難過。告別的時候,高偉濤對爺爺說,等自己找到了家,生活穩定了,一定會孝順爺爺。

養父母曾經通過各種渠道打聽他的下落,但高偉濤一直不願回去。離開的時候,一直沒說話的養母突然緊緊抱住了高偉濤,叮囑他一個人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認真找份工作。


高偉濤被養父呵斥出家門後,養母追了出來,悲傷的蹲在地上哭泣。她已經兩年沒有見到這個“兒子”了,短短几小時的見面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她才能再見到高偉濤。

對於“家”的唯一線索,只是高偉濤模糊的記憶,以及時刻留在身上的一張學校合影,這是他到養父母家後拍的最早的一張照片。

據高偉濤回憶,他是在四五歲時被拐賣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的。四五歲的孩子雖然有一定記憶,但是並不連貫,對於當時的情況,高偉濤腦海裡只是一些並不清晰的片斷。根據這些片斷,他只能描繪出親生父母家的一些情況:“在我記憶中,家裡大概有4口人,具體都是什麼人記不清楚了。家裡的門框好像是n形狀的,家的附近大概是大隊部,門前有兩頭大石獅子,我經常和幾個小夥伴在附近玩耍。”


高偉濤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個不大的拉桿箱和一個揹包,裡面裝的大多是衣服,還有一個吹風機以及幾本關於拐賣兒童的宣傳冊。“我走到哪裡,家就帶到哪裡”,高偉濤偶爾這樣自嘲。站在自動售賣機前,高偉濤原本打算買瓶水,但看了看價格,他又走開了。

高偉濤最開心的事,莫過於跟自己有一樣遭遇的尋家孩子們聚在一起。楊海軍算是這個群體裡的“前輩”了,跟高偉濤一樣逃離養父母家後,楊海軍各處尋找自己的父母,至今已30多年。同樣的舉目無親,讓兩人息息相通,經常在電話、網絡上聊著關於“家”的種種猜想。幾杯酒下肚,楊海軍鼓勵高偉濤,一定要找下去,說不定某一天,就找到家了。

2014年,高偉濤來到了杭州一家地下車庫工作,這份工作也是尋家孩子介紹高偉濤去的,雖然待遇不高,但管吃管住。高偉濤計劃著,等攢下一些錢,就請假出去找家。沒有找到之前,自己不會真正安定下來。


高偉濤非常認真的換上了執勤的衣服,對於單位的規定,他總是一絲不苟的執行。

幾年來,高偉濤一邊打工,一邊找家。只要稍微攢下一些錢,高偉濤就會去參加各種尋親活動。他站在臺上詳細訴說自己的成長經歷,展示每一處細微的身體特徵。盼望著某一天,親生父母能夠從人群中走出來,緊緊抱著他。

除了不斷參加各種尋親活動外,高偉濤也不斷尋找著其他散播自己信息的渠道。李月領是北京的一個畫家,他的系列作品《孩子》以失蹤兒童為主題,在各地巡展。高偉濤聽說後特意找到李月領,希望他能幫助自己。鏡頭前,當被問到對家的記憶時,高偉濤想了半天,卻什麼也說不出。


高文濤在火車上遇到了同樣是找親人的蔣文俊。跟高偉濤不同,她在尋找自己丟失的孩子。夜班車上,高偉濤和蔣文俊前後坐著準備返回“尋子之家”,兩人不時小聲聊幾句。這些年來,高偉濤認識了不少如同蔣文俊一樣的尋子家長,他們約著一起參加各種活動。雖然沒有血緣上的聯繫,但特殊的遭遇讓尋家孩子和尋子家長的關係宛如親人。

對家的渴望,高偉濤說沒有這樣的遭遇,旁人永遠無法體會。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高偉濤說自己經常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哪裡才是自己的家。高偉濤還表示,丟失孩子的家長在沒有核實好所有信息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不要見面,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