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變“輸血”為“造血” 河南原陽產業扶貧讓群眾底氣足

變“輸血”為“造血” 河南原陽產業扶貧讓群眾底氣足

圖為一名村民在葡萄園剪枝。 馬嘯 攝

中新網新鄉8月14日電(記者 趙暉 通訊員 卞瑞峰 馬嘯)河南省原陽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灘區大縣。該縣重點扶貧村有111個,其中89個村位於黃河灘區。為了徹底拔掉“窮根”,摘掉“窮帽”,近年來,原陽縣圍繞產業謀扶貧,帶領貧困戶走出了一條變“輸血”為“造血”的產業扶貧路。

通過著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支持工程、“百企萬戶”扶貧工程、智慧電商扶貧工程、光伏扶貧工程、集體產業項目、到戶增收項目等產業扶貧模式,截至目前,原陽縣共發展帶貧主體308個,帶動貧困戶疊加總數達20384戶,產業覆蓋疊加率為262%,產業扶貧戶均收益5800元以上。

如今,一個個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的扶貧產業,讓這裡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嚐到了甜頭,原陽縣的貧困戶,正滿懷信心闊步走在脫貧致富的“快車道”上。

变“输血”为“造血” 河南原阳产业扶贫让群众底气足

圖為傢俱產業園工人在車間工作。 張寶林 攝

借力企業,“百企萬戶”覆蓋廣

“目前我們安排的公益性崗位有303個,涉及人數1149人,已累計發放公益性崗位工資548100元。”8月13日,記者一行在原陽縣走訪時,河南中瀛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志華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百企萬戶”產業扶貧“成績單”。

像中灜這樣的帶貧企業,在原陽還有很多。原陽縣產業集聚區現有生產企業183家,以智能家居、食品加工、裝配式建築三大主導產業為引領,帶動全縣產業鏈條深度發展。在脫貧攻堅戰中,原陽縣積極推進“百企萬戶”產業扶貧工程,支持有帶動脫貧能力的企業直接到鄉、村設立精準扶貧就業點,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安置貧困群眾就業和提供公益性崗位的愛心幫扶作用。

當地的傢俱產業園、中央廚房產業園等,安置大批有勞動能力貧困群眾就業,或提供“公益性”崗位,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王美燕是原陽縣陽和街道辦事處任莊村的貧困戶,在中瀛包裝公司已經工作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家到公司騎電動車不到二十分鐘,中午還可以在食堂吃飯,現在每個月我能拿到將近兩千塊錢。”王美燕高興地告訴記者。

目前,原陽縣通過“百企萬戶”扶貧項目已安置貧困戶就業、設置公益性崗位4878戶,帶動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3600元,保障貧困人口增收渠道,增強貧困戶致富信心。同時對50餘家企業進行了獎補,發放獎補資金近1200萬元。

找準特色,因地制宜立項目

產業扶貧,因地制宜才能精準有效。對於原陽這樣一個省級貧困縣來說,脫貧攻堅時間很緊、任務很重,但是卻不能急於求成、急功近利,不能“一包了之”“一兜了之”,更不能只注重短期效益、搞“一錘子買賣”。必須因時因地制宜,確保產業扶貧項目行之有效,給貧困戶帶去真正的“福利”。

近日,地處黃河北岸、韓董莊鄉萬畝槐林南側的原陽縣東天葡萄莊園,千餘畝“夏黑”和“陽光玫瑰”等名優葡萄成熟,幾百名遊客前來葡萄園進行採摘。

“去年採摘的第一天,我和家人就來過這裡,這裡離鄭州很近,這個莊園的葡萄特甜,價格也不貴,所以今年我和家人們又過來了。”家住鄭州市管城區的王女士說。

據瞭解,原陽縣東天葡萄莊園依託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持,指導修建了原陽生態葡萄種植示範園,並從國外引進了適合莊園種植的優質葡萄品種。

原陽縣以萬畝槐林、現代農業基地等為依託,發展以“迴歸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為主旨的生態、文化休閒旅遊,以體驗創新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做好“沿黃生態帶”、“田園風光區”和“影視基地觀光農業”,加速推進旅遊產業健康發展,實施休閒、度假、旅遊、養老綜合體項目,提高旅遊業帶動周邊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靳堂鄉奶奶廟、官廠鄉小莊村、太平鎮水牛趙村、陡門鄉大北村等生態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建成後,將覆蓋1073戶4143名群眾受益。

除了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原陽縣利用好本地區良好的光照條件,大力發展光伏扶貧。通過整合扶貧資金8522萬多元,公開招標實施了光伏扶貧項目12兆瓦,目前4兆瓦光伏板已鋪設完畢,年發電量400萬千瓦時,帶動貧困戶1542戶,保障20年內每戶貧困戶年收益在2000元以上。

深耕農業,迴歸本源促增收

原陽縣靳堂鄉奶奶廟村的蘋果遠近聞名、韓董莊鎮東天合作社的葡萄又大又甜、官廠鄉富源奶業的牛奶賺足了鈔票……沒有出灘公路,種地全靠“天幫忙”,過去全縣最窮最落後的黃河灘區,如今瓜果飄香、牛羊成群,一片富足祥和。

“黃河及黃河灘區有著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利用灘區獨特優勢,發展高效農業、綠色養殖等推動灘區脫貧致富,大有可為。”原陽縣委書記郭力銘介紹道。深耕農業,發展農業產業扶貧,作為農業大縣的原陽,這是一條高效有效的產業扶貧出路。

重點擴大林果、葡萄、食用菌、花卉苗木等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進一步調整調優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該縣著力推進陡門鄉大王莊葡萄種植、雪梨基地和葛埠口鄉尹圪壋村特色果品產業園、齊街趙勝莊雙孢菇種植、太平鎮磨張村食用菌大棚等項目建設進度,形成規模,促進帶貧。

突出特色畜牧養殖業,全力帶動豬牛羊養殖,促進雞鴨鵝養殖大發展。原陽縣重點扶持河南雨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太平牧業、原陽雨潤蛋鴨養殖合作社等養殖龍頭企業,發展肉羊、生豬、蛋鴨、種鵝等產業,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致富增收,提升全縣特色養殖業帶貧水平。目前,雨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縣誠信農投公司合作的“黃河灘羊”養殖基地建設項目正在推進,每年繳納合作經營240萬元,可帶動7000名貧困人口,年均增收300元。

此外,原陽縣還以陡門、官廠、靳堂、大賓、蔣莊、路寨6個鄉623畝聯動蔬菜大棚等基地為依託,形成扶貧收益,年內增加收入300多萬元,扣除土地租金外,全部用於帶貧,可帶動貧困戶7300餘人,人均年收益300元。並加快完善蔬菜冷鏈物流網絡,大力開發速凍蔬菜、鮮切蔬菜、脫水蔬菜等精深加工產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