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說起英國二戰以後轟炸機,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3V轟炸機(火神、勝利、勇士),其中火神轟炸機幾乎是英國現代轟炸機的代名詞,是英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個是戰略核潛艇),並且“火神”還參加過“馬島戰爭”,雖然戰果不佳,但顯示出來戰略轟炸機的威力!我個人覺得“火神”是美製B–2A未問世以前,“最科幻”的轟炸機!超大的三角翼設計能產生很大的升力和彌補發動機功率的不足,飛行起來更加省油。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但是,“火神”

​畢竟是中程戰略轟炸機,一般戰爭用不著它 所以它參戰次數極少,而圖片上的“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則是英國二戰以後轟炸機制造的另一“巔峰之作”!甚至堪比二戰期間的“蚊式”轟炸機!其1951年服役開始參加過:印巴戰爭、非洲東部、中部多次戰爭、改進型美製B–57型參加過越南戰爭、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它還被阿根廷空軍購買過,“馬島戰爭”中曾經50多次襲擊英軍!

“堪培拉”輕型轟炸機一共生產了1352架,可能是西方真正意義上的轟炸機中生產的最多的機型。這其中925架在英國製造,在皇家空軍裡服役773架, 剩下的出口“亞非南美歐”到很多國家(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就有一架津巴布韋空軍贈送的“堪培拉”)、澳大利亞空軍許可證生產了48架、美國許可證生產了403架(編號B–57),連美國空軍都使用,證明它的優越性能!堪培拉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820㎞/小時,屬於亞音速飛行、最大航程2500㎞、最大載彈量4500㎏,除了可以使用各種航空彈藥以外還能攜帶一枚當量20萬噸的“核航彈”,在“冷戰初期”防空系統不完善的條件下,“堪培拉轟炸機”可以用低空突防的方式去“核襲擊”蘇聯的歐洲部分。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越南戰爭期間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以前,“堪培拉”​​​還部署在了香港,上面兩張照片就是80年代初期“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談判”階段,部署在香港“啟德機場”的“堪培拉轟炸機”,至於它為何部署在香港不言而喻!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堪培拉轟炸機”

​到了美國以後就“更牛了”!美國引進它的時候,是因為美軍當時沒有一種輕型的前線轟炸機,總不能讓B–36這樣的巨型轟炸機執行“前線轟炸”任務吧?況且軍用飛機已經全面進入噴氣機時代,在1950年代當時的軍用飛機設計思想是“一機多型”,就是一種飛機有多種型號,轟炸機、戰鬥機、攻擊機…之間“條塊分割”,根本沒有考慮通用性。所以,美軍選來選去看上了“堪培拉”,然後交由“格倫·馬丁”公司授權制造,格倫·馬丁後來與洛克希德合併,現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那個“馬丁”就是格倫·馬丁。

美國引進“堪培拉”後進行了適當的改造,並且編號為B–57型輕型轟炸機,B–57在美國有很多改進型號,從一般性質的轟炸機、電子偵察機、高空戰略照相拍攝偵察機、核實驗塵埃收集機……等十多個型號。其中B–57轟炸機參加過越南戰爭,據說出勤率非常高,上面的照片就是越南戰爭期間B–57正在投擲500磅航彈。
一代名機“堪培拉”式輕型轟炸機正在高空觀察“比基尼島”核試的RB–57D。

B–57有一個最牛的改進型號,就是赫赫有名RB–57D型高空戰略偵察機,它是U2“龍夫人”
​高空偵察機未服役以前美軍最先進的“戰略偵察機”,多次進入蘇聯、東歐和中國大陸進行偵察活動,竊取了不少軍事機密……由於RB–57D進行加大機翼這樣的改造,升力提升使其飛行高度達到了20000米,並且機上帶有4部高性能的航空相機,在18500米的高度可以拍攝4000㎞長、寬幅70㎞的地景照片,而且這飛機可以飛行6–8小時……是一個非常難以發現和擊落的對手!但是隨著地空導彈的出現,在1959年10月7日這一天 ,“蔣軍”的一架RB–57D竄犯大陸,在距離北京不遠的通州縣被我軍地空導彈2營擊落!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戰例!

總之,“堪培拉”輕型轟炸機,是二戰以後英國設計的最成功的軍用飛機之一,性能優越、價格便宜、服役國家多、產量大,並且經久耐用,在英國軍隊裡一直服役到2005年才全部退役,但仍然有100多架被精心封存。作為一型輕型轟炸機它服役這樣久,很多國家都使用過它,確實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