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存茶也要分時期

三個時期

要注意的點都是不同的

有了這篇文章

還怕存不好白茶麼?

文 | 小白

01

好白茶需要的三個要求,原料和工藝前面兩篇文章都說了。

今天就來說一說最後的一個:存儲。

白茶的存儲是成為老白茶的最後一關,不論前面的兩點做的多好,最後一關沒過,一切照樣清零。

頗有些“得之則生,失之則死”的意味。

白茶的儲存,建議一次性將所有前期準備做好,不要反覆。

即將白茶密封好,等到飲用的時候再開箱,中途不要反覆的打開箱子。

開箱即洩露茶氣,對白茶的轉化毫無益處,反而有所折損。

白茶的存儲其實分為三個時期:1、儲存前期;2、存儲時;3、還有開箱後的儲存。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02

儲存前期

在儲存之前咱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樣的白茶值得存儲。

白茶轉化為老白茶的過程,其實就是白茶內物質的一場漫長的轉化。

既然是轉化,那麼一定要有前期的物質基礎。

所以存老茶一定是要選擇內質豐富的高山白茶,平地白茶本身的內質含量並不多。

陳化能好的物質轉化為更好的,卻沒有將劣質變為優質的能力,轉化又不是魔法。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03

除了選擇好的原料之外,白茶在儲存之前一定要檢查一下含水量。

沒有專業的檢測設備,自個兒也能夠檢測。

前段時間專門寫了一篇關於鑑別白茶當中含水量的文章,缺課的茶友自己去補補課哈。

如果白茶原本的含水量不過關,沒有達到新國標當中8.5%的標準。

在儲存的過程中,白茶當中多餘的水分會使白茶過度發酵,嚴重的話甚至會變質,發黴等等。

很多茶友開箱之後發現自己的白茶有酸酸的味道。

會說是梅子味兒啊,李幹味啊。其實都是白茶發酵的味道,在存儲當中是不應該出現的。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04

存儲時

在存儲的時候推薦茶農自家存茶的“三層包裝法”

按照一層鋁袋、一層塑料袋、一個牛皮紙箱將白茶層層包裹起來。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擠出塑料袋和鋁袋當中多餘的空氣,注意!並不是真空!

裝好之後還要用膠帶將紙箱的縫隙給封死。

防止茶氣洩露,也防止潮溼的空氣進入箱子。

白茶封箱之後不能就置之不理了,還要將白茶放在一個適宜的環境自然轉化。

白茶是比較珍貴的茶,儲存環境要遵循常溫、乾燥、避光、無異味這四大條件。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05

開箱後的封存

白茶開箱其實就是為了日常的沖泡。

但其實每次沖泡都開箱一次對白茶滋味的保持是非常不利的。

這時候就可以將自己兩個月需要喝的白茶的量估計一下,放在“白茶中轉站”當中。

“白茶中轉站”就是暫時存白茶的容器。

剩下的白茶就繼續封箱儲存,到時候的老白茶的滋味又會不一樣了。

在白茶中轉站當中的茶葉啊,依然需要及時的封口。

將茶葉取出之後,順手就將茶葉罐的口子封上,依然是要將多餘的空氣盡量排出。

另外白茶中轉站要選擇不透光也不透氣的材質,像是鐵罐或者密封袋都行。

如果是鐵罐的話,裡層還需要套上一層塑料袋,每次取用後用密封夾封口。

白茶儲存有三個重要時期,少了一個都不行!

06

有時候茶友們會覺得喝茶好麻煩啊,就連存個茶還分三個階段。

可是白茶養生啊,喝了之後對身體的好處可多了。

在城市裡面看病多麻煩啊,排半天都不一定能排的上號。

那小診所不用排隊,但是生病受苦啊。

而且養成習慣之後也沒什麼麻煩的,就吃飯喝茶,自然而然的事兒嘛。

年紀大了之後就越來越明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為啥小白今天忽生感慨?

從前不論怎麼熬夜都不會有黑眼圈的,但是現在......熊貓眼特別大!!

小夥伴就說是年紀大了,身體代謝沒有以前好。

真是一把辛酸淚......不說了,抱緊白茶開始養生吧。

↓↓↓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552928678&wfr=wx_profile&spider_token=93c8&spider=seller.zx-shopdetail.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