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泰國遊船事故引發跨國維權難題 組團社、在線平臺誰擔責?

泰國遊船事故引發跨國維權難題 組團社、在線平臺誰擔責?

7月5日傍晚,泰國普吉島因特大暴風雨發生遊船傾覆事故,截至7月12日,有47名中國遊客遇難。

這一事故引起消費者對出境旅遊安全問題的關注,善後賠償因其屬於境外旅遊,存在跨境維權的種種困難。有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使泰國官方和旅行社進行了賠償,消費者仍可視具體情況在國內向組團社要求賠償。

泰国游船事故引发跨国维权难题 组团社、在线平台谁担责?

7月5日,在泰國普吉府普吉島,急救人員救治獲救遊客。新華社 圖

事件回放▼

事故發生後多家平臺自查

7月5日,泰國普吉島發生重大船難,滿載中國遊客的“艾莎公主”號和“鳳凰”號遊船因遇到大暴風雨造成傾覆,上百人落水。其中“艾莎公主”號上的遊客全部獲救,而“鳳凰”號上的落水遊客經過多日緊急搜救,截至7月12日,已證實共有47名中國遊客遇難。

泰国游船事故引发跨国维权难题 组团社、在线平台谁担责?

據媒體報道,此次參與旅遊的中國遊客並非參與所謂的“零元團”,絕大多數都是通過OTA(在線旅遊平臺)預訂自由行產品的遊客。根據流程,客人付費給平臺,平臺聯繫普吉島當地票務公司或者旅行社,以居間業務為兩方牽線。OTA平臺“懶貓旅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媒體記者,“懶貓旅行”和泰國當地股東合資設立了地接社,“艾莎公主”號是該地接社包下的遊船,而“鳳凰”號相關旅遊產品則是“懶貓旅行”直接採購的產品放在自己的平臺上進行銷售。

7月7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有關涉水活動和自助遊的風險提示以及緊急排查通知,國內各大在線旅遊平臺已展開境外自助遊產品自查。

泰国游船事故引发跨国维权难题 组团社、在线平台谁担责?

觀點1

組團社與在線平臺不能免責

泰国游船事故引发跨国维权难题 组团社、在线平台谁担责?

普吉島船難事件發生後,對於事故的追責仍在進行中,泰國警方已對事故相關責任人進行起訴和逮捕。除了泰國的地接社需要承擔責任外,國內的組團社以及銷售該旅遊產品的OTA平臺如何承擔責任,還存在一定爭議。

泰国游船事故引发跨国维权难题 组团社、在线平台谁担责?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教授蘇號朋告訴記者,首先要確定OTA平臺是否具有旅行社的營業資質,有沒有組織境外旅遊的業務許可。

  • 如果具有相應的資質和許可,那麼在其法律性質和法律責任承擔上,和普通旅行社沒有什麼區別。其和消費者簽訂的是包價旅遊合同,如果出現糾紛,可以按照《旅遊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 但如果OTA平臺沒有旅行社的資質和相關業務許可,那麼它和消費者就並不產生旅遊合同的法律關係,其所建立的是一個委託合同關係,按照《合同法》中對委託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如《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第一款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認為,OTA平臺的產品往往採取自營或者給代理商提供平臺,雖然在一些產品下會顯示“本店鋪僅提供該旅遊產品的代訂服務”字樣,

但這樣的提示並不意味著代理商和平臺就可以免責。而且OTA平臺作為旅遊經營者應起到審慎審查的義務,對旅遊服務商提供的產品進行審查,在因第三人原因或旅遊輔助服務者導致遊客人身傷亡的情況下,OTA平臺只有在“未盡謹慎選擇義務”時才承擔相應責任。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的觀點則有所不同。他認為,如果OTA平臺合作的旅行社具備合法資質,則OTA平臺在此事故中沒有直接過錯。但是旅行社和郵輪的運營方沒有提示遊客身穿救生衣,如果當地政府事先發布了“強風和風暴”預警,警告公眾注意大風和強降雨天氣,遊輪運營方仍選擇海上航行,則對此事故的發生有重大過錯,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觀點2

可在國內提起違約之訴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教授蘇號朋告訴記者,境外旅遊發生傷亡,在維權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困難。因為遊客基本上都是和國內旅行社或者OTA平臺簽訂的合同,但是事故發生地點在國外,這就存在究竟適用哪國法律的問題,而泰國和中國法律又大不相同。

泰国游船事故引发跨国维权难题 组团社、在线平台谁担责?

蘇號朋建議,遊客應該想辦法在國內追究組團社的責任,這樣的話從法律適用和救濟程序來說都要簡單得多。

在此次事件中,泰國的政府或旅行社應該會給予一定撫卹或賠償,死者的家屬拿到這些撫卹和賠償後,如果發現根據中國法律規定,這些撫卹或賠償不足以補償人身損失,則還可以在國內尋求法律救濟。可以從兩個方面追究旅行社或OTA平臺的責任,如果旅行社或者OTA平臺存在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可以根據旅遊合同的約定或者《旅遊法》的規定,追究其違約責任;由於此次事件出現遊客傷亡,這屬於對遊客人身權利的侵犯,所以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和《旅遊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此次普吉島船難事件,遊客可以追究旅行社或者OTA平臺的侵權或違約責任,依據我國法律,存在侵權與違約競合的情況,消費者可以擇一進行維權,但不同的選擇或導致所適用的法律也不相同。

具體來說,若選擇以違約之訴進行維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若選擇以侵權之訴進行維權,依據《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規定,侵權行為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即泰國法,但是當事人之間可以協議選擇其他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