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扮演”二房東收租已過時,東莞創新孵化平臺未來要這麼幹!

在全球範圍內,小微企業的孵化是世界難題,有研究報告表明,100個小微企業成長為龍頭企業的不到1家,在中小微企業眾多的東莞,精準的創業幫扶顯得越來越重要。

不久前,新基地等5家孵化基地入圍“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至此,東莞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達14個,在全省約佔十分之一。

隨著東莞創新創業土壤的逐漸形成,中小微企業發展持續向好。截至今年3月末,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增加值達881.37億元,同比增長7.6%,與全市GDP持平,佔全市GDP比重為49.03%。

當前東莞邁向創新型一線城市的征程中,應該如何搭建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推動中小微企業參與到創新發展的長路當中?日前,南方日報記者走訪各類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基地、行業相關研究人員,探尋創新平臺在新時代發展的新方向。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將逐漸迎來政策紅利“斷奶期”,接下來必須從提升發展質量上實現新突破,政府要主動作為,引導創新平臺往專業化、精細化的新路徑前進。

“扮演”二房东收租已过时,东莞创新孵化平台未来要这么干!

從舊工廠到創新平臺

製造業“因子”根深蒂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位於常平鎮南埔村的工業區逐漸凋零,隨著工業區內的企業被迫外遷,到了21世紀初,這裡已幾乎淪為一座“空城”……這是東莞首個村鎮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金美科技園的“前身”。

舊工業區變身孵化基地點燃東莞發展的新動能。“世界工廠”東莞在遭受國際金融危機後,產業轉型迫在眉睫,導致了一大批工業廠房空置。2009年,東莞試點舊城、舊村、舊廠“三舊”改造,實施“騰籠換鳥”,一批破爛閒置廠房一躍變成高大上的科技創新“孵化器”園區。

金美科技園就是抓住了這次歷史發展的契機。金美科技園負責人張玉介紹,金美科技園由5萬多平方米的紅木傢俱舊廠房、舊宿舍改造而成,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和融資平臺的引進,打造一條科技創業型企業的完整“孵化鏈”。

常平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常平鎮政府給予金美科技園全方位的支持。如今該園區成為當地“築巢引鳳”工程的一個典型樣板。“‘三舊’改造政策解決了產能低下、破舊髒亂的城市老大難問題,破解了現有城市發展用地瓶頸,使城市整體形象得到了質的飛躍。”

張玉說:“對於最近園區獲得‘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的稱號並不意外,自從‘三舊’改造後,金美科技園如魚得水,如今基地引進各類高新企業100餘家,創新集聚程度高。”

包括金美科技園在內,截至目前,東莞已經有13個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這些基地通過集聚投資、輔導等服務資源為創業企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每年都有一批企業被成功“孵化”出園,創業成功率被大幅提升。

從創業創新基地涉及的領域來看,東莞此次入圍的側重於金融類、電子科技類,而廣州則偏向於電子商務、智能物聯、集成電路、租賃服務等,深圳則多與工業研究院、互聯網等領域相關。

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創新平臺的屬性與當地的產業基礎和產業佈局密切相關,比如金融類的創新基地與東莞近年來大力推動科技金融密切相關,中美融易修建的融易大廈的股東有金融的背景;電子科技類的創新基地與東莞深厚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密不可分,今年一季度電子信息製造業對規上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是29.8%,誕生出華為、OPPO、vivo等龍頭企業,整個產業呈現一枝獨秀的發展態勢。

在東莞市孵化協會秘書長李巧曼看來,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平臺與一個城市的創新氛圍、城市配套、產業基礎密切相關。深圳和廣州均是對接世界的窗口,深圳和廣州完善的城市行政配套、高校資源,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湧入,因此營造出創新創業氛圍,這些特徵在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方面非常明顯。而東莞是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擁有大量的產業基礎,也決定了當地孵化器的發展因地制宜,有很強的製造業“因子”。

“扮演”二房东收租已过时,东莞创新孵化平台未来要这么干!

遭遇紅利“斷奶期”

創新平臺孵化含金量面臨考驗

金美科技園的轉型初戰告捷,攪動了一批實幹企業家躁動的心。作為東莞成長於上世紀90年代的工廠老闆,吳飛選擇試水營運創新孵化平臺。2012年,吳飛看中了新基社區一片亟待改造的工業區,開始了“冒險”——通過“三舊”改造方式投資、運營孵化園區新基地。吳飛是深耕製造業的佼佼者,於孵化基地的投資運營而言,他還是一個新兵。

隨著時間的推移,吳飛的“冒險”成功了。6年前,新基地所在地還是一片工業舊廠房。6年後,它已實現華麗轉身,成為新業態的集聚地,園區入駐率超98%。

然而,新基地如今遭遇了成長的“煩惱”。此時,在新基地的辦公室裡,執行總經理黃奇偉在為基地的辦公空間頭疼,“由於是‘三舊’改造項目,只有5層高的新基地不能加高,空間的利用率不高,導致新基地的發展受限。我們正在尋求新的發展路徑。”

作為創新平臺的新兵,中美融易也正在經歷這種成長的“煩惱”。今年上半年,樂中英為中美融易隔三差五就出差到外地。從樂中英的時間表可見,這位創新創業基地的總經理在江浙、重慶、貴州等地方出差,經常凌晨坐飛機到項目地調研,當天晚上趕最晚的航班回東莞。樂中英的“奔波”,出於中美融易對優質項目的渴望。

無獨有偶,隨著政策紅利的逐漸消退,高租金補貼、草莽式高增長似乎已經成為創新孵化平臺的過去式,這意味著創新孵化平臺將面臨著政策“斷奶期”的考驗。多名創新孵化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正在尋找突圍的新路徑,提升平臺的孵化含金量。

以某民營的創新孵化平臺為例子,平臺租用場地20元/平方米,加上稅費和裝修的費用,綜合成本高達30元/平方米,但是其對在孵企業僅收租35元。“平臺基本是無利可圖的,”民營的創新孵化平臺相關負責人感慨地說,“以前有政策的補貼,平臺的日子相對比較好過,可是隨著政策斷奶期的來臨,如何提升平臺的可持續的造血能力已經是箭在弦上了。”

一時間,市場競爭大、“三舊”改造條件受限、優質項目引進難、空間利用率不高、遭遇政策斷奶期等問題集中爆發,東莞處於“風暴眼”中,正在考驗東莞的孵化含金量,這就將很多創新孵化平臺推向了“變革”的邊緣。

李巧曼說,縱觀目前東莞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平臺的發展,多數是民營企業經營綜合類的孵化基地,同質化程度非常高,過去孵化基地依靠“扮演”二房東收租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扮演”二房东收租已过时,东莞创新孵化平台未来要这么干!

從量變到質變

提升精細化運營的能力

沃德普在2014年以創業團隊的形式進駐新基地,如今該企業已經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收逾3000萬元。企業相關負責人說:“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對創新平臺也有新的需求。我們希望平臺擁有產業孵化能力,可圍繞企業的生命週期,為企業定製詳盡的服務規劃,助推企業的發展。”

“隨著在孵企業從種子期到成長期的發展,在孵化園提供的免租金的辦公室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不少企業遭遇知識產權侵權、缺乏財稅經驗無法做報表、商業模式過於粗糙等問題。立足於長遠發展,它們更需要全生命週期的發展規劃,需要高端人才、融資、科研院所等高端資源的支撐。”中美融易市場總監阮迪斌說,創新孵化平臺能否提供精細化、專業化的服務是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的關鍵,是創新孵化平臺能力的體現之一。

以生物醫藥為例子,該行業的研發週期非常漫長,其孵化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撐,對設備和資金的需求也非常迫切,這些問題均掣肘創新企業的發展。

倪加加是從事生物醫藥領域的美立康的創始人兼總經理,他說:“生物醫藥的行業痛點是我當初創業疑慮的原因之一。後來,中美融易聽完我的創業思路和規劃,給了我100萬的種子投資,並免除了一年的物業租金,還為美立康安排專業的財務處理企業財稅的事情,幫助公司挺過艱辛的創業初期。”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美立康從幾個人的創業團隊成為如今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物醫藥行業尤其是生物醫藥研發領域需要很多儀器設備的支撐,而且經常需要根據研發需求定製特定的儀器設備,中美融易擁有物聯網實驗室、基因分析實驗室等設施以及各種醫藥生物領域資源,為企業導入了很多生物醫藥領域的產業資源,讓我們在東莞可以尋找到更多低成本的儀器設備提供方,這可以幫助我們降低研發成本,達成效益最大化。”在倪加加眼中,除了融資,中美融易所能提供的專業化服務,是其最為印象深刻的。

對比,李巧曼說,近年來,創新創業基地、孵化器從數量到質量的轉型,已經不是單純要求數量的增長,更多的要求其向“質量”的要求攀升。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走專業化、精細化的道路是創新創業基地、孵化器未來的方向。

“扮演”二房东收租已过时,东莞创新孵化平台未来要这么干!

政府當“紅娘”

為創新平臺提供發展新動力

回顧東莞的改革開放史,東莞企業家臉譜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從最早期的工廠老闆、藍領為主,逐漸走出了眾多龍頭企業、中小科技創新型企業。

為了厚培創新土壤,為東莞培育出更多的創新企業、龍頭企業,東莞舉辦2018年“創客廣東”東莞市創新創業大賽,挖掘出更多優質的創新型的中小微企業,對於優質參賽項目,將優先推薦優質參賽項目入駐省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並通過後續活動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吸引國內外產業創新項目和創業人才落戶東莞。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不僅充當“紅娘”的角色,為創新創業基地引進整合價值、合作需求的企業牽線搭橋,促進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發展壯大,還通過送政策等手段,為企業鬆綁減負,比如通過獎金補貼、人員培育等方式,來推進創新創業基地的發展。

近年來,東莞多個創新平臺獲得相關的省專項基金資助。比如,在2016年,廣東東科投資集團的創客茶吧、東莞市中信寶物業投資有限公司的中信寶、東莞清溪電子信息企業創業基地分別獲省財政50萬元資金資助。

當前,東莞正向創新型一線城市挺進,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鏈將成為引領東莞創新驅動的主要抓手之一。

“除了政策的幫扶外,我們建議政府可以引導龍頭企業、新興研發機構發力做創新孵化平臺,專注於專業領域,一方面真正為在孵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另一方面為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平臺提供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動力。”

李巧曼建議,政府在政策修訂上應該加大扶持的力度,尤其是針對在孵企業提供租金、融資方面的幫扶舉措;政府可考慮成立相關引導資金,點對點為企業解決實質性的融資需求;制定吸引人才的行政配套政策,吸引高端人才來莞;打造並開放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向公眾開放公共技術,為在孵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技術指導和成果轉化等專業服務,助力創業企業創新發展。

記者手記

用好政府槓桿促進小微企業服務升級

從新基地順利“畢業”後,力瑪科技發展勢頭迅猛,並與新基地在東城合資共建互聯網產業專業園區,其公司面積擴充達3000平方米,營收更是呈現幾何式的增長;從初創到現在辦公面積近300平方米,位於中美融易的優閃電子憑“墨痕教育智慧課堂”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東莞,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借力各類創新平臺成長壯大。

隨著“雙創”熱潮的掀起,各類創新平臺也進入了發展的高速期,一大批的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以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為例子,10家省級以上小微型創新平臺有1家來自東莞,這充分說明了東莞這片熱土上創新土壤逐漸形成,創新的質量也在逐漸提升。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雙面的。隨著政策紅利的消減,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創新平臺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箭在弦上。去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引導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支持龍頭骨幹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圍繞優勢細分領域建設平臺型眾創空間。

從政府層面,東莞應該專注於研究各種分類施策。現在各個鎮街以城市品質提升為名,推動東莞創新創業為由,都在前赴後繼打造產業園孵化器,但真正有孵化能力的卻不多,不少甚至是穿著孵化器園區外衣的二房東。政府部門要提升各類平臺的甄別能力,一定要組建由專業化人員構成的招商團隊,在入口環節就形成火眼金睛,把這些不懷好意者拒之門外。

此外,加大對孵化人才隊伍的培養和招引是創新平臺迅速發展壯大的利器。東莞可以通過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孵化器金牌經理人大賽等形式,以賽帶練,以賽引才,為東莞為數眾多的小微企業孵化平臺尋找更多千里馬,提升平臺自身的人才核心競爭力,進而精準提升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

【記者】葉永茵

【攝影】孫俊傑

【策劃】黃少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