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貴州日報」山海相約共商合作大計 心手相牽同繪發展藍圖——大連與六盤水東西部扶貧協作開新局

「貴州日報」山海相約共商合作大計 心手相牽同繪發展藍圖——大連與六盤水東西部扶貧協作開新局

貴州日報:2018年06月23日01版;一版新聞_

大連,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也是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六盤水,西南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也是西南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1996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大連市對口幫扶六盤水市。至此,兩地“結緣”,擦出“火花”,攜手同心奔向全面小康。

22年來,歷屆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對口幫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中央要求、六盤水所需、大連所能”結合起來,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幹,為六盤水打贏脫貧攻堅戰給予了極大支持。

22年來,大連累計投入資金物資近3.7億元,實施基礎設施、扶貧產業和民生事業等方面的項目500餘個(4021.3萬元,市級財政3800萬元,縣區幫扶資金221.3萬元),兩市累計互派掛職幹部200餘人、培訓幹部和各類專業人才1200餘人,極大地幫助促進了六盤水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12月12日,六盤水市政府與大連市政府簽署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脫貧攻堅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大連市將與六盤水市在園區共建及產業轉移、農產品供銷、人才交流培訓、勞務輸出、教育、醫療、旅遊等領域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幫扶活動,形成“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新格局。

近年來,大連市在對口幫扶六盤水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斷完善對口幫扶協作工作機制,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深化經貿合作和民間交流,大力推進兩地旅遊、科技、幹部人才培訓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初,六盤水市通過與大連市充分對接、協商,共同行文下發了《2018年大連市對口幫扶六盤水市工作計劃》,就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六個方面協作內容,對2018年度扶貧協作考核工作進行了細化。

對口幫扶,協作是關鍵。醫療協作方面,大連市今年計劃選派40名經驗豐富的醫療專業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赴六盤水市開展工作,目前10名已到位。兩市衛計系統及時開展互訪交流,開展人才培養,截止目前,大連市共派出醫療專家12名赴六盤水市開展培訓5次,培訓人員500餘人次。教育協作方面,組織了20名六盤水市中小學(含深度貧困村所在學校校長)、職業學校校長或教研員到大連掛職培訓,協調大連市教育局向六盤水市教育局捐贈了價值420萬元的督政、督學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系統軟件;大連市教育局向社會募集150萬元,專項補貼到大連職業學校就讀的六盤水市“建檔立卡”貧困生,1萬元/人/年。

同時,大連市計劃今年向六盤水市投入幫扶資金1億元(含結對縣區直接幫扶財政資金),六盤水市已統籌各縣區項目申報提出了資金安排計劃;建立扶貧協作項目庫,確保90%以上的幫扶資金用於貧困鄉村脫貧攻堅項目,重點投向產業、就業,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積極與大連市對接,引導大連市企業與六盤水市深度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今年以來,六盤水還以產業大招商突破年為契機,積極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招商活動,已多次邀請大連市及東部城市優強企業赴六盤水市調研考察;積極推進黔貨出山,讓更多涼都特產走進大連市場。

千里之遙,扶貧連心。在大連市和六盤水市的共同努力下,兩地扶貧協作內容越來越豐富,一大批扶貧性、公益性援助項目和標誌性工程,增進了兩地“友誼”,互助的心“貼”得更近,協作的手“牽”得更緊,正朝著同步全面小康大踏步前行。

貴州日報記者陳詩宗 劉定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