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正規p2p”網貸為什麼也跑路?

p2p源於英國,2007年6月中國第一家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拍拍貸在上海成立,經過將近10年的努力,拍拍貸於2017年11月,在紐交所上市,當然它能砥礪前行十年,一方面是風投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也堅持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堅持做信息中介,正因為不碰錢所以它才快速發展,走到今天。

“正規p2p”網貸為什麼也跑路?

中國p2p經過將近10年的發展,已經出現的規模比較集中的三個地區,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到2018年6月,很多線上p2p平臺都集中退出的,甚至跑路了,特別是2018年端午節唐小僧跑路,這件事情出現之後,集中出幾個p2p平臺跑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線上p2p集中跑路?

p2p傳入中國之後,以拍拍貸為首的信息中介,堅持做平臺,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這裡面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不是真正線上p2p平臺,這個我之前在一份運營報告風險提示中明確寫道:凡是關聯公司存在線下p2p平臺,存在很大風險,一旦線下P2p資金鍊斷裂,勢必會影響到線上p2p平臺正常運轉,而且在運行體系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傳染。

純線上p2p平臺,為什麼也會存在跑路的現象,這個我們要重點說一下,目前線上p2p資產端和資金端通過線上獲取,資產端大多以信用貸為主,現在p2p平臺之間相互信息沒有共享,存在多頭借貸,虛假騙貸等現象,加之平臺沒有有效的風控手段,壞賬率很高,大多數平臺為了保護投資人,會先行啟用風險保證金幫助客戶進行墊付,這個我們會經常在網貸新聞中看到,某某乳業逾期,某某平臺啟動風險保證金幫助投資人及時墊付。

“正規p2p”網貸為什麼也跑路?

再一個就是平臺的支出成本,集中體現在獲客、內部運營、市場開支。其中獲客最快最有效的手段用資金購買大量的通道,這裡面單個投資人的獲客成本在150到300元不等,為了吸引投資人還需準備大量的羊毛讓投資人去擼。內部運營也是一塊很大開支,中型的開發團隊大概在7個人左右,加上市場和風控一般在13人以上,這個人員工資支出也是相當大的。市場開支主要集中在線下資產端,這個一般採用直接設立門店或外包的形式,每年的開支保守估計在百萬左右,這些對於小平臺都是巨大的成本挑戰。

“正規p2p”網貸為什麼也跑路?

最關鍵的是網貸監管政策進一步收緊,要求平臺業務更加透明,特別是對資金流向和資產透明度,及貸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過程很痛苦,即便是業務很合規,但是跟不上監管的要求,也會逐漸被淘汰,甚至跑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p2p平臺跑路和合規有關係,但不是最關鍵,最關鍵因素是平臺降低成本和動態風險控制能力,只有這兩塊做到了,那才是真正的做到合規不跑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