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301醫院在國際上首次應用混合現實技術完成一例深部病灶活檢手術

301醫院在國際上首次應用混合現實多模態導航系統輔助腦深部定位完成一例深部病灶穿刺活檢手術

編者按 近日,混合現實技術在中國神經外科臨床工作中再進一步,繼301醫院神經外科完成國際首例混合現實配準多模態導航下神經外科手術(點擊打開)之後,301醫院神經外科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一例應用混合現實多模態導航設計穿刺路徑完成腦內深部病變穿刺活檢術,由此突破了MR導航系統在神經外科淺表結構的應用,開創了對顱腦深部結構的精準定位。

神外前沿訊,2018年6月9日,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餘新光陳凌教授團隊,成功將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 MR)多模態手術導航系統應用於腦內深部病變穿刺活檢。據網絡/文獻檢索,尚無相關報道,此項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腦深部定位,當屬國際首例

患者資料

301醫院在國際上首次應用混合現實技術完成一例深部病灶活檢手術

患者,男,58歲,因“反覆頭痛6周,加重5天”入院,初步診斷為左側丘腦佔位性病變。短時間病變體積增大一倍,預行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最終病理診斷為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

應用經過

301醫院在國際上首次應用混合現實技術完成一例深部病灶活檢手術

對患者完善術前檢查,收集MRI、MRA、MRV、CT等二維影像資料。患者麻醉後安裝導航參考架,註冊導航並配準。將術前重建的MR圖像與患者真實解剖結構疊加,顯示病變位置,旋轉各種角度直接觀察病變與周圍血管、傳導束、腦室的三維位置關係,避開功能區和重要解剖結構設計最佳穿刺路徑。標記路徑進行皮瓣和骨瓣設計,並將穿刺路徑設置於德國博醫來(Brainlab)導航系統中,應用VarioGuide系統實行丘腦病變活檢手術。

臨床價值

顱內深部病變由於位置深在,周圍又有重要血管神經,穿刺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導航在神經外科這類手術中必不可少。傳統導航設備在電腦中重建患者3D影像後以二維圖形顯示輸出,術者需要在腦海中建立3D模型並與真實解剖相對應,這是一個複雜的信息轉換過程,依賴術者反覆訓練與經驗積累。而MR多模態導航系統是一條捷徑,省略這一信息重塑過程,可立體直觀讓術者判斷是否避開神經、血管結構,精準穿刺病變,避免了神經損傷、腦內血腫等併發症,為醫生設計最佳穿刺路徑提供依據。

本次餘新光、陳凌教授手術組通過MR多模態手術導航系統完成顱腦深部穿刺手術,實現患者全息影像和手術現實的精準匹配與實時互動,突破了MR導航系統在神經外科淺表結構的應用,開創了對顱腦深部結構的精準定位。而且將MR多模態導航系統應用於穿刺路徑計劃,整合二維影像,形成立體、直觀、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維影像,可以多次反覆虛擬手術環境,制訂科學合理的最佳手術計劃。同時有利於對青年神經外科醫師的培養,提高手術標準化與客觀化,減少對手術經驗的依賴,該系統具有臨床和教學的推廣應用價值。

團隊成員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科主任、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餘新光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全軍神經外科研究所,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陳凌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國臣;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嘉霖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趙振宇;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管技師李雲利;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技師張治中;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惠瑞

301醫院在國際上首次應用混合現實技術完成一例深部病灶活檢手術

神外前沿:中國神經學科新媒體;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值班微信538809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