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職場焦慮,不是辭職就能解決的

想漲工資?那就跳槽!覺得工作煩惱太多?那就跳槽!好像,沒什麼是辭職跳槽解決不了的問題。但辭職真的能解決你心中所有的煩惱和問題嗎?

1、辭職解決不了問題,可能還會製造問題

有個表妹今年考上國家公務員,八月入職後,過了一個來月就來找我訴苦。

她說自己暫時分到綜合科,主要工作就是打雜。比如從收發室拿報刊分發給各科,打電話通知企業代表來參會等等。工作內容大多諸如此類的缺乏技術含量,表妹焦慮的想要跳槽,畢竟研究生必要,心懷大報復。

我也不知道怎麼開導她,畢竟這份工作適不適合她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我知道不少工作入門時都需要從基礎雜事做起。

大部分人實習或者剛畢業的時候都沒少幫著部門前輩複印資料或跑腿,這好像是職場新人必經的一條路,更難熬的還在後面。誰的職場沒有出過么蛾子,如果遇到問題就拿辭職來解決焦慮的傾向,如果一焦慮就用“大不了老子不幹了”的態度去非理性的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其實是不成熟的行為。

在沒有搞清職位和自己的定位和訴求前,你的職場焦慮,不是辭職就能解決的。

職場焦慮,不是辭職就能解決的

2、你想辭職的原因裡,藏著你的職場焦慮

小E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海外銷售,試用期壓力大,一個月後還沒出單,她怕不能勝任就去主動辭職,巧的是下一份工作還是在這棟寫字樓樓下的一家臺資公司,有時間我們就會一次吃飯。

過了個把月,她又說公司資源有限,客戶開發模式單一,很難出單,又想辭職。

那天我很嚴肅地勸她說,如果真打算做這一行,至少先做成幾單再走。

我的話她聽進去了,她後來辭職是在臺資企業做了一年半以後,她的業績在公司數一數二,要走時公司追加條件挽留她,去和大公司談待遇也底氣十足。

後來她跟我說,第一次辭職時,心裡是在逃避的,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對自己的前途充滿懷疑;

但第二次辭職時,心裡是很坦蕩的,自己知道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機遇另擇平臺,而不是在這混不走逃到其它地方去。

職場上,辭職並不是困境消消樂,在自己身上克服急切浮躁,克服業務不熟,克服情傷不足,比任性辭職更能解決問題。

職場焦慮,不是辭職就能解決的

3、辭職並非是一件難事,難的是辭個高質的職

子慧的業績水準在公司一直是扛把子水平,英語口語十分流利,商務禮儀得體,客戶開發有方。

剛進公司時,聽說她剛完成的一筆業務,提成獎金是30萬,我當時視她為偶像。

我們這批新人上手以後,我聽說她要辭職,她答應老闆再留兩個月,負責業務交接和員工培訓。有次剛好我倆單獨處理工作,便詢問她去哪高就。

她說,她的目標是創業,離職後去一家小型創業公司工作半年,帶著組織構架、管理模式、薪資設置等切實問題先去實地學習,希望創業之路能少走彎路。

我問她直接創業會不會更佔先機,她又給我解釋,她理解的行業趨勢穩中緩升,她在現公司學會了如何開發和維護客戶,但由於現公司規模成熟,為了懂得小公司的靈活打發,花個半年時間準備公司運營很有必要。

我聽了以後,心裡更加佩服這位目標明確、步驟清晰、執行力強的偶像。

她在辭職方面還有幾點做得令人稱道,不光自己盡心盡力的培訓公司員工,創業後沒有帶走客戶資源,她有意避開當時負責的市場去開闢新市場。而且辭職後還跟老闆關係難得的好,甚至互相介紹生意。

我一直覺得她辭職辭得很有水平,既實現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的躍遷,又在行業留下好口碑。

職場焦慮,不是辭職就能解決的

4、懂得職場的潛規則,不用辭職也有發展

想辭職的時候,要想清楚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辭職?

大部分人辭職的真實原因基本都是辦公室政治很難搞,人際關係不和諧,我就覺得要不要再想一想?畢竟這些問題很可能到下一家公司還會碰到,而懂得職場潛規則密碼,是不用辭職也能有好發展的良藥。

職場焦慮,不是辭職就能解決的

如果你是對新公司的項目感興趣、有明確的未來發展規劃、公司發展或行業發展大勢所趨的話,那倒是雙手贊成。

我們辭職是為了更好的工作,而不是短暫的逃避,所以還是要懂得職場的潛規則,去尋求真正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