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人工智能虛火太旺了,在翻譯專家看來,機器翻譯不可能顛覆行業

人工智能虛火太旺了,在翻譯專家看來,機器翻譯不可能顛覆行業

AI(人工智能),對翻譯為代表的語言服務,不是顛覆,而是賦能。

在傳神語聯網董事長兼CEO何恩培看來,基於AI構建語聯網模式,將解決語言服務的產能規模化和應用場景化兩大問題。

“過去到現在,翻譯只能算一個行業,做著來料加工的業務,根本算不上產業,但由於AI、由於語聯網,語言服務產業化爆發迎來了最好時機。

“中國有大約200萬家做外貿生意的廠家,要想把產品銷往全世界,企業通常招聘具備外語能力的業務員,按一家企業一個人年薪5萬元算,就是1000億元的市場。”

何恩培創業20年,一直堅信語言服務的發展前景。

何氏兄弟在1997年打造的“東方快車”是中國最早的網絡翻譯軟件,當時與雷軍領銜的金山詞霸打對臺,風頭一時無兩。當時雷軍有這樣一句話,我只要起的比何氏兄弟早,就行了。

東方快車後來成功上市,出售,但因眼光太過前瞻,翻譯軟件在中國互聯網始終只是小工具,而不能成為大生意。


人工智能虛火太旺了,在翻譯專家看來,機器翻譯不可能顛覆行業

但對語言服務的熱愛,何恩培從未改變。

2005年創辦傳神時,“團隊都是技術出身,本想為翻譯公司提供底層技術服務。隨著業務的深入,發現翻譯藍海市場,破局關鍵不是效率而是模式,整個圈子都在期待產業‘鯰魚’的出現”。

語聯網,是傳神深耕翻譯市場多年後的生態升級,並在公司產品和商業模式上完成了可行性驗證:資源連接層-語聯網-應用場景接入層。

“譯員,只是資源連接層的一部分,基於火雲譯客、譯客傳說、人人譯等多款輔助軟件賦能譯員,並直接連接到語聯網;同時市面上各種機器翻譯產能也作為機器譯員接入語聯網。”

何恩培介紹,語聯網大腦賦能專家可以突破傳統瓶頸,十倍甚至百倍地提高翻譯產能,這是規模效應的關鍵。過去,接單後,需要專家依據經驗判斷和分配譯員。受限於專家的記憶力和精力,往往影響效率,出現紕漏。

而基於大數據的語聯網,通過基因匹配技術、語料庫、信息處理技術的多層加工,自動匹配譯員。

解決產能規模化問題只是語言服務產業化的開始,更重要的是場景化應用。在這一層面,傳神已經形成產品矩陣,提供數十種甚至更多可能的場景接入,包括面向中小企業的文本翻譯電商平臺“語翼”、同傳智能硬件TransnBOX、面向個人的即時翻譯應用“小尾巴”、閱讀譯製平臺“募讀”,以及涉外公證、工程製造、跨境電商、涉外警務通等企事業專業翻譯解決方案。

通過上述示範應用,傳神即將啟動全面開放的接入服務,賦能給所有需要語言支撐的用戶和平臺。

人工智能虛火太旺了,在翻譯專家看來,機器翻譯不可能顛覆行業

隨著出遊、商務的全球化,口譯需求越來越高:隨時隨地、靈活場景、翻譯準確、服務穩定、按需付費、高性價比……這樣的需求催生了TransnBox。何恩培透露, 這款硬件已經完成量產,在全球任何地方部署,在線提供一鍵呼入的專業口譯服務,解決口譯的空間限制和成本浪費。

例如,近期在德國取景的某短片拍攝項目,需要僱傭一名翻譯在現場連續工作5天,按照傳統方式花費約1.5萬元。而通過TransnBox只需每天不到500元,就可以解決每天2小時左右臨時性翻譯工作,這在以往不可想象。

“中國擁有龐大的語言人才,所以產能最終不是問題,癥結是如何利用技術打造產品,連接譯員和客戶”,何恩培認為,AI等新技術加速了產品創新的速度,也降低了用戶的認知和使用門檻。

人工智能虛火太旺了,在翻譯專家看來,機器翻譯不可能顛覆行業

在AI的熱潮下,包括百度、騰訊、阿里、有道(網易)、科大訊飛在內,都在AI+翻譯層面展開佈局、戰火猛烈。“AI是大趨勢,語言服務行業也不例外。”

何恩培認為,“在可預見的幾十年內,AI可以取代大多數70%低端工作,翻譯也有一部分簡單工作會被機器解決”。然而,語言具有極強的文化屬性,是一個開放的體系。AI的逐漸成熟,機器在未來可以完成大部分簡單翻譯需求,卻無法替代細膩、多元、充滿人類特質的複雜溝通以及專業化服務。

所以,未來的市場形態將是:簡單與複雜工作各司其職,人工譯員在AI的幫助下,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務。說到底,AI之於人工譯員,是夥伴關係,而不是終結者。屆時,語言服務公司比拼的核心是藉助互聯網和AI,整合人工譯員產能。

在傳神,AI在全流程發揮著作用,包括譯員選擇、質量控制、專業方向的機器產能等。何恩培介紹,傳神的產品已經連接了全球超過80萬譯員,包括超過2萬多個有牢固接單合作的優質譯員,公司直屬的200位專家級譯員則承載了重點客戶的服務支持。

傳神希望語聯網生態能夠繼續擴大,讓全球的翻譯機器人合作。傳神的優勢在於為客戶需求給出最佳的翻譯結果和專業解決方案,而不是解決初級翻譯需求。何恩培認為,“機器翻譯通過技術提供翻譯結果,並不對翻譯結果承擔責任。語聯網則聚合了專業譯員與各類專長的機器翻譯能力,提供的是質量合格的規模化翻譯產能,語聯網的翻譯追求的是快而傳神,這是人機互動的優勢”,“有人說我們像翻譯界的滴滴,但其實我們更像菜鳥”。何恩培說:“只不過我們做的語言中轉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