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支持建設10個左右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到2025年,形成3-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到203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涉及邊緣數據採集、工業PaaS平臺建設、工業APP開發、應用服務推廣、關鍵技術突破、基礎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內容,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單純依靠市場機制難以建成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協同各方力量合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總體看,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需要政府輸血機制、企業自我造血機制和產業補血機制並舉並重,其中政府輸血機制是基礎,企業自我造血機制是核心,產業補血機制是支撐,共涉及國家、地方部門、平臺提供商、應用開發者、數據採集企業、工業軟件企業、設備和自動化企業、工業信息安全企業共8類主體。

一、建立政府輸血機制:聚焦平臺四庫建設、試驗驗證和應用推廣

培育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事關未來10-15年工業操作系統主導權之爭,事關一個國家制造業競爭優勢的確立、鞏固和強化,打造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時間緊迫、任務艱鉅、使命偉大。因此,圍繞平臺公益性建設內容,應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建立部省聯動的政府輸血機制,一方面建議國家通過專項支持等方式建設“網上工業四庫全書”和開展平臺試驗驗證,另一方面,建議各地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在企業的應用推廣。

一是建議國家建設“網上工業四庫全書”和開展平臺試驗驗證。

第一,支持平臺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建立工業領域的網上“四庫全書”,圍繞工業基礎原理、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基礎共性領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建設開放開源的專家庫、算法庫、模型庫、知識庫等“工業四庫”。

第二,支持產學研用各方聯合開展測試驗證。《指導意見》提出,支持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臺,開展技術驗證與測試評估。

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實現了2G跟隨、3G突破、4G並行到5G引領的跨越式發展,原因有很多,但是和國家支持開展試驗驗證加速了產業成熟密不可分。

同樣,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測試是推動平臺性能優化、兼容適配、規模應用的關鍵手段,是加速技術產業成熟、打造協同創新生態的重要途徑,國家應予以重點支持開展平臺功能完整性、兼容適配性、安全可靠性、動態重構性,以及平臺間數據可遷移、服務可調用等領域的試驗測試,促進平臺規模化應用推廣。

二是建議各地方創新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企業“用平臺”。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產業集聚區落地,推動地方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中小企業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

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推廣重點在地方部門。

一是建議地方部門圍繞“塊狀經濟”產業發展的共性需求,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地方落地,開展基於平臺的異構設備接入、軟件工具共享、業務在線協同等服務,帶動重點行業和集聚產業整體提升。

二是建議地方政府圍繞重點行業主機廠供應鏈提升需求,鼓勵主機廠聯合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定製化、易部署的工業APP,推動中小企業業務流程的規範化、標準化,與主機廠實現計劃、技術、採購和質量的協同,促進大中小企業融合融通發展。

二、建立企業自我造血機制:打造海量工業APP和海量用戶雙向迭代的雙邊市場

國外領軍企業圍繞“智能機器+雲平臺+應用APP”功能架構,構建“平臺提供商+應用開發者+用戶”的生態格局,搶佔工業大數據入口主導權、培育海量開發者的競爭愈演愈烈。

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本質上提升平臺企業的自我造血能力,加強資源整合,打造海量工業APP和海量用戶雙向迭代的雙邊市場。

一是充分發揮平臺提供商的主力軍作用。

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平臺提供商是主力軍。當前平臺提供商主要由四類企業主導。

第一類企業是裝備和自動化企業,該類企業擁有設備數據採集和資產建模的天然優勢,可基於平臺開展設備狀態監測、預測預警、性能優化等各種服務。

第二類企業是領先製造企業,這類企業擁有豐富的工業knowhow,可將工業經驗、原理、技術等知識封裝為微服務模型,供工業APP開發者進行調用。

第三類是軟件企業,這類企業擁有通用PaaS平臺和豐富的平臺運營經驗,具備將傳統工業軟件迅速解耦成鬆散靈活的微服務模型的能力。

第四類是大數據企業,這類企業具備強大的工業大數據建模分析能力,在多元異構數據處理、時序數據分析、海量數據挖掘等基礎技術和機理建模、流程建模、業務建模、可視化建模等核心應用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二是充分發揮海量第三方開發者的生力軍作用。

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了海量開發者和海量用戶之間雙向迭代的雙邊市場,開發者開發的工業APP越多,用戶的需求就越大,反過來,用戶量越大,工業APP開發者就越多,進而形成工業APP開發和海量用戶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良好格局。

因此,亟需平臺開放開發工具、知識組件、算法組件等工具包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壯大工業APP開發者隊伍,推動開發者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創業創新,形成資源富集、多方參與、合作共贏、協同演進的工業APP開發生態。

三、建立產業補血機制:夯實“一硬”、“軟”、“一網”、“一安全”等平臺四基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競爭本質上是速度競爭,誰能搶先一步,誰將取得未來的主導權。但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競爭不是一場個人的100米賽跑,而是一場4X100米的接力大戰。

工業互聯網平臺表面上是平臺企業之間的競爭,背後其實是一個國家基礎產業的競爭,需要數據採集企業(“一硬”)、工業軟件企業(一“軟”)、設備和自動化企業 (“一網”)以及工業信息安全企業(“一安全”)共同來完成這場接力大戰。

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僅是一場增量之戰,也是一場存量之爭,需要有關企業共同努力,來夯實“一硬”、“軟”、“一網”、“一安全”等平臺四基。

一是亟需數據採集企業突破設備聯網瓶頸。

數據採集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基礎。

當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裡,80%以上的機器設備都是沒有聯網、不會說話的“啞”設備,只有20%的設備聯了網、會說話,但是這些設備遵循不同的通信協議,存在嚴重的“語言障礙”,成為制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卡脖子瓶頸。

因此,亟需數據採集企業開發、推廣各類標準兼容、協議轉換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工業數據在多源設備、異構系統之間的有序流動。

二是亟需工業軟件企業加大工業技術軟件化步伐。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是微服務模型和工業APP。

微服務模型和工業APP本質上是工業技術的軟件化,是人們對工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等製造全過程運行規律的顯性化、模型化、代碼化,是承載工業基礎技術、行業知識和經驗體系的重要載體。

工業軟件是工業微服務模型和工業APP的重要來源,因此,亟需工業軟件企業促進軟件技術與工業技術深度融合,重點突破工業嵌入式軟件、製造執行系統等傳統工業軟件和虛擬仿真、工業數據分析等新型工業軟件,提升工業軟件的應用能力。

三是亟需設備和自動化企業打破網絡協議壟斷。

近30年來,全球各類自動化廠商推出了成百上種現場總線協議、工業以太網協議和無線協議,協議標準眾多且相對封閉,西門子、施耐德、羅克韋爾等自動化企業通過將工業控制網絡設備與製造裝備捆綁銷售,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標準壟斷,工業網絡市場主要由歐美企業壟斷,工業設備互聯互通難,嚴重製約了設備上雲。

因此,亟需提升自動控制產業支撐能力,加快推動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分佈式控制系統、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等研發和產業化。

四是亟需工業信息安全企業突破數據安全瓶頸。

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全系統、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週期互聯互通,越來越多的設備、系統、生產和服務過程暴露在工業互聯網上,安全風險不斷向工業領域滲透。

因此,亟需工業信息安全企業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強化設備、網絡、控制、應用和數據的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對工業生產系統的全方位保護,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