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北大匯豐MBA系列講座|互聯網的二次革命——區塊鏈技術與經濟入門

5月29日,北大匯豐MBA系列講座邀請到資深互聯網人、榮格財經合夥人方軍先生,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引人入勝、深入淺出的區塊鏈科技講座。他回顧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歷史發展,分析關鍵核心的技術要點,同時展望了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前景。方軍先生在區塊鏈的本質特點和應用領域方面進行了暢談,分析了區塊鏈作為互聯網的二次革命,是如何結合技術與經濟來改變人們的生活的。

區塊鏈經濟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誕生而出現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是一種互信、共享、全民自治的價值互聯網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是解放人類生產力的技術,區塊鏈既是一種解放人類生產力的新技術,更是一種徹底解放人類生產關係的劃時代技術,它為社會經濟管理提供了一種理想的、內嵌於代碼和技術結構中的治理技術。

漫談區塊鏈

方軍先生首先以實際應用為例介紹了區塊鏈目前的情況,介紹了區塊鏈在工商、地稅、不動產、社保和銀行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他從技術、業務和區塊鏈基礎網絡等層面解讀點評了區塊鏈的特點。

他講到湖南省婁底市工商局認可在區塊鏈上的股權登記和變更,視同工商局的登記和變更。但又提醒大家注意概念上的區別,鏈上數據並不等同於政府記錄,而是政府記錄認同鏈上數據。其次,方先生以雄安新區的塊鏈租房應用平臺為例,說明了區塊鏈能夠解決租客不再遇到假房子、假房東的問題;之後,還提到了目前發展比較好的博客平臺應用Steemit。

不同於之前的政府平臺領域,Steemit是普通人也可以使用區塊鏈項目。方先生強調,Steemit不僅僅只是一個應用區塊鏈的博客平臺, Steemit之於區塊鏈相當於iPhonX之於人工智能。

由Steemit應用延伸而來,方軍先生提到了關鍵詞“平行世界”。區塊鏈中的Token在現實世界、法定貨幣體系下可能不被法定認可。他不斷強調平行世界,是因為在這樣的“小世界”裡,認可的人覺得值錢,不認可的人認為這是騙人的,這是關於個人價值信念的問題而不是法律問題。此外,Token還可能面臨其他問題。比如在平行世界很完美,但和現實世界關聯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

關於虛擬貨幣到現實世界的鏈條走向,方先生認為的走向是由Steemit平行世界到虛擬貨幣世界,這個世界裡還有其他虛擬貨幣比如以太坊;平行世界之外還有數字世界,包括法幣和社交貨幣,比如微博點贊數,微信上的粉絲、閱讀數。再往外,就是實體世界,是法幣的世界。

接下來方先生介紹了比特幣與區塊鏈的歷史與未來。他談到信息的轉移方式是“複製”,而價值的轉移方式是“記錄”。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在價值轉移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信息的轉移方式是“複製”,而價值的轉移方式是“記錄”,區塊鏈的本質就是構建一個人人參與的、多中心的信任體系,並在此信任體系之上實現可信任的數據共享。區塊鏈是這種新價值的基礎設施。

價值互聯網的四個關鍵詞

在介紹了比特幣和區塊鏈的來龍去脈之後,方先生認為“幣”與“鏈”是相互重疊而不是分離的關係,現在“回到鏈”則是技術和應用主導的狀態。

方先生總結了截至互聯網的四個關鍵詞: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信用層和TOKEN,對區塊鏈的內涵進行了分析。

之前很多人只談去中心化和分佈式賬本兩個關鍵詞,但現在有個新的說法是唯一性。方先生借用李彥宏和馬化騰的話進行解讀唯一性:“區塊鏈到來之後,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和之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區塊鏈確實是一項具有創新性的技術,用數字化代表唯一性,區塊鏈可以模擬現實中的實物唯一性”。之前的信息都是各種複製,而區塊鏈具有唯一性的特點,而且不需要任何一箇中心機構來維繫,這是數字空間發生的最大變化。

第三個關鍵詞是信用層。區塊鏈帶來了互聯網的首次協議級變革。互聯網平臺有兩個角色,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區塊鏈信用層帶來的平臺變化是信息中介的精確匹配到信用中介的價值轉移。

第四個關鍵詞是Token。區塊鏈給整個數字空間帶來了可以交換的Token。Token內嵌在互聯網中,機器需要自己的價值單位:每個物聯網的機器都需要Token,機器遠遠比人需要token。

區塊鏈是互聯網的二次革命。“信息上網、交易上鍊”,所有跟交易有關的技術都會和區塊鏈有關。在這個過程中,技術為互聯網增加價值轉移的信用層,可拆分的Token成為人/組織/機器交互的價值代表。

區塊鏈技術原理與應用

區塊鏈涉及的學科基礎包括博弈論、密碼和軟件工程,大多數人對技術原理並不十分了解,因此方先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糾正了大家對區塊鏈技術方面的誤解。第一個是共識算法,第二個是智能合約。區塊鏈系統是分佈式的,有很多節點。數據的同步,需要統一的規則。共識算法是指使各個節點數據實現同步的機制,而不能無限延展到人與人達成了什麼共識。而智能合約既不智能也不合約,只是計算機可以執行的某種規則而已。

方先生接下來談到互聯網平臺是未來的主要資源配置與組織方式。1930年代以前,資源配置與組織方式的形式是市場,1930年代之後是企業,而2010年代則是平臺。區塊鏈改變的是平臺的運作方式,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將在數字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方先生還介紹了區塊鏈可能的三類應用:技術應用、產業應用和消費者應用。

全場座無虛席,觀眾對區塊鏈的未來發展非常感興趣。講座結束後,觀眾與嘉賓積極互動,就區塊鏈問題繼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 來源|新華網思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MBA智庫商學院微信公眾平臺: mbalib-mba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