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提到“北京”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慾望都市”、“中國首都”、“房價太高”、“霧霾太重”、“北京烤鴨”、“壓力太大”、“朝陽群眾”……

關於北京這座城市,各有各的說法,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座自由的城市,這裡有著很多機會,這裡還有很多懷揣夢想的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在這座城市默默地打拼不顧艱辛,而我們親切的喊他們為“北漂”。

最近,一部由戚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在網上火了,原因很簡單,它道出了很多“北漂”的心聲:“對!這就是我!”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或許很多人聽到這個片名會很耳熟,這部劇正是改編自一年前火爆中國金句頻出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關於這部劇的中日對比,已經被很多人拿出來說了,甚至聯繫到了之前的中日改編劇。深水君今天不說日版與中版的區別,我們只針對咱們中國的《北京女子圖鑑》,這部劇到底給觀眾引起的共鳴到底有多少?

包裹著“北漂”外表的瑪麗蘇,空喊“女性獨立”的口號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先從電視劇的故事說起,講述的就是一個畢業於三流本科院校的四川妹子陳可為了夢想隻身一人到北京打拼的故事,這樣的身份設定給許多“北漂一族”有很強烈的代入感,至少在開篇時跟觀眾們對於“北漂”的設定是一致的。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剛到北京投靠老鄉,面試多家公司處處碰壁,被異地戀的男友拋棄,慘遭老鄉的猥褻,一個人在北京的半夜裡啃著半個玉米……陳可在前三集的遭遇實屬可憐,不少人也在這裡面找到了自己的曾經。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而這部劇所帶來的共鳴似乎在前三集已經消耗殆盡了,在已播的劇集裡,陳可用了六集裡的三年時間成功的從職場小白兔變成了被媒體稱為“女強人”的陳總了。這一把開掛的人生實屬令人難以接受。

既然是一部打著“女性獨立”的電視劇,觀眾更想在劇中看到女主角陳可從小白兔到女強人這中間在職場所經歷的種種事情。

所以我們可以在劇中看到: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陳可為了挽回公司的客戶,靠眼淚成功將客戶騙到手的情景。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當然也可以看到陳可因為個人的感情不惜得罪客戶。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但是劇中對於陳可在職場上的描述實在太少,若不是在新一集中的番外劇場裡陳可給助手小新寫的那封郵件,我們對於陳可在工作上的付出到底有多少著實不清楚。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作為女性成長的電視,被網友詬病最多的就是出現了太多的男性角色。據片方在發佈會透露的消息,陳可在這部僅僅20集的電視劇裡面將有11個男友,這個頻率基本上就是每一集半就會有一個男人拜倒在陳可的石榴裙下,而這11位男友都對陳可在北京的生存起到了關鍵性的幫助,

那這部所謂高喊“女性獨立”的北漂版杜拉拉昇職記到底是靠著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功還是依靠男人上位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因為導演所設置的“一集一主題”的方式,深水君會發現上一集被分手的陳可還沒來得及哭的時候,在下一集陳可卻已經找到了新的歸宿。為了襯托出每一集的主題,導演卻忽視了電視劇裡該有的連續性,

觀眾無法從電視劇裡看到女主角陳可身上完整的成長,只是支離破碎的瞬間,使得陳可成為了一個符號性的人物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陳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從最新一集看來,陳可是個做事情雷厲風行,性格火爆的十足御姐,因為如今的她已經成為了“女強人”,對於買房、買車已經沒有任何的慾望,卻對自己的婚姻有了期待,逼著自己相親去了。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但是上一集陳可苦惱著買房的事情以及與富二代男友婚姻成否的問題還歷歷在目,不料還沒給觀眾緩衝的空間,便有了新一集的相親大戲。正是因為導演太過於追求所謂的陳可的蛻變成功以及每一集對於主題的描述,忽略了這個成長過程中該有的性格特點,變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在國內有不少描述“女性獨立”主導自己人生的大女主戲,去年大火的《我的前半生》正和這部《北京女子圖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打著離婚女性的奮鬥史的旗號抱著男主角大腿成功成為新時代獨立女性,後者則是裹著北漂的外殼交了11個男友成功成為陳總。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如何描寫精英女性的故事貌似成為了國內編劇的一個邁步過去的坎兒。無論是走親情倫理路線的

《回家的誘惑》還是走都市麗人路線的《我的前半生》再到現在的《北京女子圖鑑》基本上無不例外地靠著身邊的男人成功當上精英女性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前不久在微博大熱的網友YY大劇《淑女的品格》收穫大量網友的好評,袁泉、陳數、俞飛鴻、曾黎四位代表瞭如今獨立新女性的特點,

“有錢、自由、美麗、愛誰誰”的人設才是觀眾更想看到的,而也正是這樣精英女性的故事更受到觀眾的喜愛和追捧

喝不完的雞湯,說不完的金句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日劇多爆金句,本劇的原版《東京女子圖鑑》也正因為金句頻發受到國內觀眾的喜愛。作為翻拍劇,《北京女子圖鑑》試圖將原版裡的金句設定也照搬過來,引起觀眾的共鳴,所以每一集到結尾或者遇到挫折時,陳可都會以第一人稱的角度說出金句,然而這些金句都不經讓觀眾發出了疑問,這到底在說些什麼?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參加飯局後的陳可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在北京,飯局並不只是吃飯這件事這麼簡單。老闆們談生意攏資源,偷偷選擇金主和冤大頭,看似不過陪襯的女孩兒們,也許是深受灰姑娘的啟發,個個卯足了勁,卻又云淡風輕地表演著自己的魅力。想為自己的未來押下一注注籌碼。”

無數“北漂”的灰姑娘也曾被生活碾壓過無數次,也努力地想在這座城市紮根發芽,在陳可口中卻成為了依靠男人上位才能成功的女孩。也是正因為這些看似有道理詳則不受用的金句,導致這部劇的這些金句引起大規模的傳播和共鳴,形成該劇的二次宣傳。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我們可以看出導演在很努力地為我們製造共鳴,拉近觀眾和電視劇的距離,做到“我就是陳可,陳可就是我”的境界,但是一味採取用雞湯金句,網絡熱門句子去做到共鳴這或許是最低端的做法,更是編劇對於臺詞編寫技巧的一種水平缺陷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其實《北京女子圖鑑》算是給所有正在奮鬥的青年人一針強心劑,除開趙寶剛導演之前的電視劇作品之外,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年輕人奮鬥題材的電視劇。加之有原版的劇作結構的保駕護航,《北京女子圖鑑》在核心“蛻變”上沒有太大的偏移,也算是中國改編日劇以來做本土化最成功的一部了

北京這樣一所都市,到底怎樣才能夠生存?深水君送上《東京女子圖鑑》裡的一句非常實在的話:“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才是王道。

《北京女子圖鑑》:一部披著“北漂”外殼的瑪麗蘇女主劇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北京生存法則,甚至是適用於所有年輕人走向成功的奮鬥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