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本報暗訪後,記者隨國家抽查組摸排“地條鋼”

本報暗訪後,記者隨國家抽查組摸排“地條鋼”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董瑞強

不用在運城市停歇了,我們直接趕往絳縣

6月5日下午四點半,在絳縣賓館二樓一間面積不大的會議室裡,夏農仔細查看著絳縣政府2018年“地條鋼”大排查甄別意見表。

出現在會場的還有來自山西省經信委、發改委的官員,運城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官員,以及絳縣縣長、副縣長等地方官員。兩個小時前,國家抽查組才剛剛抵達運城市關公機場。

擺在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夏農眼前的這份意見表,詳細列有絳縣大大小小25家(不包括開發區)涉鋼及鑄造類企業,並標註了廠址、裝備、產能、產品、生產狀況以及是否為“地條鋼”企業等信息。絳縣縣長薛玉馬正坐在抽查組對面,他彙報了絳縣“地條鋼”排查情況以及相關工作進展。

抽查組負責人表示,“此次山西是抽查的重點省份,媒體在報道中點到的幾個縣必須去。要提高效率,不能把時間耗費在來來往往的路上。”

抽查組負責人所提到的媒體報道就是一個月前經濟觀察報記者所寫的《實地調查:小鋼廠滅而不死暗藏晉冀交界》。據這位負責人講,此文引起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下稱“部際聯席會議”)高度關注和重視。

夏農擔任此次國家化解鋼鐵過剩產能、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專項抽查行動第一組組長。他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鋼鐵行業除了要完成壓減3000萬噸粗鋼產能任務量以外,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鞏固去產能成果,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

他認為:“鋼鐵行業下一步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就是一個逐步嚴厲的過程,就像擰螺絲一樣,逐步擰緊。”

像這樣的專項抽查組,在全國共有八個,分別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八部門有關司局負責人帶隊,分赴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1個省區市開展現場抽查。

根據部際聯席會議安排,抽查時間從5月22日開始至6月15日結束,為期近一個月。日前,這場專項抽查風暴剛剛結束,按要求,各抽查組要在6月22日前將抽查報告報送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據抽查組負責人講,這次抽查不只侷限於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嚴防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淘汰落後產能、嚴禁違規新增產能等工作開展情況也要被重點抽查。從力度上講,可以說是空前的。

6月15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從抽查情況看,“地條鋼”現象得到有效扼制,但個別地方仍存在薄弱環節,比如仍有企業存在違法違規使用中頻爐生產法蘭盤(連接兩個管件端口的零件)、違規新增產能等問題,還有一些問題正在進一步核實。

“對鋼鐵產能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狠抓負面典型,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做到有責必問,問則必嚴,進一步鞏固取締‘地條鋼’成果。”孟瑋說。

絳縣兩晝夜

“不用在運城市停歇了,我們直接趕往絳縣。”6月5日下午兩點半左右,剛一下飛機,抽查組負責人就對前來迎接的山西省政府相關官員和運城市政府官員說。

這出乎運城市政府官員的預料,他們此前早已安排好的行程不得不臨時調整。據運城市提供的行程表,抽查組本來安排入住在市區酒店,次日赴絳縣抽查,晚上返回,第二天再出發抽查。

第一抽查組兵分三路,第一小組由夏農帶隊,前往絳縣,另外兩個小組分赴聞喜縣、夏縣和稷山縣等地。

其中,絳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國土面積約993平方公里。2017年絳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8.39億元,同比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1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絳縣完成6.79億元,同比增長28%;絳縣經濟開發區完成7.27億元,同比下降5.1%)。

從運城市到絳縣縣城約90公里,驅車一個多小時後,第一小組來到絳縣賓館。

根據安排,第一抽查組由國家發改委產業司、生態環境部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的官員以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專家共同組成,主要抽查內蒙古自治區、山西、山東三省。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的有關官員也參與了第一抽查組現場抽查指導工作。

6月6日,抽查組共現場抽查了絳縣鋼鐵、鑄造、鐵合金企業27家,而絳縣提供的全縣目前涉鋼及鑄造類企業排查總數是32家(包括開發區7家)。此前,檢查組通過調取和分析企業用電數據、產能裝備情況等,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同時發現有幾家企業未列入抽查名單,檢查組對其進行了重點抽查。

資料顯示,“地條鋼”是指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等熔化、不能有效的進行成分和質量控制生產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製的鋼材。感應爐是利用感應電熱效應使金屬物料加熱或熔化的電爐,根據輸入電源頻率可分為工頻感應爐(50Hz或60Hz)、中頻感應爐(150-10000Hz)和高頻感應爐(10000Hz以上)三種,鋼鐵領域應用較多的為工頻、中頻感應爐。

抽查組專家解釋稱,鍊鋼是嚴格的“冶煉”過程,而非單純的“熔化”過程。而中(工)頻爐僅僅是熔化廢鋼,或簡單的調整主要成分,不能去除有害物質、保證鋼材質量。若用於建築工程,會埋下巨大安全隱患,還會嚴重干擾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必須堅決予以清除。

不過,引起抽查組注意的是,有個別企業建設內容與其提供材料信息不符。比如絳縣順寶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實際建設內容就與絳縣政府提供的企業建設信息明顯不符,縣政府材料顯示該企業在建10噸中頻爐3臺,但現場抽查發現其實際在建20噸中頻爐3套(6臺),冶煉能力明顯大於備案產能。“該企業正在建設的鑄機疑似方坯連鑄機,待建精煉電弧爐1臺。由於絳縣政府和企業均無法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施工圖、設備圖等相關資料,所以檢查組暫無法對在建鑄機定性,但據正在安裝的生產設備情況,該企業已存在轉產‘地條鋼’的隱患。”國家發改委產業司有關負責人向經濟觀察報介紹,一般來說,中頻爐加小方坯連鑄機就屬於典型的“地條鋼”生產工藝。

經濟觀察報記者從抽查組獲悉,抽查組對山西省有關部門提出的建議是:任何資料沒有的建設項目讓人難以置信,按照省政府負總責的原則,深入調查順寶公司項目建設情況,查處該項目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若核實違法建設“地條鋼”產能,更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有關方面責任。

經濟觀察報記者注意到,現場抽查的企業基本都是用中頻爐或沖天爐融化廢鋼鐵、鐵合金,澆鑄製作鑄件的企業。具體產品類型有所不同(井蓋、鎖匹、扣件、閥門等),主要銷售市場在南方。規模較大的企業達200人,較小的只有幾十人。

引人深思的是,這些企業大部分環保都很難達標。據抽查組專家講,很多環保設施不達標,有些還不帶環保除塵,一些基本可歸類為小作坊式“散亂汙”企業,廠區很小、很髒、很亂。

記者在現場看到,多數企業工業垃圾亂堆亂放,地面灰塵很厚,風一刮到處都是。雖然企業已被關停,但廠區內仍能聞到刺鼻氣味,企業生產環境比較惡劣。

而被絳縣環保局查封的封條時間在今年5月底到6月初之間,也就是在檢查組到來之前的一星期左右。據有的老闆講,企業被查封前仍處於開工狀態。

“絕大多數企業門口連招牌都沒有,這是否在逃避國家檢查,值得思考。很多企業要麼無基本治汙設施,要麼設施老舊,治理效果堪憂。”一位抽查組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說,這些汙染企業改造都面臨很大難度,因為後續上一套環保設備至少要上百萬元,小老闆們很難承擔得起。

山西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張效生也認為,對於鋼鐵、鑄造類“散亂汙”企業,不能整改的還是要實施關停,畢竟這些企業改造升級面臨諸多難題,也存在不少汙染問題,環保方面也很難過關。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環保不達標的鑄造類企業,大多分散在村鎮裡(只有少部分在縣開發區),且緊挨村民住戶,對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抽查組認為,目前絳縣涉鋼及鑄造類企業面臨的環保整治形勢嚴峻,環保工作急需加強。

抽查組負責人分析稱,“縣相關部門在環保手續上沒有嚴格把關,若按環保標準要求,這些企業十有八九都達不了標,而且生產工藝也很落後。雖然這不是本次抽查工作的重點任務,但必須要給當地政府反饋,要求其加強監管。”他告訴經濟觀察報,有些省份在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的同時,也對省內存在的一些“散亂汙”小企業進行了集中整治。

“對企業真正的愛護是有問題就糾正”

2017年以來,隨著鋼價回升,鋼廠利潤陡增,有些鋼廠甚至賺的盆滿缽滿,這時刻刺激和挑動著企業復產的神經。

抽查組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從近期抽查發現的案例來看,實際情況相當複雜,部分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時有出現。所以要高度警惕新一輪產能擴張的衝動,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據他介紹,此前第一檢查組在內蒙古自治區就接到有關生產“地條鋼”的舉報。雖然舉報信息很模糊,但當地政府通過供電部門核查相關企業用電數據,很快鎖定了目標。這家企業老闆曾幹過“地條鋼”,被取締後又重新註冊了一個與鋼鐵無關的企業。

抽查組負責人說,當地政府採取了有力措施,迅速查處了該企業,並對相關責任人實施刑事拘留,兩位主要相關負責人也將被嚴肅追責。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早就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打擊地條鋼建築用材非法生產銷售行為的緊急通知》,而且在經國務院批准發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淘汰類中也明確提出淘汰“用於地條鋼、普碳鋼、不鏽鋼冶煉的工頻和中頻感應爐”。但為何“地條鋼”仍延續多年?

“說到底還是利益在驅動,地方政府和企業都面臨一場利益博弈。”歐冶雲商首席分析師曾節勝對經濟觀察報說,使用中頻爐熔鍊廢鋼、錯峰用電生產,有一定成本優勢,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出於財稅考慮,監管缺失缺位。

從去年全部清除1億多噸“地條鋼”產能至今,已近一年時間。而2018年鋼鐵去產能工作要點之一就是鞏固去產能成果,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復產,嚴禁新增鋼鐵產能。

據抽查組負責人介紹,最近剛查的一起違法生產“地條鋼”案件還是發生在國家級高新區裡。“這是很難想到的”。今年國家反覆強調而且早就說要搞這次專項抽查,但該企業就是在去年9月租的廠房,今年2月購進中頻爐,3月份開工,5月份被查處。“這屬於典型頂風作案”,這位負責人說。

其實早在今年3、4月份,部際聯席會議多次提出要在今年5月至6月對“地條鋼”易發、高發地區開展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專項大檢查。

抽查組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面臨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其實很多聽到的消息和接到的舉報,並不都是空穴來風。”,現在若干個工業領域中,管理最嚴格的就是鋼鐵行業。

在他看來,鋼鐵行業貫徹國家政策規定將會越來越嚴。一是因為鋼鐵行業標準在提高,二是觀念轉變上的要求會更高。“2016年以來包括這次檢查,我的感受是,有些地方或多或少還存在應付檢查的想法。能過就過,儘量往合規上算,檢查時一個樣,檢查走了又一個樣,或者檢查時沒發現問題就過了。企業雖躲過一關,但其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而以後年年都會檢查,一旦被查處,地方政府也會被追責,企業所面臨的損失會更大。所以地方政府對企業真正的關心和愛護就是有問題就糾正,通過整改使企業合法合規,而非極力掩蓋和迴避,這是我最深的體會。”這位抽查組負責人表示。

今年5月底,國家發改委就通報了寧夏、陝西、江西三地共3家企業涉及違規新增產能、鑄造中頻爐違規轉產、違規使用中頻爐生產法蘭盤等相關情況,並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

地方官的態度

實際上,抽查組此行令運城地方官員頗為震驚。

陪同開展現場抽查的一位運城市經信委官員對經濟觀察報說,近幾天有不少山西其他地市負責人打聽這邊的抽查情況。“我們真沒想到,國家會派出這麼大的隊伍來查,而且看的這麼細,幾乎查遍縣裡所有涉鋼及鑄造類企業,甚至發現了一些我們平時沒注意到的問題。”

這位運城市經信委官員稱,為配合這次行動,近期運城市各縣一直在積極部署力量開展“地條鋼”死灰復燃大排查,爭取不留任何死角。按要求查封並關停了一批企業。

絳縣縣長薛玉馬向經濟觀察報介紹,上個月縣政府召集經信、發改、環保等多部門以及各鄉鎮,成立了四個檢查組,進行了拉網式排查,發現鋼鐵、鑄造企業25家,其中3家涉鋼,22家為鑄造廠。目前,有3家在產,在建、停建、自行停產各1家,5家長期停產,其餘14家全部停產整頓。未發現涉“地條鋼”企業。

絳縣對企業狀況給出瞭解釋:長期停產是“由於企業自身原因多年未生產,如復產尚須到相關部門複核手續的”;停產整治是“達不到環保要求,無環保驗收或尚未取得排汙許可證的”;自行停產是“手續齊全,具備生產條件,由於市場等原因企業暫停生產”;停建是企業手續不全,被責令停止建設的。

然而,抽查組發現絳縣對“長期停產”並未解釋清楚:“由於自身原因”具體指什麼?是資金問題,還是由於環保設備能否符合相關要求尚存不確定性?“這些都要具體寫明。”抽查組強調。

在運城市市長朱鵬看來,此次國家開展抽查工作對運城市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要藉此機會徹底淘汰落後產能,整治汙染企業。

山西省經信委投資與規劃處處長張效生認為,淘汰落後產能關鍵是卡住用電這個“脖子”。不過,供電公司也要盈利,其中存在一定利益關係,地方政府也面臨一些難題。

運城市經信委主任李旭生說,運城市及各縣供電公司已建立了涉鋼企業用電情況監測制度,每月向相關部門報送用電信息。目前市縣兩級已建立預報相應機制,對舉報信息在三日內甄別落實,七日內反饋處理情況。同時,將建立長效防範機制,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我們將嚴格壓實屬地監管責任,明確各縣長和開發區主任是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第一責任人,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對不落實、落實不力的責任人追責問責。”

在運城市副市長衛再學看來,現在地方政府防範“地條鋼”的意識在增強,基本都不敢觸碰這條紅線。目前運城市排查整治工作仍在嚴密部署和進行中。他表示,“今後將重點打擊比較隱蔽的汙染企業,白天不幹晚上幹,要對此拉網式排查,確保這種企業在運城市絕跡。”

如何破解地方汙染亂象

鋼鐵鑄造類企業汙染問題由來已久。而監管不力、審批把關不嚴,已成為汙染企業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經濟觀察報注意到,在絳縣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絳縣政府也有相關考慮和規劃。其中,傳統產業轉型被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強化“散亂汙”企業整治,實施環保提標轉型,建設綠色化園區、花園式工廠等。不過,絳縣縣長薛玉馬坦承,目前絳縣仍面臨引資難、引智難等問題。

張效生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山西省下一步鋼鐵產業政策的重點是放在兼併重組和提檔升級上。“我們考慮最多的還是要上大的,把裝備上去,產業集中度提上去。再一個就是上一些新品種,不上新品種不行。”

他進一步介紹說,現在一些民營企業普遍是以線材、棒材等低端建材為主,未來我們計劃上一部分特鋼產業。也就是說,企業轉型要轉到特鋼上去。比如建龍鋼鐵兼併海鑫鋼鐵後,不但品種增多了,而且進行了提檔升級,效果很明顯。

張效生告訴經濟觀察報,去年山西省工業技改資金近10億元,今年將增至20億元,近期開始逐步下發。主要採用貼息、補助和獎勵方式。去年山西技改資金中節能環保資金安排了約1.4億元,今年資金規模將更大一些。

一位抽查組的成員認為,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破解地方汙染企業諸多亂象,關鍵要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注重曝光問責,同時完善相關制度,形成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他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下一步,可以考慮部際聯席會議或多部門聯合對問題較突出的地方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公開曝光問題,限期制定整改方案並按時完成整改,上報國家相關部委。若檢查時仍發現存在‘假整改’等不作為問題,就要進行嚴肅追責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