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丨夏天不知道吃什麼?不如來一份涼皮!丨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 風物君語 -

炎熱的夏天

還有什麼比酸辣的涼皮更開胃呢?

火紅的辣子充分打開味蕾

涼爽細滑的涼皮趕走暑氣

今天風物君就帶大家探索一下

涼皮的世界

幫大家做好準備

迎接日益攀升的氣溫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 “三秦套餐”。手繪/壞壞貓

涼皮、肉夾饃、冰峰,三者共同組成了網紅“三秦套餐”。饃麥香十足,夾著油脂四溢的臘汁肉,每一次咀嚼都有充分的滿足感;碳酸飲料帶來的微刺激,及時補充肉夾饃無法提供的暢快感。

但是,這一切都缺不了涼皮的搭配。涼皮筋道、爽滑的口感,加上香辣的油潑辣子,以及蔬菜的加入,充分喚醒味蕾的同時,為“三秦套餐”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味覺層次。如今,這一網紅吃法,在西安一年四季都隨處可見。可是如果想要充分體會它們的魅力,特別是涼皮的獨特滋味,最佳的時間一定是夏天。

1

涼皮,陝西人應對高溫的答案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 圖/視覺中國

涼皮的涼,決定了它與炎熱的夏季有斬不斷的緣分。高溫很容易讓人失去胃口,這對吃貨們來說無異於折磨。對此,全國各地都不乏應對之策,而陝西人給出的答案就是涼皮。

陝西古時就是最重要的小麥產區之一,這裡也發展出了豐富的麵食文化。唐朝宮廷已有針對季節調整菜單的規定。“冬月則加造湯餅、黍臛,夏月加冷淘、粉粥”,冷淘就是冷麵、涼皮一類夏季專享的食物。漫長歲月之中,對於如何讓糧食幻化出千般模樣,陝西人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陝西的涼皮可按原材料分為大米派和小麥派,前者有漢中麵皮*、秦鎮米皮,後者以“三秦套餐”中的涼皮最為常見。

*漢中麵皮雖然叫麵皮卻是以大米制作,小麥製作的則稱為面面皮,分冷、熱兩種吃法。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無論是大米還是小麥,在製作方法上都是異曲同工。麵糰在水中揉洗,將其中的澱粉洗出,可以得到一個麵筋團,隨後它就會化身涼皮中的麵筋塊。剩下的洗面水沉澱後倒去多餘水分,倒進涼皮鑼(金屬製平底圓形容器)內攤平,蒸熟後過涼水冷卻,取出切條就是涼皮了。使用大米制作,可以省去洗面筋的步驟,直接以米漿蒸制。米(面)漿經過高溫加熱,澱粉的分子變得緻密,使得涼皮富有彈性,這一過程被稱為澱粉糊化。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涼皮的配菜一般有黃瓜絲、豆芽、香菜,以蒜水、醋、醬油、鹽等調味,最後那一勺辣子則是涼皮的靈魂。一份合格的涼皮,在筋道爽滑之間,透著酸、辣、鹹的複合滋味,穀物的香氣伴著一絲清甜,幽幽地遊離在唇齒之間,一個不小心,汁水濺在臉上、衣服上,懊惱之中也不會停下筷子,因為心裡能想到的最佳報復手段,就是將之一掃而光。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2

製作涼皮的“十八般武藝”

陝西作為麵食大省,每一種麵食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涼皮也不例外。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岐山擀麵皮,顧名思義,其並非通過在鑼中蒸熟麵漿,而是經由擀壓制成。同樣洗面筋得到的澱粉水,需要在沉澱後再經發酵,之後在鍋內小火熬去水分,製成半熟的麵粉團。將面劑擀成麵皮的形狀後,再次蒸制。

相比複雜的製作工序,岐山擀麵皮的配料則簡單得多,只需麵筋、蒜汁、香醋、以及秦椒辣油。那種難以名狀的美妙口感,是岐山人鄉愁的滋味。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 岐山擀麵皮。

不少非陝籍吃貨,初次瞭解陝西味道都是通過回民街。夏天的回民街,麻醬涼皮是無法錯過的爽口小吃。與漢族人不同,回民的涼皮不洗面筋,而是直接以麵糊蒸成麵皮。

這種方法帶來的改變是麵皮不那麼晶瑩剔透,卻擁有更加出色的彈性。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調料也顯出回民涼皮的不同,麻醬一出場註定是唱主角的,它的香濃醇厚,與辣椒油的熱烈火辣雙劍合璧,原本小清新的涼皮,也有了大開大合的霸氣。這種不洗面筋的做法在西北並不罕見,甘肅蘭州的高擔涼皮在厚實程度上甚至還要超過麻醬涼皮。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除了製作手法和麵糊上的差異,陝西人還善於在材料上出新,當中最特殊的一個,無疑是西府醋粉。醋粉的誕生,既是陝西人生活智慧的縮影,又是過往貧苦生活的留存。關中西府產醋,釀醋剩下的醋渣也是不能浪費的糧食精華。西府人靈機一動,把醋渣和麵一起按“隔水蒸”的方法做成麵皮,再經調味,也就有了西府醋粉這涼皮中的“暗黑派”。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 西府醋粉,黑亮的色澤,讓它在外貌上就與眾不同。

3

涼皮,大西北夏天的味道

涼皮幾乎在西北的所有小麥產地都能見到,雖然風格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已共同成為西北人民消暑開胃的最佳選擇之一。

新疆石河子涼皮丨薄卻不失韌性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愛吃新疆菜的小夥伴,或許對新疆涼皮不陌生,但要是問新疆哪裡的涼皮最好吃,石河子一定會當仁不讓地佔據C位。石河子地處北疆,是建國後方才興起的年輕城市,但是新疆人對小麥的熱愛早已有著悠久的歷史。

4000年前,小麥正是途經新疆傳入中國。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石河子涼皮基本味是酸中帶辣,這與各地涼皮並無明顯差異,但石河子涼皮看著明顯更薄,近乎半透明,吃起來卻不失韌性。每一口下去都能感到辣椒與麻醬緊緊包裹著涼皮,偶爾竄出的芥末的刺激感,時刻提醒著吃客們,這份涼皮有不一樣的血統。食客還可以根據喜好,加入黃面、牛筋面,這被稱作“兩摻、三摻”,滿足麵食愛好者對口感的不同追求。

內蒙古釀皮丨怎麼能少了爛醃菜

對於內蒙古的吃貨們來說,涼皮在習慣上被叫做釀皮,而它最明顯的特徵是爛醃菜的傾情加盟。

由於過去新鮮蔬菜難得,內蒙古家家戶戶都有著醃製蔬菜的習慣,這也是當年走西口帶來的風俗。圓白菜、胡蘿蔔、青椒、芹菜切絲,放在罈子里加入花椒鹽水,醃製幾天即可食用。蔬菜中的水分在鹽水作用下析出,形成脆中帶韌的口感,發酵產生的乳酸菌帶來酸爽的味道,用來搭配釀皮再好不過了。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 央視《回家吃飯》節目中的巴盟釀皮。

巴盟釀皮是內蒙古釀皮界的大佬。巴彥淖爾所在的河套平原,自古以來就是重要農業區,巴彥淖爾在蒙語中即是“富饒的湖泊”之意,作為全國最優質的小麥產區之一,這名字當之無愧。有優質的小麥,自然就有優質的釀皮。在巴彥淖爾,釀皮既是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宴請賓客的地方名菜。充滿麥香的釀皮裹挾著爛醃菜,盡顯細滑的同時,間或爆出“咯吱咯吱”的脆響,胡麻油爆香的芝麻與沙蔥有著撲鼻的香氣,讓人不覺慢下來細細體會這感官盛宴。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在內蒙古,還有一個釀皮的秘境——薩拉齊。薩拉齊是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的一個鎮,雖然地方不大,當地釀皮的名氣卻在呼包二市都叫得響,不放爛醃菜的它,儼然是內蒙古釀皮界的另一股勢力。各色香料爆香過的胡麻油,以及老醋和辣椒油,在麵皮的調和下,酸、辣、香的滋味各顯神通,又渾然一體,這種收放自如的味覺享受,已是當地人見慣了的日常味道。

寧夏大武口涼皮丨夏天裡的一把火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如果有一場涼皮的競賽,寧夏代表團的首發陣容裡,一定有石嘴山的大武口涼皮。大武口的涼皮除了涼拌,還會做成卷涼皮。黃瓜絲、花生、麵筋、香菜等配料加入芝麻醬、辣椒油等調料拌勻,直接卷在涼皮裡。涼皮所有的元素都在,只不過是變成了一個涼皮卷,可以邊走邊吃,更適合趕時間的學生黨和上班族。

不論是卷涼皮還是普通涼皮,大武口涼皮看上去一定要是紅彤彤的。在這裡吃涼皮,辣椒油一定要給足,大武口人就是貪戀辣椒濃厚的香氣。厚厚的涼皮,大塊的麵筋,飽吸紅油醬汁,辣味不那麼猛烈,卻由內到外透著辣椒獨特的香氣。大武口人執拗地認為,這是世間最獨一無二的味道,是無可替代的涼皮界佼佼者。

河南濮陽裹涼皮丨涼皮王國的飛地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涼皮在西北地區廣受歡迎,殊不知,在河南省還有一塊涼皮王國的飛地——濮陽。與大武口卷涼皮類似,在這裡涼皮以手卷形式出售。豐富的內容隱約可見,但是麵皮緊裹,滴水不漏,絕不會出現黃瓜絲“異軍突起”的尷尬。“吃技”不高的人,免不了吃得一手、一嘴湯汁,於狼狽之中享受美味,不正是這種“髒髒卷”的魅力嗎?

濮陽裹涼皮,可以說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的移民產物。當年,位於青海湟中的“第一兵器製造廠”整體搬遷到濮陽。家鄉的味道跟隨工人們而來,河南小麥大省的地理優勢,為涼皮提供了最大的發揮空間,涼皮順理成章地在此落地生根。

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河南……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皮最好吃?

留言告訴風物君

哪裡的涼皮是你的最愛?

文丨伊森

圖編丨Geethan

閻豔《古代湯餅及其文化意義》

本文圖片來自視覺中國、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