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重樓藥用資源、重樓的藥材沿革

重樓藥用資源、重樓的藥材沿革

重樓藥材原名蚤休,在我國用藥歷史悠久,使用較為普遍,向來被譽為蛇傷癰疽之良藥,大部分本草書籍均有記載。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就記載有:“蚤休,味苦微寒,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一名蚤休,生山谷。”對其功效及生境進行了描述,但未明具體產地。

魏晉時期《名醫別錄》記載為:“蚤休,有毒。生山陽及冤句。”南朝時期《本草經集註》記載為:“味苦,微寒,有毒。主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山陽、川穀及冤句。”其中“山陽”指今山東全縣或河南武縣,“冤句”指今山東菏澤市,說明當時重樓在黃淮地區有分佈。

唐代《新修本草》記載:“蚤休,味苦,微寒,有毒。主治驚癰,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山陽、川穀及冤句。[謹案)今謂重樓者是也。一名重臺,南人名草甘遂,苗似王孫、鬼臼等,有二三層,根如肥大菖蒲,細肌脆白,醋摩療癰腫,敷蛇毒,有效。”該書已確認蚤休為重樓。“重樓”“重臺”均代表蚤休葉一輪,頂生花一朵的體態,“草甘遂”代表該植物“根如肥大菖蒲”之形狀。《日華子本草》記載:“重臺根冷無毒,治胎風,搐手足,能吐洩瘰癧,根如三尺蜈蚣,又如肥紫菖蒲,又名蚤休,螯休也。”進一步說明此植物根莖多節,節密如蜈蚣的特點。但從唐代的典籍只能推測為重樓屬植物,未能明確其具體生物學種,產地未有擴大。

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記載為:“蚤休,即紫河車也,俗稱重樓金線。生山陽、川穀及冤句,今河中、河陽、華鳳、文州及江淮間亦有之,苗葉似王孫、鬼臼等,作二三層,六月開黃紫花,花蕊赤黃色,上有金絲垂下,秋結紅子,根似肥姜,皮赤肉白。四月、五月採根,日干用。”表明其分佈於黃河以南及江淮間。結合《本草圖經》中的滁州蚤休圖和文字記載分析,滁州蚤休為七葉一枝花。

宋代《本草衍義》記載:蚤休無旁枝,止一莖,挺生,高尺餘,顛有四、五葉,葉有歧,似虎杖。中心又起莖,亦如是生葉,惟根入藥用。從“無旁枝、一莖、挺生,高尺餘,頂四五葉”的描述看,蚤休很可能是重樓屬植物,但“葉有歧似虎杖”卻不是重樓的形態特徵。

明代蘭茂《滇南本草》記載:“重樓一名紫河車,一名獨腳蓮。味辛、苦,性微寒。……是瘡不是瘡,先用重樓解毒湯。此乃外科之至藥也,主治一切無名腫毒,攻各種瘡毒癰疽,發背痘疔等症最良”。《滇南本草》首次以“重樓”(“蟲樓”“重樓”)作為正式藥名記載,並被奉為“外科之至藥”。雲“重樓,一名紫河車,一名獨腳蓮”,《滇南本草》整理組定重樓為雲南重樓,因為雲南分佈最廣、應用最普遍的正是雲南重樓,群眾都稱之為重樓。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重樓金線,處處有之。生於深山陰之地,一莖獨上,莖當葉心,葉綠色似芍藥,凡二三層,每一層七葉。莖頭夏月開花、一花七瓣,有金絲蕊-長三四寸。王尾山產者至五、七層。根如鬼臼、蒼朮狀,外紫中自,有粳、糯二種。外丹家採製三黃、砂、汞。人藥洗切焙用。俗諺雲: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是也。”增加了三層草、七葉一枝花、自甘遂等別名,同時解釋了“蚤休”等語的含義,曰蟲蛇之毒,得此治即休,故有蚤休,螯休諸名。重樓三臺因其葉狀也;金線重樓,因其花狀也;甘遂,因其根狀也;紫河車,因其功用。詳細敘述了重樓的植物形態、藥材加工方法,對根“有粳、糯二種”的敘述則是把重樓藥材區分為角質重樓和粉質重樓。從《本草綱目》中蚤休圖看形態與七葉一枝花近似。

清代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蚤休本經下品,江西、湖南山中多有,人家亦種之,通呼為草河車,亦曰七葉一枝花,為外科要藥,滇南謂之重樓一枝箭,以其>根老橫紋粗皺如蟲形,乃作蟲蔞字,亦有一層六葉者,花僅數縷,不甚可觀,名逾其實。子色殷紅。”根據圖及分佈區域,為七葉一枝花,亦即是“湖南、江西山中多有”的七葉一枝花。此外,文中談到的“滇南謂之重樓一枝箭。應該為雲南重樓j。

根據上述記載,古時蚤休包括了七葉一枝花及其以外品種,其異名較多,主要有重樓、重臺、紫河車、重樓金線等,主治驚癇、癰疽,去蛇毒,但明代《滇南本草》之後“是瘡不是瘡,先用重樓解毒湯。此乃外科之至藥也,主治一切無名腫毒,攻各種瘡毒癰疽,發背痘疔等症最良”。其用途除了去蛇毒以外還運用在無名腫毒等方面,並被奉為“外科至藥”沿用至今。

重樓藥用資源、重樓的藥材沿革

近現代《中華本草》《中草藥大典》《中藥大辭典》記載蚤休,來源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根莖。雲南重樓主產於雲南滇西、滇西北、滇中和滇東及四川西部的攀枝花、米易、會理、會東等地,貴州西部的興義、畢節、赫章、六盤水等鄰近雲南的區域;七葉一枝花主產於四川盆地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區域,以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為主。《中國藥材學》《中藥材傳統經驗鑑別》《雲南藥品標準》記載重樓為雲南重樓和七葉一枝花乾燥根莖。《重樓屬植物》中對王孫稱呼重樓,予以澄清,並認為蚤休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即《本草綱目》中的七葉一枝花,為重樓屬植物,現通稱為華重樓或七葉一枝花。各版藥典均記載重樓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乾燥根莖。

歷代古文獻中,幾未見重樓商品等級的詳細描述。在近代文獻中有品質評價的相關記載。《雲南藥品標準》:以粗壯,體實,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中國藥典》一部:以粗壯、質堅實、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中國藥材學》《中藥材商品規格質量鑑別》《500味常用中藥材經驗鑑別》《中草藥與民族藥藥材圖譜》《北京市中藥飲片炮製規範》《中藥材傳統經驗鑑別》等均記載:以身幹、條粗大、質堅實、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綜上所述中,重樓的品質評價以粗壯、質堅實、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吉山花瑤]。

目前,我國重樓野生資源匱乏,人工種植髮展迅猛,主要產地集中於雲南滇西北的麗江、大理、怒江地區,滇西的保山、臨滄地區,滇中的玉溪、曲靖地區以及滇東南的文山、紅河地區,以滇重樓為主。重樓藥材現逐漸由採集野生資源轉向依靠栽培生產提供,尤以雲南滇西北、滇西、滇中產的粉質重樓為優,並視為道地藥材,而七葉一枝花則沒有明確何地所產為優。

綜上,雲南重樓以雲南滇西北、滇西、滇中及周邊地區所產粉質重樓所佔比例較多,為雲南重樓道地產區。藥材以粗壯、質堅實、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