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端午習俗很多,這些習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端午習俗很多,這些習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端午這一天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紀念屈原等等。這些習俗都由來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端午要吃粽子?

粽子是老百姓在屈原投河後,為了避免屈原的屍體被魚蝦所吃掉,把粽子扔到水中餵魚蝦的。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有多種叫法“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尤其是南北差異極大,南北方飲食文化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南甜北鹹”,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卻突破了這個樊籬,南方大多吃鹹粽、北方則是大多吃甜粽。

二、為什麼端午要喝雄黃酒?

有個民間傳說,當屈原投江自殺以後,有一個老醫生,拿來了一大攤子的雄黃酒,為了避免屈原的屍體被魚蝦所吃掉,當把雄黃酒倒進江水裡以後,在水中真的就浮現了一條惡龍。老百姓齊心協力把這條惡龍拉出了江面,並且對其剝皮又抽筋。於是,從哪以後也就有在端午節用雄黃酒的習俗了。但是端午節也有著除五毒的說法,為了避免這五毒對人類的傷害,老百姓也就用雄黃酒來辟邪驅毒。

三、為什麼端午要賽龍舟?

划龍舟,是為了去水中救屈原的。流傳到現在,在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四、為什麼端午要插艾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你們那裡的端午有什麼其他習俗、特色美食?歡迎分享。

端午習俗很多,這些習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端午習俗很多,這些習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端午習俗很多,這些習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