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母親的一生只做了兩件事,最該感謝她們的不只是兒女!

導讀:每個“偉大”母親的背後,都可能藏著一個總是缺席的丈夫……

母親的一生只做了兩件事,最該感謝她們的不只是兒女!

身為母親的女人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們一生只做了兩件事:一是犧牲,二是奉獻。她們冒著犧牲生命的危險將孩子帶到著人世間,同時揹負著養育孩子的重擔。

然而,在一系列歌頌母親“無私、偉大”的溢美之詞的背後,我們可以隱隱約約地窺見一個事實:女人們不斷付出的同時,她們的丈夫可能已經缺位了。

01

33歲的夏錦菊懷了第三胎,一胎順產,二胎夭折,三胎正面臨十分危險的狀況。

她躺上手術檯,儘管醫生已經在15秒內迅速取出了孩子,但是隨後夏錦菊出現了大出血,醫生決定為她摘除子宮。子宮摘除後,夏錦菊的心臟開始停止跳動,所有醫生開始全力搶救……

手術室外面,是夏錦菊老淚縱橫的父親,而她的丈夫遲遲未歸。

這是紀錄片《生門》裡的一幕。

短短的十幾分鍾,一個母親在生死之間穿梭,一點都不誇張地說,她們九死一生,向死而生。

“一旦生完孩子女人就變了,她的身體會面臨顛覆性的破壞。可即便如此,所有女人都前仆後繼,哪怕身材變形,哪怕要面臨危險,都要把孩子生下來,這是男人做不到的。”《生門》的導演陳為軍如實說。

母親做的第一件事,是犧牲。

看到關於生產和流產的紀實片子,我總是忍不住流淚,感動之外,更多的是害怕。曾經跟一個男性朋友談論女人的生育問題,我忍不住發表意見說:“流產和生孩子,看起來都太痛了。真的是鬼門關裡走一遭。”

他卻覺得我大驚小怪,說:“女人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女人都要生孩子的啊。”

母親的一生只做了兩件事,最該感謝她們的不只是兒女!

對女人生育這件事,有些男性怕是有什麼誤解,覺得生育和吃飯睡覺一樣容易。

就算是未婚男性不能理解女人生孩子為何是生死大事,那已婚男性總該明白吧?可事實並非如此。

當片中夏錦菊因為摘除子宮生命垂危的時候,他的丈夫還在忙別的事,直到老丈人在電話裡十萬火急地說:“這裡好危險”。

當女人躺在生產的手術檯上時,她們的男人又在哪裡?一位婦產科的醫生經常在走廊裡看到等他們妻子或女朋友的男性,有的在輕鬆地打電話,有的還在低頭玩王者榮耀。彷彿說到生產流產,都成了女人一個人要面對的事情。

可別忘了,這個小生命當初能來,有一半的責任在於父親。

《尋夢環遊記》在中國上映的時候,網友們紛紛說中國沒有生死教育,人們不知何為生死,怎樣正確面對生死。除此之外,中國人還少了性教育、生育教育,不知何為性、何為生育。

於是,在生產中,有些孩子的父親就缺席了。他們習慣性地認為男人的第一要務是賺錢工作、老婆孩子可以放在後頭。

母親的一生只做了兩件事,最該感謝她們的不只是兒女!

02

母親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奉獻。

拿我媽為例,我奶奶家是個比較“封建”的家庭,在這種家庭裡,“母親”的地位有時候比自己的孩子還要低,大概是全家最低的,卻要伺候一大家子人。

小時候一到春節那幾天,吃團圓飯,我就發現我媽總是坐在桌子的最邊上,有時候連一小塊桌子都擠不上,只能把飯碗捧在手裡吃。

我叫媽媽坐過來,她也就是笑笑,不會聽我的勸。一開始很不理解,為啥總不給我媽留個位置,後來我懂了,不是我媽不願意上桌,而是我奶奶家裡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女人不能上桌吃飯。

飯後,媽媽獨自去廚房洗碗,看著她忙碌的背影,我不知道我將來不會不成為一個不上桌的媳婦。

這種觀念下的家庭,鼓勵的是:男人威風凜凜,女人低眉順眼。女人不能比男人賺得多,女人不能比男人業績好,女人最重要的是迴歸家庭,否則,你就是讓男人沒有尊嚴。

然而實際上,我媽比我爸掙得多,然後我奶奶就想了一招:讓我媽把賺來的錢交給我爸管,但是我爸卻從來不上交他自己的工資卡。

當然我媽沒有同意,我奶奶憤怒地說:“女人最後都要依靠你男人的!”

但其實,我媽一點也不需要“靠男人”,也不畏懼離婚,她付得起孩子的學費,也買得起自己的汽車。

母親的一生只做了兩件事,最該感謝她們的不只是兒女!

工作能力強的女人,雖然不同於家庭主婦,可她們又會在其他方面被人詬病:你天天忙於工作,一定管不好孩子吧?

我爸就常常指責我媽:沒有按時給我弟洗澡,沒有按時回來給孩子做飯,沒有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他卻忘了,他也是這個家的家長,卻總是指望我媽去做。

根據男女家務勞動時間差異調查數據來看,近十年來,雖然男性和女性的家務勞動時間差距逐漸縮短,但女性平均每天做家務時長仍是男性的1.8倍,承擔著60%以上的家務勞動。

除此之外,一些男性還卻理所當然得認為做飯、洗衣服、教育孩子,全部都是一個母親該有的任務,完成地不好,就要受到百般苛責。

似乎丈夫,只要每月拿工資回家,不出軌就算是模範丈夫。回到家,繼續坐在沙發上當大爺。

而母親既要工作又要帶娃,在婚姻裡需奉獻無數:奉獻給婆家、奉獻給丈夫,奉獻給孩子,危機重重,壓力山大。

母親的一生只做了兩件事,最該感謝她們的不只是兒女!

03

電影《神秘巨星》裡有這樣一個情景:晚上丈夫下班回來,罵罵咧咧地喊肚子餓,想要吃飯,妻子小心翼翼地將晚餐奉上,丈夫卻不滿意地將晚飯全部打翻在妻子的身上。

再看看他們的日常生活,丈夫幾乎不怎麼出場,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偶爾回家,還對家人橫眉立目,一副“我賺錢,我最牛”的姿態。

殊不知,妻子有著幹不完的家務活,還照顧著兩個孩子和行動不便的婆婆。而丈夫平時和孩子們幾乎零交流,兩個孩子都有些害怕自己的爸爸。女兒有什麼心裡話,也只講給善解人意的媽媽聽。

對母親來說,孩子們只跟她親近,這是幸福,也是不幸。在婚姻裡,丈夫缺席了;在教育裡,父親缺席了。

此時只有母親,不得不奮鬥在家庭的崗位上。

而如今的社會,許多母親已經能夠經濟獨立,自己賺錢養家,有自己的事業和抱負。但無奈,還有許許多多的家庭中的丈夫,既期盼女人們可以出去賺錢養家,又希望把母親們牢牢地拴在家務工作上。

雙重的身份和責任,總是讓一個母親左右為難:事業心太強顯得不顧家,忙於家事還想兼顧理想。她們揹負著工作和家庭的兩種重託,甚至要照顧兩大家子的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人詬病。

我們的母親們,她們不是超人,請原諒她們的不完美吧!

今天是2018年5月13日,母親節。

我卻想對所有的丈夫們說:不要輕易地去苛責一個母親。雖然母親會本能地為生育做出犧牲,為家庭努力奉獻,但這並不意味這母親就要包攬一切,理所當然地經歷著“喪偶式生產”和“喪偶式育兒”。

在這一天,需要感謝這些母親的,除了孩子,還有這些母親的丈夫們。


【本文版權歸「花影故事」所有。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