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壺底名印原是“李鬼”?

壺底名印原是“李鬼”?

說到清末民初的家族收藏,蘇州吳氏家族是赫赫有名的。其中的“大咖”級人物吳大瀓精於鑑賞和收藏,喜收藏彝器玉石古籍文物。他因得“宋微子鼎”,銘文客字作愙,所以又為自己取號愙齋,並著有《愙齋集古錄》《說文古籀補》《愙齋磚瓦錄》《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愙齋詩文集》等著作。他同時又非常喜愛紫砂茗壺,經常請紫砂名手黃玉麟、俞國良等製茶壺。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圖1

黃玉麟所制的壺選泥講究,作品瑩潔圓潤,精巧而不失古意,靈妙天然,在眾多清末民國的紫砂名家中堪稱翹楚。現藏於坎薩斯市納爾遜愛堅斯博物館的優雅斗方壺便是由吳大瀓向他訂製的(見圖1)。該壺應是製作於1868年吳大瀓被委任為湖廣巡撫之際。此蓋內鈐“玉麟”印,一面刻畫一位坐著的老人,地上置一柺杖和一筐茶葉,這來源於陸恢模仿“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所作的畫。壺的另一面刻黃慎的採茶詩,下署“愙齋”是吳大瀓的別號,壺底有古銅印的印文,證明其曾是吳氏的藏品(見圖2)。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圖2

我們重點來看看壺底的這方印,是壺做好未燒前,將印蓋到壺底的,這方印的印文是:易都邑聖徒盟之璽。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圖 3

說起“易都邑聖徒盟之璽”這方古印可是有來歷的(見圖3)。易都即陽都,為地名,在今天山東沂水縣西南。“邑”與“口”都是古代較小的居住單位。這方印為戰國齊銅質官璽。其縱52毫米、橫45毫米、高2.2釐米,壇型鼻鈕,四周刻有對稱雲紋,是現存白文古鉨中最大的一方。傳此印於清光緒年間出土于山東沂州(今臨沂),即被濰縣古董商孫海平以八十貫錢購得,後轉售郭裕之,獲利十倍。該璽尺寸之巨、形制之奇、印文之多,可謂世間罕有的奇珍絕品。

那郭裕之又是何許人呢?其族譜上載名郭佑之(資料上多作郭裕之),字錫民,號申堂,清末山東濰縣人。郭裕之嗜學耽古,獲歸化所出古鉥官私銅印凡一千餘鈕,乃編次而附於其舅高慶齡《齊魯古印捃》之後,而成《續齊魯古印捃》十六卷。此印譜成於1892年,存印量較高慶齡書相比多出近一倍,達1184方,其卷一至卷四錄古璽印287方,卷五錄官印80方,卷六至卷十六錄私印817方。

該“易都邑聖徒盟之璽”後又著錄於《尊古齋古鉥集林》,該書作者為黃浚。黃浚(1891年至1937年),字伯川,江夏人,後居宛平(今屬北京市)。黃浚是著名文物鑑藏家,精通英、法、德三國語言。其曾於北京琉璃廠開設古玩鋪“尊古齋”,平生嗜印,收藏古璽、玉印甚豐,輯成《尊古齋古鉥集林》初、二集、《衡齋藏印》等多種古璽印譜刊行。此後,此印於民國初散出後,幾經輾轉,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圖4

再說到這方名印跟吳大瀓的關係,就不得不提這個有趣的故事。這方郭裕之曾經的“壓卷之作”不久即被人仿製,字鏽逼真,連慧眼如炬的吳大瀓也一度被矇蔽。王獻唐先生的《五燈精舍印話—陽向邑鉥》裡這樣寫道:“邑有劉學師,偽造古印能亂真,簠齋致吳愙齋、鮑子年手札中的所謂劉小鬼者也,諸城尹孝廉祝年彭治金石有聲,時以偽物欺人。過濰訪學師,以陽向邑鈢拓本屬劉仿製,字鏽逼真,持售吳愙齋,愙齋重價得之。大喜。濰賈有奔走愙齋門者,愙齋出示……濰賈深悉底蘊,但額手曰‘此大帥洪福’而已。後知印在郭處,所得為贗作。”仔細對比一下圖2和圖4 (該印“本尊”的拓片)可以發現,璽印上方凸起部分有所不同,圖2的文字過於拘謹,可見印在愙齋款斗方壺上的印是方偽印;而郭裕之的印譜成書於1892年,由此可見此壺的製作應早於此。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壶底名印原是“李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