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連鎖酒店、情趣用品和新零售

新零售該怎麼玩?

阿里、騰訊給出的答案是生態。餓了麼、聯華超市、新華都、蘇寧、銀泰等歸屬了阿里陣營,京東、永輝超市、美團、步步高、沃爾瑪、海瀾之家等站在了騰訊這一方,嗜血如鯊魚的巨頭們正通過一場場資本遊戲塑造新的商業法則。

然而對於非巨頭或者創業者來說,新零售的發力點恐怕只剩下場景,或是場景重構,或是場景下沉,或是場景融合……幾乎所有的新零售“野心家”都在尋找場景,便利店、商超、貨架等均被加上“無人”的前綴,進而成為一個又一個新零售樣板。

不盡如人意的是,2017年吸金5億,在全國59座城市鋪下10萬貨架的果小美,被質疑“虧本賺吆喝,利潤抵不過運營成本。”猩便利、便利蜂、GOGO小超等無人貨架項目也相繼被曝出問題,新零售和線下場景的粗暴連接,已然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瓶頸。

但在硬幣的另一面,諸如生鮮、服飾、家居等垂直場景,已經在盒馬鮮生、海瀾之家、居然之家等得到印證,尋找與新零售更加貼合的垂直場景或將成為新的風向標,而線下星羅棋佈的酒店,自然成了新零售的“獵物”之一。

酒店新零售的虛與實

酒店被新零售玩家們青睞並非無跡可尋,在飛豬發佈的《消費者驅動新零售時代酒店變革》報告中,2016年~2021年期間中國將出現1.8萬億美元的私人消費增長,其中90、95後為主的年輕客群增長消費佔比達69%,而這類人群也正成為酒店消費的新力量,50%以上的週末酒店需求由90後消費者產生。

連鎖酒店、情趣用品和新零售

無論從消費升級的角度,還是新生代消費行為的變化,酒店早已成為新零售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於在新零售提出後短短兩年的時間內,以酒店作為場景的新零售就已經衍生出了三種玩法。

1、體驗性新零售。

去年8月份的時候,網易嚴選和亞朵聯合打造了場景電商酒店;今年1月初,盛傳已久的MUJI HOTEL正式在深圳開幕。都是“所用即所購”的場景消費,都在迎合新中產審美的性冷淡風格,在互聯網的語境裡,也都符合新零售的概念。

如此重模式的酒店新零售,不失為體驗性新零售的絕佳案例。網易嚴選、MUJI等所謀求的正是用戶“先服務、後決策”的消費心態,或者說體驗的過程就是消費本身。原因在於,網易嚴選和MUJI提供的都是客單價比較高的商品,且都在倡導所謂的生活方式,那麼酒店便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通過實際體驗消除用戶的決策風險,進而完成流量的高效轉化,不管是把流量轉移到線上的網易嚴選,還是MUJI之類向門店轉移。

一般來說,體驗性新零售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費群體,難以進行規模化、快速化的複製,但這並不妨礙新玩家的加入。

2、消費型新零售。

零售的本質還是“賣貨”,作為人流較為頻繁的線下場所,連鎖酒店自然成了各類“無人”新零售玩家爭相佔領的場景。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前幾年在漢庭、如家等連鎖酒店裡,連自動售賣機還比較罕見,如今已經可以看到不少智能貨架類產品。

連鎖酒店也面臨著自己的問題,比如行業內同質化嚴重、品牌忠誠度不高以及日益上漲的租金和運營成本,提高入住率和品牌度自然成了酒店業需要深耕的方向。打著新零售旗號的智能貨櫃,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連鎖酒店的“焦慮”,消費者可以便利化、自助化購買商品,同時也實現了用戶購買行為和偏好的數據化,不僅讓重構人、貨、場的說法成為可能,也彌補了連鎖酒店在用戶數據上的缺失。

不過,消費型新零售意在替代酒店旁的便利店,與酒店的場景連接尚未發生化學反應,對用戶體驗的優化也未完全顯現。

3、即時性新零售。

有人在為新零售做加法,比如讓商品或服務無限接近用戶的消費場景,實現供給和需求的無縫連接,完成轉化率和價值的提升;也有人在為新零售做減法,重構消費者和服務或商品的中間路徑,降低零售的交易成本。

切換到酒店的場景中,即時性新零售無疑就是加法和減法疊加的結果,瞄準的恰是用戶“非計劃”的即時性消費。以情趣用品消費為例,連鎖酒店在“客房擺賣成人用品”的做法並不新鮮,但產品質量和結算時的尷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轉化率;而注重品牌形象的高端酒店,往往在情趣產品的擺放上有著各種顧慮。也正因如此,貓又科技等試圖將小型智能情趣售賣機送進酒店客房,同時也在驗證即時性新零售的可行性。

至少從“即興消費”的層面來看,情趣用品率先試水的即時性新零售,以“新”、“快”、“私密”的便捷式體驗,足以給用戶帶來心理和生活趣味的滿足感。

只是從實際反饋來看,三種酒店新零售的玩法並沒有完全被市場接受。體驗性新零售有著過高的用戶門檻,也只有網易、MUJI這樣的鱷魚級玩家願意試水,並不適合所有的玩家;消費型新零售迎合了酒店方的痛點,卻未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轉化率上被價格、品類所制約;即時性新零售交出了一份看似滿意的答卷,在貓又給出的數據中,目前的轉化率在20%左右,但很大一部分因素要歸功於情趣用品這一特殊品類。

為何情趣用品是個例外?

這個問題似乎不難解釋。酒店提供了比家庭場景更加“情趣化”的場所,也是情趣產業鏈上的重要角色。

在智研諮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成人用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中,線下門店與線上電商平臺的銷量比例約為6:4,其中及時性的需求是線下銷量佔優的主要原因。而據都市酒店集團發佈的二三線城市開房報告顯示,成人用品已經位居鐘點房內商品銷量第三名。

回到酒店行業來看,快捷酒店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如家在過去幾年的入住率連續下滑4%-5%,單房平均收益下降了10元每間夜;高端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已經低至55%,不少四星酒店每日淨利潤為負值……與此同時,主題型酒店開始異軍突起,情趣酒店的市場需求日漸凸顯。僅以日本市場為例,大約有3萬多家情趣酒店,即使在嚴重的經濟衰退下,其年產值亦達到400億美元。以此推算,國內情趣酒店的市場缺口在1000億左右。

連鎖酒店、情趣用品和新零售

在荷爾蒙的刺激下,酒店、情趣用品、新零售的融合被迅速引爆。從已有的案例來看,情趣相關的新零售無外乎兩類:三十八度夜、69空間等智能貨架為主的無人門店;以貓又科技、魔便利為代表深入酒店場景中的智能情趣售賣機。正如前面所說,在眾多酒店新零售的嘗試中,貓又的智能情趣售賣機是為數不多踩準消費G點的,其中有情趣用品的先天優勢使然,同時也離不開對消費心理的精準拿捏。

比如與酒店場景的無縫融合。高端酒店拒絕擺賣情趣用品的重要原因就是違和感,與酒店定位的違和,與用戶畫像的違和。貓又的聰明之處正是在產品設計上融入酒店的裝修風格,同時提供場景化的功能。好比說貓又搭載了智能語音控制,可以控制酒店的燈光、空調等設備,也可以鏈接酒店的叫餐、叫早等服務。不僅滿足了用戶對情趣用品的需求,也填充了用戶的零散注意力。

比如用完即走的消費趨勢。不同的新零售場景有著不同的針對性人群,也就有著不一樣的消費癢點。連鎖酒店內擺賣的成人用品,或許滿足了特定人群的剛需,對於隱私和情感的過渡消耗,又變相扼殺了用戶的消費慾望。新零售不只是理念的迭代,還有技術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在貓又等品牌的情趣售賣機中,用戶掃碼消費,沒有信息的顯性殘留,順應了隱私消費用完即走的趨勢。

連鎖酒店、情趣用品和新零售

再比如減少用戶的參與成本。貓又智能情趣售賣機僅有10個左右的SKU,安全套產品佔據了2-3格,其他品類包含情趣內衣、延時產品、男女用器具等。SKU上的剋制不僅降低了供應鏈的管理難度和成本,也在縮短用戶的操作流程,降低學習成本,避免人為造成的時間損耗。相比於“重”,“輕”似乎更符合強剛需的消費行為。

值得思考的是,新零售的使命不只是佔領場景,還需要場景的延伸和擴充。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傳統的情趣用品售賣機迎合了基本的用戶需求,但貓又等為酒店方提供了更多的可選項,諸如情趣主題客房、智能化客房等等,既有對用戶行為的精準洞察,也有酒店場景的深度貼合。

結語

新零售的核心在於和用戶消費行為的與時俱進,而非商業模式上的各種花樣。畢竟消費變革的驅動因素是用戶群體的變化,消費主力從70後過渡到80後的時候,電商逐漸取代了傳統零售,而更注重體驗消費的90後成為主流的時候,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孕育而生,當00後崛起的時候,同樣會有新的轉折出現。

對於新零售領域的創業者來講,何嘗不是一個啟示,不同的場景,適用不同的模式,前提都是深度挖掘消費場景和用戶行為之間的關聯,也預示著新零售的多元化。正如情趣用品和酒店場景的天然聯繫,所謂的佔領場景,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突破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