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心理按鈕"?

微信公眾號:3

7度心理(ID:psy-37),歡迎分享!

“兒童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一個人童年的經歷將會對他的一生產生最長久的影響,如果童年時期是一束陽光,那麼在成長的道路上內心將充滿溫暖;但如果童年時期是一道傷痕,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將籠罩在陰影之下。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不完整的童年,不完美的小孩

小時候經歷的重大事件,或許當時的情景,當時的細節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淡忘,但當時的感受,所造成的影響卻是能永遠寄生在人的腦海當中。尤其是帶有黑暗面的事件,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不良經歷對身體的影響

Vince Felitti和Bob Anda曾對ACE(童年不良經歷)進行研究。他們兩人詢問了17,500名成年人,瞭解他們的"童年不良經歷"。ACE包括生理上、情感上遭受的不幸或是性侵害;生理或情感上遭受的忽視;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物質依賴、遭到監禁;父母分居或離婚; 或家庭暴力。每個問題只要回答"是",ACE分數就增加一分。

接著,他們將ACE分數與健康狀況關聯起來,結果發現ACE十分普遍,67%的人曾至少有一個ACE得分,有12.6%的人有四或四以上的ACE得分。另外一個結論是,ACE與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著一種劑量反應關係: ACE得分越高,健康狀況越糟糕。

如果一個人的ACE分數大於等於4分,他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對風險是ACE分數為0時的2.5倍,患上肝炎的風險是2.5倍,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是4.5倍,而自殺風險是12倍。ACE分數大於等於7的人終身都有3倍的風險患上肺癌和3.5倍的風險患上冠心病。看到這一系列驚人的數字,不禁讓人感到保護好孩子美好童年的重要性。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科學證明,早年遭受的不幸會影響兒童大腦和身體的發育,它抑制大腦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影響大腦的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杏仁核(amygdala)等腦區域,除此之外,還會影響正在發育的免疫系統,以及正在發育的內分泌系統,甚至還會影響兒童的DNA讀取和轉錄方式。早期不良經歷對人的一生的健康影響巨大。

童年的精神創傷

童年精神創傷是指一種急性的外來精神打擊或一系列打擊,這類打擊可引起明顯的精神活動改變,是受打擊者改變他們過去正常的防禦機制,或使他們處於一種無助狀態。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Taffe等研究者曾對126例來自經常有家庭暴力衝突家庭和沒有這樣衝突家庭的6-11歲兒童進行了研究,發現在有這類衝突家庭裡的孩子,存在更多的內傾性性格問題、外傾性性格問題和社會適應能力較差等不良特徵。經歷過童年創傷的孩子有可能患有人格障礙或者精神障礙,這些心理疾病與童年創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如在《致命ID》這部電影裡命案發生的根源一樣。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11個相互完全不瞭解的陌生人,被迫聚集在這個搖搖欲墜的破汽車旅館中。大家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也不同,但他們都共同面臨著同一個問題:被困的人一個個被殺害,而真兇就隱藏在他們中間。影片結局出乎意料地揭示了事件的真相,原來主人公麥肯患了精神分裂,這11個人是他裡面的11個人格,隨著人格的消滅,警察們和心理專家都以為麥肯恢復正常,殊不知,這幾起殺人事件的真兇竟然是一個看起來有點自閉的小男孩人格提姆西。

這個人格代表著主人公所有的陰暗面,它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童年陰影,影片最後小男孩人格成了最大的贏家也暗示著一個人的童年創傷是無法磨滅的。

原生家庭,人生的基石

為了不讓孩子留下童年陰影,家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什麼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不包括後來孩子自己組建的家庭。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一定分量的影響。

本自同根生,性格大不同

大家身邊或許都有非獨生子女的朋友,又或者自己本身就有兄弟姐妹的,不難發現雖然都同父同母,但彼此的性格大相徑庭,興趣愛好也迥然不同,即便是雙胞胎,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這與孩子在家庭中的排行有關。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一般來講,老大需要幫忙照顧弟妹,會更加懂事一些,所以他們責任感強,做事踏實,容易獲得成就。美國早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在26名航天員中,有23名為老大或獨生子。

而老么由於年齡小,不僅會額外得到父母的關愛,還會受到哥哥姐姐的調教和訓練,所以他們會聰明乖巧,但老么會承載比較多的家庭中隱藏的弱勢和問題,比如不良行為、極端情緒、疾病等。至於老二或者排行中間的孩子,通常是受家人忽視的一個,沒有像老大那樣的號召力,也沒有像老么那樣受寵溺,所以他們“一定是個叛逆”,要麼出奇地順從或優秀,要麼桀驁不馴。

作為父母,有義務教會並教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健康快樂的童年中茁壯成長。對於老大,嘗試多給他們自由的空間,正確地引導他們;對於老二,給予他們多一點的關懷與愛護,多鼓勵和獎勵他們;對於老么,則要有一定獨立的空間,不能太過寵溺。

成長背景,會如影相隨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印記,而這些印記則被稱為“心理按鈕”。心理按鈕是指每一個人在自己內心設置了一道“心理程序”,一旦觸發到這個程序的按鈕,就會產生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反應,且這種反應通常都是負面的、消極的。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比如,一個從小看母親總是用眼淚操縱父親的小孩,長大後當他看見妻子掉眼淚時,立刻大發脾氣,而不是去安慰她,因為那一剎那間,兒時的影像彷彿又重演,他的潛意識裡,認定妻子就像母親要控制父親一樣,其實這個妻子很無辜,她只是不小心觸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鈕。

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把過去和現在混淆,以為過去的事情又再度發生了,其實,在你身邊的人只是碰巧觸發了你的心理按鈕。

父母,童年裡不可或缺的角色

孩子的童年首先出現的就是父母,他們與孩子的關係最為親密。父母就像是小孩一生中上的第一堂課,嬰兒從呱呱墜地開始便與父母產生了情感上的依附,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與父母都是捆綁式的生活。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不少書籍與研究證明,童年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發育以及成年後的社會生活所起著重要作用。父母雙方善於反省、專注,強調紀律而非懲罰,為孩子積極的能力感到驕傲,為他的創造性和獨立性感到愉悅,以及父母之間感情深厚,所有的這些都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母嬰之間的互動更為重要,從母親和嬰兒之間的母愛到雙方互動,如手指碰觸、言語表達、親吻、凝視、表情等,都能真真切切地對孩子產生影響。

你這些糟糕的負面情緒,只因觸發了童年時期已設定的

所以,為了能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童年,擁有健康的人格,請給孩子更多關心、善良和愛,用美好的經歷取代陰暗的故事。因為:

永遠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物:這是童年的回憶。——杜伽爾《蒂博一家》

參考文獻:

[1] Nadine Burke Harris. How childhood trauma affects health across a lifetime. TEDMED.2014-09

[2] 羅小年,王高華.童年精神創傷:一個影響精神健康的因素[J].健康心理學.1993,1(1):10-12

[3] 黃維仁.親密之旅[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9-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