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今天就是孩子們期待的六一兒童節了。

每年這個時候,孩子們幼兒園總是舉辦一些主題活動來慶祝這個專屬於孩子的節日。

但是,每一次老師在通知家長參加的時候,總會那麼幾個家長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不來參加:

“老師,最近要出差,實在過不去。”

“老師,不好意思,家裡有點事,今天的活動恐怕不能參加了。”

“老師,單位不好請假,讓孩子奶奶去吧。”

……

我們想一下,六一兒童節當天,孩子們高高興興的在臺上表演節目,家長在臺下給孩子微笑鼓掌,孩子肯定很開心。

但那些沒有家長陪伴的孩子呢?看著別人的爸爸媽媽親熱的抱著孩子,而自己卻只能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家長一定要明白,參加學校或送是為了瞭解孩子,轉化教育觀念,增進親子感情的絕佳機會。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美國研究人員調查了1500名男女後發現,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會影響他們日後的性格、感情,乃至整個人生。

母子關係主要影響孩子的情緒和情感表達方式,對孩子未來處理感情產生影響;父子關係決定著孩子扮演的社會角色,得不到父愛的孩子,長大後可能產生反社會傾向。

家庭中的親子關係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態度行為、價值觀念及未來成就。由此可見,它的良好建立有多麼重要。

參加學校組織的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有益於父母加深對孩子的瞭解,不少父母在參加完親子活動後,會發出“原來我的孩子這麼能幹!”的感慨。同時,它更有利於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孩子通過親子互動,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關愛,促使親子關係健康發展。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而家長缺席孩子的學校活動,則會對孩子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

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

無論是六一活動或是其他學校組織的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場盛典,孩子會為了排練節目付出努力和汗水,而做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在爸爸媽媽面前展示更好的自己。

如果家長缺席活動,孩子得不到關注,只能孤單的看著其他的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玩樂。

的確,家長陪伴,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使孩子更加自信,各項表現也會愈發踴躍和大膽,從而有利於樂觀、自信等品質的培養。

當看到別的孩子有家長陪伴,而自己一個人時,孩子會產生一種極大的心理落差和孤獨感,長此以往,會造成自卑的心理,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減少了親子互動的機會

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缺席活動就不能享受這段快樂的親子時光。而且,在親子活動中,家長零距離和孩子配合、遊戲,不但能感受到和孩子參與活動的樂趣,同時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當孩子和父母共同努力贏得比賽,跳起來歡呼時,那種自豪感和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降低孩子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在重大節日裡,如果父母缺席,孩子不僅不願參加遊戲,還會把對有爸爸媽媽陪伴的同學的羨慕之情轉化為對活動本身的排斥感。

孩子會想:“反正我參加表演,爸爸媽媽也不會看,要是沒有活動,我就會和大家一樣了……”

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會因此受到打擊,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厭惡參加活動,可能會進入自閉狀態。

不利於與老師的交流溝通

每位老師都希望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這對增進雙方理解與信任至關重要。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可以客觀瞭解老師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更有利於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如果家長總是缺席幼兒園活動,就會拉大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家園共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父母在孩子童年記憶中的缺席,往往是親子關係中最難以修復的傷害,也是爸爸媽媽難以彌補的遺憾。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總是聽人說,自己多忙多忙,沒有時間陪孩子。可是,那些比你忙無數倍的人,卻把陪伴孩子成長,作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不久前,奧巴馬的大女兒瑪利亞考上了哈佛大學,這個有著全世界最忙父母的孩子,卻享受著最優質的陪伴。奧巴馬曾經說過,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也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一位好父親”。這些年,無論多麼忙,他都爭取時間陪在女兒身旁,伴她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別看鄧超日常喜歡搞怪,但是正經起來還是非常溫馨的,特別是面對一雙兒女時那一份滿滿的父愛,孫儷在微博分享了一組與老公鄧超陪兒女參加學校運動會的照片,並稱手受傷的鄧超還堅持要參加兒女們的運動會“不容易”,雖然孫儷還調侃鄧超是拖自己後腿的,但也不乏是變相稱讚了鄧超一番。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父母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角色,花時間花精力認真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情感回應,建立起親子間親密的依賴關係,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溫暖,對家庭有歸屬感,孩子才能夠真正地建立起內在的安全感,由內而外地展現出自信的一面。

別再重要的日子裡缺席,別讓孩子長大以後才發現,童年的回憶裡獨獨少了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