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寒潮下的直播平臺

曾幾何時,直播行業火得一塌糊塗,在高潮期,甚至一個APP、幾個主播就能支撐起一個"只賺不賠"的舞臺。但,正像互聯網行業的規律一樣,新舊交替的頻繁度是難以想像的,昨天還在瘋狂攬錢,今天可能就要退出市場。

寒潮下的直播平臺

眾多的直播APP

1月,正是一年裡最寒冷的季節,在直播行業,寒潮同樣來襲。2017年,對直播行業來講絕對是"痛,且不快樂"的一年,行業大洗牌,近百家直播平臺黯然退市,即便是生存下來的平臺,也在不斷變革和迭代的過程中,如果不變,可能下一輪洗牌就會遭遇淘汰。

寒潮下的直播平臺

直播平臺

每一個行業在發展初期都會經歷一段野蠻式增長,比如共享單車。當市場逐漸冷靜、用戶逐漸冷靜、資本逐漸冷靜後,市場經歷大規模洗牌就在所難免。原始的直播平臺運營模式非常簡單,吸引眼球的手段也比較單一,即便是這樣,仍然能夠輕易獲得千萬級的用戶群體,原因就是人們的獵奇心理。但這種心理不會保持太久,如今再用帥哥美女來博眼球就有點小兒科了。

當一批網紅退潮後,一些平臺開始思考,將平臺的命運押寶在某些網紅身上絕對是不"靠譜"的,一旦出現利益糾紛,網紅會帶著大量用戶流向其他平臺,這是直播企業難以承受的。另外,網紅的培養也開始突破原有的歌舞、搞笑模式,加入了更多元素,比如遊戲、才藝、名人、團體等等。

寒潮下的直播平臺

抖音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開始有直播平臺嘗試"直播"外的運營模式,比如抖音、火山小視頻等,開始通過短視頻的方式撬動市場,尤其是抖音,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新平臺發展生態,而且收割了直播平臺可觀的市場。

休閒、娛樂是直播平臺生存的根基,而傳播方式則在考驗著經營者的頭腦,靠打"擦邊球"的時代已經過去,數據造假也難以欺騙圍觀者的眼睛,只有創新,迎合正常的心理需求,才能讓直播平臺在洗牌後走上發展的正軌。關注科曼一卡通,關注身邊的科技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