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中國式治沙”:幾代人花費40年,在1000多米的高山建水庫!

旅行走過世界上的地方越多,就越發對自己能作為一箇中國人感到驕傲,因為中國的很多方面在國際上都是無人能出其有的。就拿中國治沙來說,中國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同時又是世界上將治理沙漠做到最好的國家,中國在治理沙漠上獨樹一幟的見解,讓中國開創出了一條“中國式治沙”之路!


“中國式治沙”:幾代人花費40年,在1000多米的高山建水庫!

說起沙漠,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一望無際的沙海,乾旱少水。

水在很多沙漠中都是奢侈品,治理沙漠第一步一定是往沙漠中引水,但中國治沙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沙漠中建起了節水蓄水的水庫。

“中國式治沙”:幾代人花費40年,在1000多米的高山建水庫!

60年前,在河西走廊的東北部,石陽河下游,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紅崖山上,政府為了方便當地民勤境內人民的生活,開始修建起了水庫,並將之取名為紅崖山水庫。先不說在沙漠中修建水庫之難,即便單單在紅崖山這樣100多米高的高山上建水庫,在60年前的國際上都是隻有少數幾個國家才能完成的。

“中國式治沙”:幾代人花費40年,在1000多米的高山建水庫!

水庫建設的艱難導致了建設工期長,紅崖山水庫的出行雖是在短短几年之內就修好了,但是後來斷斷續續的補建一直在進行,一直到紅崖山水庫修建完成,已經花費了共40年時間,其間凝聚了中國好幾代人的努力。


“中國式治沙”:幾代人花費40年,在1000多米的高山建水庫!

紅崖山水庫是一座挖地儲水的工程,目前,它是中國西北民勤縣境內唯一的水利工程,澆灌著全縣60多萬畝地,是民勤縣全縣人民生活重要的命脈。

對於紅崖山水庫,你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瞭解嗎?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