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

大家誰也不知道。

今天,雖然區塊鏈領域還沒出現真正非常有價值的殺手級、企業級應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給我們提供了未來的多種可能。

正如Vechain創始人陸揚所說的,他認為自己做區塊鏈最大的意義在於改變世界,現在可能還看不清一個明確的方向,但不斷地積累後,你就會發現機會、發現未來商業的可能。

陸揚跟我們分享了他在區塊鏈領域的以下幾點看法。(本文整理自Vechain創始人陸揚的採訪)

未來商業模式的創新可能:物流+信息流+價值流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人類最初發展科技的時候,發展的是物流技術,汽車、飛機、輪船、大炮。都是幫助把一個東西、或者一個人從A點運到B點,都是越來越快捷的方式。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最近的互聯網技術,我們把它稱之為信息流技術,物流和信息流這兩個技術結合在一起後,新的商業模式就出來了。比如說,電商就是把信息流和物流做了一個有機的結合。

區塊鏈帶來的是一個更加通用的共享,更加通用的價值流基礎的轉移。所以,未來如果把物流、信息流、價值流整合在一起,可能就會帶來更多的商業變革。

任何把這三種價值發揮到最好的,應該就是最高效的商業模式。

在哪個領域能更快得到驗證?切入到具體的商業環境中的應用應該就是最快得到驗證的領域。

創新本來就是個不可預測的事情,google是怎麼做出來的?是因為先有許多的網站,才想做一個搜索引擎,現在又加上了人工智能、算法。

這些模式都不是一開始大家就想好去做的,這些東西必須要經過一開始的積累,積累到一定階段之後,你再從中間發現一些連接性,找到一些新的東西出來。

創新治理模型:去中心化應該和中心化結合

現有的很多區塊鏈項目,包括以太坊等,治理模型和經濟模型是很有侷限性的。

我們認為:絕對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一個偽命題,不是絕對的去中心化,也不是絕對的中心化。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應該在它們其中尋找一個Blance—平衡點,應該有合適的組織去管理區塊鏈項目,讓這些項目能夠使用性更友好,或者鼓勵他們更多的去做一些對實體世界更有意義的事情。在這些過程中就需要比較強的治理。

這種治理的方式不是純粹的去中心化、而是可以用中心化的形式,產生管理委員會來做一定任期之內的管理。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比較有意思、有真正價值的企業級應用,這中間有很多的限制。

比如,沒有比較全面的審核方案,你可以隨便去寫一個智能合約、但這個智能合約到底好不好、或者有什麼問題是沒有人管的。

Vechain(唯鏈)將會開發一個項目,對進入我們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做一個驗證,經過專業人士和機構驗證過的智能合約和沒有驗證過的,意義肯定不一樣。對企業來說,肯定是需要驗證過的智能合約來保證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有機結合,才能使區塊鏈這項技術發揮最大的效用。

反向開發理念:應用場景指導產品,產品指導技術

我比較看好Blockchain這個技術本身,這個技術肯定是下一代互聯網技術,之前物流技術、到信息流技術,再到區塊鏈這樣的信息流技術,這代表的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區塊鏈之前一直是一種:技術指導產品,產品再去找應用;我們的開發理念是:先有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指導產品,產品再指導技術。這樣的理念是這個行業裡現在比較欠缺的。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通過這樣的開發理念,我們會先進入具體的應用場景,比如,奢侈品行業、物流業、農業等,通過對這些具體應用場景的行業提供需要區塊鏈技術支持的解決方案,讓區塊鏈技術真正映射到現實生活中。

行業解決方案的三步方法論:以奢侈品行業為例

Vechain的在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的時候,是遵循自己的三步方法論的。

第一,給標的一個全球的ID;第二,給這些數據間建立一個Data profile(數據檔案);第三,用智能合約描述具體的商業活動。

Vechain在奢侈品行業、農業、食品行業發揮的主要功能在於:防偽、溯源、數據保真。

我們來借奢侈品行業說說唯鏈的行業解決方案具體是怎麼通過三步實現的?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我們在奢侈品行業提供的是一種追蹤、溯源。追蹤、溯源的過程中,我們結合了IoT—物聯網的技術通過芯片或者是二維碼ID的展現形式來標記不同的商品。

這個芯片上的ID是記錄在區塊鏈上的,ID不包含其他的產品信息,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給每一個被管理的商品一個數字身份證和對它數據的描述,我們用Data profile來描述它,這樣我們就知道每個ID背後代表的是某一種商品。

甚至是不同狀態的商品,是在工廠生產還是已經通過供應鏈的渠道分發了,還是已經運輸到零售的商店,都有不同的Profile來記錄它。

在不同的操作過程中會有一些商業活動,這些活動中需要多方參與的時候,就用智能合約來描述這個商業活動。

這個三步,第一步就是給它一個身份證ID;第二步,幫它建立一個Profile;第三步,用智能合約來描述這個商業活動。

通過這個過程,把現實世界或者傳統世界裡的一個商品流程映射到區塊鏈上,通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透明、多方參與的特性、使得數據的追溯變得更有意義。

三十年前,如果有人問你,互聯網能改變哪裡?現在……

比如,法國的某奢侈品牌,從產品還在工廠的時候就開始合作,我們給他們的工廠發送芯片去安裝,芯片裡面有ID。

因為很多工廠是代加工工廠,會經常遇到偽貨的生產,或者在貨源產生非授權商品,生產工藝、材料都是一樣的,但是非授權的商品,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方做質量檢查的時候,會通過智能合約做商品的追蹤。我們的芯片就可以保證,比如這1000個是註冊過的,被授權的,超出這1000之外的,就是沒有被授權的。

涉及加密的問題,這個芯片只包含了一個ID,是沒有數據信息的,數據都還是儲存在企業的系統上或雲端上,需要調用數據的時候,用這個ID通過一個安全防護來訪問數據。

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合作夥伴、企業能夠加入我們一起來為不同的行業做區塊鏈上應用的開發,給這個行業或相關企業、用戶提供更好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