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武狀元之後淪落為乞討者,獨自一人守護破敗老宅


“牛狀元府”位於鞏義市河洛鎮官殿村明月坡,經榮耀清代的“牛狀元府”歷經百年後到今天破敗不堪,荒涼無比,大部分建築和房屋荒廢、坍塌。這裡有位清代狀元的後裔,老人今年70歲,孤苦無丁,獨居深山狀元府破窯洞,無水無電,堅守著祖宅,乞討為生。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牛鳳山27歲,中一甲第一名,即武狀元,官授頭等侍衛,賜進士及第,又封武功將軍,曾任甘肅涼州中營遊擊,加副將銜,後晉封總兵,官得四世一品封贈。

如今僅有一位70歲的後人獨居在此,默默守候著先祖的遺產,老人穿自己縫的衣裳,戴灰布帽,揹著行囊雲遊四方,一年四季乞丐裝。

雖說乞討,但老人從不主動討要錢財,政府補貼的錢都不要,給了需要救助的人,老人說,他一個人不用花錢,走到哪裡有口饃吃就行,生活很知足。

此外牛鳳山之子牛瑄於咸豐八年中鄉舉,同治乙丑中進士,名噪一時,他工於楷書,結構嚴謹,秀麗端莊,中原一帶多有墨跡。

狀元府第共建有41孔窯洞,房子30餘間,如今大多殘破不堪。老人看著破敗的老宅,回想著那些年的輝煌,在他看來這是一輩子的回憶,要好好守護著才行。

如今人去院空,沒有人再去管理,這個昔日人聲鼎沸,詩禮鐘鳴之處,成為門可羅雀,鳥屎遍地的場所。

窯洞壁龕上零亂擺放著雜物。有老人撿來的瓶子,還有老人吃飯的簡單工具,只是看起來不太乾淨,但是牛大爺卻覺得這樣挺好的。

炕頭有兩支紅燭,沒有電,照明就用它了。但很多時候老人都不捨得點,因為沒有過多的錢卻購買,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是摸黑的活動著

牛師靜老人寫有一手好字,據說年輕時曾考上過大學,精神受到打擊,記憶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至於何因不得而知。

老人住的窯洞沒有門,夜晚入睡前用破布把窯洞門口堵住,布上再放上磚頭壓住,防止野獸入侵。

窯洞的一側有個炕,炕上放著老人的衣服,鋪卷。看著自己生活這麼久的地方,老人幸福的笑了。年輕的時候附近的居民曾勸老人離開這裡,去外面的世界打拼一番,但是老人卻笑著拒絕說,這就是他的家,走了的話就真的沒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