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高校最新資訊:高校新增熱門專業

1、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正式揭牌,今年擬招收本科生80人。

日前,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於今年3月5日下文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是首家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的C9高校。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目前已確定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方案,擬招收2018年入學本科生80人,其中通過綜合評價招生10人,全國高考招生70人。

2、東大網絡安全學院揭牌,這是江蘇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

東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揭牌,這是國家首批也是江蘇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東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方案中,明確將網絡空間安全作為重點建設的前沿、新興和交叉學科之一。

學院積極與政府和業內知名企業合作辦學,已與江蘇省13個地級市和國內100多家企業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

3、南京工程學院中芬合作辦學項目,2018年開始招生。

南京工程學院中芬合作辦學項目是南京工程學院與芬蘭奧盧大學合作舉辦的軟件工程本科教育項目,本項目2018年軟件工程專業計劃招生100人。

南京工程學院與芬蘭奧盧大學合作舉辦的本科教育項目,採取“4+0”的培養方式。學生入學即同時註冊南京工程學院和芬蘭奧盧大學學籍,全部4年在南京工程學院學習。

4、蘇州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最高可獲10個學分

從蘇州大學瞭解到,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蘇大的本科生髮表學術論文、參加科研項目、投身創業實踐,最高可獲得10個學分,並可轉換為相應課程和成績。

5、北大清華大類招生專業方向微調,新增數學英才班

今年,清華大學繼續推行大類招生,但部分大類包括的專業方向有微調。比如醫學院的醫學實驗班不再放在化生類招生,而是進入臨床醫學類招生。

北大今年新增的機器人專業首次招生,個別學院的招生專業也有所微調。

另外,清華今年新增的“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今年擬招收不超過15人。北大“數學英才班”主要面向高二在校生,2018年擬招收不超過30人。

6、復旦大學:新增專業對接社會需求

近年來,復旦大學在一些前沿、精尖領域加大了發展力度,比如在大數據、新工科等專業與學科群方面的建設投入巨大;

還新增了一些對接社會需求的專業來滿足考生的專業志向,如西班牙語、航空航天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臨床醫學(5年制)(兒科學方向)、護理學(助產士方向)等專業(類)。

今年復旦大學本科安排33個招生專業(類)招生,涵蓋了74個專業,為考生填報專業志願提供了更寬的口徑。(來自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潘偉傑)

7、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轉專業不設轉出門檻

2018年,北師大面向全國招生規模不變,計劃招生2500餘人。今年北師大的專業錄取規則有變,遵循分數優先原則,按實考分和專業志願錄取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不再設置分數級差。全校一、二年級學生有專業選擇的機會,不設轉出門檻,且可跨文理大類。(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招辦主任梁穎)

8、上海財經大學:在財經大範疇下培養人才

上財每年總招生人數約2000人,今年的總體招生規模、招生政策基本保持不變。在今年的招生具體專業上,上財新設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分為工學、理學兩個方向,從屬於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及統計與管理學院。(該校教務處處長、招生辦公室主任硃紅軍)

9、東北財經大學: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

東北財經大學2018年新增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按管理科學與工程類進行大類招生。為適應證券行業發展的需要,基於美國CFA協會合作夥伴的優勢,學校在投資學專業下特設CFA方向。

另外,學校部分專業實行專業方向培養,部分專業按照專業類招生,按專業類錄取的學生可在大學二年級依據個人意願、學習成績、綜合表現和學校相關規定確定專業。(來自東北財經大學招生辦主任呂書楠)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將按四大類進行高考招生

據瞭解,今年北航繼續實施大類招生,將自身傳統的70個本科招生專業按照學科門類歸併為4大類招生專業——2大類工科、1大類文科、1大類理科

工科分為航空航天大類和信息大類,分別以工科試驗班類(航空航天類) 和工科試驗班類(信息類)招生;理科和管理分為一大類,以理科試驗班類進行招生;人文社科分為一大類,以社會科學試驗班進行招生。

另外,學校為學生提供了4次以上選擇專業的機會

,分別是:高考填報志願時,一年級結束時選學院,二年級結束時選專業和轉專業一年半以後,學生在此期間均可自行提出轉專業申請,申請不限次數,每個學期都可以申請轉專業。

11、北京工業大學:新增兩專業服務國家急需

今年北工大的招生計劃總數是3250人,其中京外分省計劃830人。今年新增了兩個專業,一個是納米材料與技術,另一個是機器人工程。這兩個新增專業都是工科專業,也是現在國家社會經濟急需的交叉複合專業。納米材料與技術在材料類(實驗班)進行招生,機器人工程將作為一個單獨的專業來進行招生。

今年北工大繼續推進大類招生,拓展學生專業培養的適應性。在原有的9個大類專業基礎上,新增了材料類(實驗班)大類。大類培養涉及21個實驗班,覆蓋600個左右的招生計劃。(來自北京工業大學招辦主任王丹)

12、北京科技大學:穩步推進大類招生

2018年北京科技大學保持了招生政策的穩定性,本科計劃招收3450人,並將穩步推進大類招生,在全國範圍內的招生專業有25個。其中,包含14個大類,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經濟與貿易類、工科試驗班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人文科學試驗班等。

另外,考生體檢合格,服從調劑,進檔不退檔。(來自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工作負責人尹兆華)

13、同濟大學:新增7個“新工科”專業

同濟大學今年擬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4450人,各地計劃招生數與往年基本持平。

今年新增10個本科專業,其中7個專業與“新工科”相關,計劃自今年起開始招收本科生,它們分別是智能建造、智能製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海洋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4年制)。

14、清華大學:部分大類和專業方向微調

清華大學對部分大類包括專業的方向進行了微調,工程物理系能源實驗班和核工程核技術不再放在能源類,而是劃歸到數理類。

15、上海交大:推出“1+4+X”

上海交通大學推出“1+4+X”,1個致遠榮譽計劃,工科、自然科學、經管、理科4大實驗班,X個無限發展可能,突出人才培養的交叉複合。

16、中國石油大學:機械專業新增機器人方向

中國石油大學在資源勘查專業新增地熱方向,在機械專業新增機器人方向。

17、北京林業大學:新增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工程方向

北京林業大學在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新增森林康養方向,林業化工專業新增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工程方向。

18、對外經貿大學:提供四次專業選擇機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志願進行專業分流,為學生們提供四次專業選擇機會。同時,還形成了大類和專業並行招生的政策。學生願意選擇實驗班和大類組合,那就意味著可以在兩個之間進行選擇。如果不願意報考大類,願意報考專業,就可以在實驗班加專業之間進行組合。也可以在大類加專業之間任意組合。

19、西安交大:人工智能成新興專業領域

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在今年招生計劃中,智能醫學工程、3D打印、網絡空間安全、刷臉購物等人工智能方向等前沿科技成為今年的新興專業領域。

20、南開大學:88個專業整合為27個大類

南開大學首次把本科的88個專業整合為27個大類統一填報,通過“基礎學科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還推出八個特色培養班,為藥學、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城市管理、新材料、國際金融、環境健康、光電科學。

21、哈理工:新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記者從哈理工瞭解到,該校今年新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與常規的專業劃分不同的是,新能源材料專業並沒有劃歸到材料工程類,而是在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體現了學科交叉融合的新趨勢。據哈理工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新能源材料專業老師陳明華介紹,該專業主要方向為儲能技術、新材料與納米技術,石墨烯應用技術等前沿的新能源材料領域。

22、哈商大: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

據教育部發布消息,2017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學校有近60所。其中我省有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東方學院兩所高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AI)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如此快速的增長和發展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人才需求。

據哈商大機器人工程專業老師付斌介紹,該專業要求考生有較好的物理和數學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